配色: 字号:
义和镇中心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八年级物理)
2023-04-03 | 阅:  转:  |  分享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出题人:田涛)(考试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 )注意事项:1.本
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3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70分;共100分。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
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的相应位置。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
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图时可用2B铅
笔,不得超出预留范围。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共30分。以下每题
各只有一个正确箸案,选对得3分.)1.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A.八年级同学身高约为165mmB.光在真空中
的速度约为3×105m/s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高速公路上小轿车的行驶速度约为110m/s2.下图中四个光现象与“潭
清疑水浅”现象形成的原理相似的是(  )3.学校舞蹈室装有平面镜用于矫正形体动作,李明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明同学镜中的像逐渐变大B.李明同学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张帆同学在平面
镜中看见了李明同学,则李明同学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张帆同学D.李明同学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4.如图为江西图书馆网红机器人图图在和人
进行对话。下列说法正确是(  )A.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根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机
器人和人的声音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5.如图泰安西湖上演水幕电影,呈现出巨型脸谱画面,美轮美奂,
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边发光的灯柱不是光源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音乐喷泉形成
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D.周边射灯向天空射出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
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产生的原因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7.钓鱼时
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
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8.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
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B.音色好坏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9.宋代诗人陈与义乘小船春游时,对
沿途的风景有感而发,题写了《襄邑道中》一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
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中(  )①“云不动”是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的②“云不动”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③“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
参照物的④“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为参照物的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②④正确10.在平静的湖边看到“
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看到的“云”是虚像②看到的“鱼”是虚像③看到“鱼在云上
游”属于光的反射现象④看到“云在水中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cm。12.教室内桌椅会对照到其上的光线
产生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我们才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它们。13.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
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若以餐桌为参照物,托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这表明运
动和静止是  的.14.如图,公交车甲和公交车乙从同一车站同时同向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甲车速度为  m/s,合 ,运行,乙
车行驶的路程是  15.很多汽车的尾部都有一些圆形部件如图,它们是汽车的倒车雷达。汽车靠倒车雷达定位车后障碍物的距离,它们是一种能
发射和接收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耳能听见的声音” 的设备。这种波  在真空中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16.小芳
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照镜子,她向平面镜靠近了0.5m,则像离她的距离为  m。17.小明在大山前呼喊,经过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小明与大山之间的距离是  m。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18.在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
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度数。19.请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四、实验题(20题10分,21题14分,
22题10分,共34分)20.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沿斜面从A处由静止下滑,在A、B、C三处均有电子表显示时
间(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已知AC段距离为0.9m,AB段距离为0.4m。(1)实验中为了计时更准确,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测量相关数据。(3)设小车在AB段、BC段和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
和vAC,则vAC= m/s; vAB vBC(选填“>”、“=”或“<“).(4)若计时员开始计时时,小车已过A处,则所测得AC
段的平均速度将偏  (填“大”或“小”)21.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应选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  ;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选择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
行;(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将蜡烛A向玻璃
板靠近,再次与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仍然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在蜡烛靠近玻璃板的过程中,蜡烛的像  (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说成的像是  像。(4)利量AB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
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  。2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当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
直也可以不垂直”)时,发现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将呈现反射光线的右侧纸板以法线ON为轴向后折,纸板上就看不到
反射光线,这说明  。(2)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该同学表中第三次数据得出的结
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第一次2020第二次30
30第三次5040(3)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
象中  。该反射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 光的反射定律。五、计算题(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3.国内某科研机构建成了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浮车高速试验平台,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4.2m、长140m的特制的实验管道里,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620km/h。若测试时,在140m长的实验管道内列车模型的平均速度为360km/h,列车模型的长度忽略不计,求:(1)列车模型在管道内的运行时间;(2)若试验管道足够长,该列车模型以3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4
献花(0)
+1
(本文系深冬入心8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