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黄家三杰”之一的老艺术家黄宗洛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4-03 发布于天津

提起黄宗洛,很多人都很陌生,但是提起他的姐姐演员、作家黄宗英,大概大家都能知道。他是黄宗英最小的弟弟。

黄宗洛,原名黄宗河。出生于1926年9月26日,逝世于2012年6月30日。生前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因为在舞台上甘当绿叶,演得都是名不经传的小人物,获“龙套大师”称号。

诙谐、可爱的小老头黄宗洛

黄宗洛出生在书香世家,其父是留学日本的工程师,清末回国考上了翰林(中国古代官名)。追缘,黄宗洛的太爷爷和爷爷也都是翰林。

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富足,过着有文化品味的生活。理工科学有成就的父亲,爱好广泛,偏爱京剧,因此经常带领全家老小到剧场包厢看戏。

耳濡目染,受父亲的影响,子女们也都爱上了文艺。黄家先后有五个子女与艺术结缘。而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最为突出,被称为影坛的三杰。他们自嘲“是卖艺黄家”。

幸福不长久,尤其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生活根本不稳定,八口之家的黄家也陷入困境,没办法,大哥黄宗江首先正式下海,接着姐姐黄宗英也从了艺。

要讲艺术天赋,最小的黄宗洛根本不具备,自幼胆小,怕见生人。性格唯唯诺诺,笨嘴拙腮,表演的悟性也比较差。本来大学学的是心理学,却在解放后,随大流进入了文工团。

刚开始,在文工团里,只是打打杂、跑跑腿。人家戏称他是个“万金油”干部。

一个演员,你不能演戏、不会演戏怎么成?要想继续吃这碗饭,你必须得从理论上充实自己,因此在1956年,他有幸参加了人艺“回炉重练”的再教育。通过半年的系统学习,使他在演技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此以后,经过舞台的磨练和积累的经验,使他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黄宗洛的艺术形象大部分都展现在话剧舞台上,也出演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基本上都是配角。但是,别看是配角,在黄宗洛的心里,他始终认为扮演的角色比主角还重要,该出彩还得出彩。

有一次,排演话剧,导演让他扮演一个小特务,他并没有把小特务表演成凶神恶煞般那样,而是咬文嚼字,故作斯文,坏水坏到骨子里,演得让人拍案叫绝。

从此,土匪、小喽啰、影视剧里的太监、看门大爷这些小角色都被他演绎的活灵活现。

如电视剧《大宅门》。黄宗洛饰演太监常公公:

尖细的嗓音,女性的兰花指,狡诈阴险的笑声,举止神态极符合太监的身份。尤其是剧中吃葡萄的动作,成为影视剧历史上的经典。

黄宗洛《大宅门》里饰演常公公

据说,此电视剧上映后,很多观众都喜欢模仿常公公吃葡萄的方式,足以见得这个75岁老艺术家的表演,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影响极为深刻。

话剧《茶馆》,1982年由舞台搬上银幕。该片由谢添导演,于是之、郑榕、蓝天野、应若成、黄宗洛为主演。

黄老,在影片中饰演松二爷,不到二十句的台词,成为经典。

松二爷生性懦弱,整天提个鸟笼子,养着小黄鸟,喜欢斗蛐蛐。黄宗洛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他认真的体验生活。每天从家里到人民艺术剧院1500米的距离,他身着长袍马褂,学着旗人的步态,在大街上闲逛去上班,街上的人还以为他是前清的遗老。

业余时间,他还全身披挂,什么耳勺子、烟荷包、鼻烟壶、玉佩等挂在身上,提个装有小花鸟的鸟笼子,整天的泡在茶馆里。因此捕捉到了人物的气息,成功的所造料松二爷这个小人物。

黄宗洛在《茶馆》电影里饰演松二爷

以假乱真,黄宗洛演活了松二爷,给观众留下了不朽的形象。

人生难得有自己钟爱的事业,而且不计较饰演角色的主次和大小。每个角色都认真揣摩,做足功课,一生甘当绿叶,并为之自豪和骄傲。这个人就是黄宗洛。

黄宗洛这一崇高的境界,为演艺界树立了榜样。与现在某些演员的挑挑拣拣,耍大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尤其是在日益商业化和明星化的文艺圈里,像他这样安于一辈子饰演配角的演员几近绝迹。

黄宗洛常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在从艺跑龙套的几十年里,他饰演了100多个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形象。每个都诠释的活灵活现。

他把创造饰演了100多位类似小人物的形象,诙谐幽默的自诩为《百丑图》。他跑了一辈子的龙套,却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并多次得过大奖。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终身贡献奖。

你重新审视他的第一张照片,慈祥的笑容,透露着诙谐和幽默。

有一次,黄老带着夫人(人艺一级演员)回故乡瑞安,参加一次活动。因为夫人比他小7岁,乡亲们误认为他找的“小蜜”。黄老把夫人请上台,对乡亲们说:这是我的爱人,名叫尚梦初,原配。逗得乡亲们哈哈大笑。

黄老是个乐天派,他说:“我叫黄宗洛,也叫黄总乐”。

就是这个乐天派的老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艺术形象。他在年老的时候说道:“此生碌碌,以跑龙套始又以跑龙套终,可谓善始善终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