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苍雪清竹:茶之赋

 苍雪清竹 2023-04-03 发布于辽宁

苍雪清竹原创作品平台

茶之赋

以“一瓯翠涛,满室幽馨”为韵

     茶如隐逸,酒似侠豪。非幽人无此雅致,须高士有彼风骚。观其坐客多为可爱:松风入鼎,霜鹤穿云来子乔;荷露倾杯,鲤鱼翻浪下琴高。观其主人亦多操劳:取寒江明月之水,分草木露华之醪。渴尘万斛,一盏已胸中雪积,复归清静;恨海三千,半碗遂腋下风生,扫尽郁陶。

释义

子乔:王乔又名王晋、字子晋,又字子乔。周灵王的太子。为道士浮丘公引上嵩山三十余年,得道成仙,喜吹笙作凤鸣声。尝游伊洛中,遇道人浮丘公接引至嵩山,修炼石精金光藏景录神之法。传说三十余年后,家人见王子乔在缑氏山,乘白鹤升天而去。

琴高: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鼓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品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雄精盛弃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愉凝祝入水去。

渴尘万斛:形容十分想念。

郁陶:忧思积聚貌。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鬱陶增思,寤寐永叹。” 清 姚士陛 《月夜泊慈水》诗:“舟泊闻宵柝,乡心正鬱陶。” 俞锷 《岛南杂诗》:“蛮蛮萧雨正鬱陶,挑灯夜半读《离骚》。”

     蒙山之英,顾渚之灵。笼潇湘缥缈之云雾,披洞庭隐耀之日星。武夷兼虎丘之云腴,淡远而凡超俗绝;松萝并龙井之仙萼,香艳而魂销心铭。清明谷雨之时,旧梦迷于银铛;槐火石泉之际,遐思散入翠屏。太白颠素以酒助狂兴,卢仝(tong)苏黄以茶通仙灵。

释义

蒙山,顾渚:蒙山顾渚建溪春,花乳清泠遍知味。刘禹锡: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云腴:茶的别称。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瓜分金子,鱠切银丝,茶煮云腴。”

     活水活火,载沉载浮。和烟和露以采来,饮露饮风而忘忧。鹿岩龙穴,滴滴冰绿之髓;海市蜃楼,涓涓暖绛之流。隔座见流星沉海,饮春露如冰;独归望珠箔飘灯,讨芳醑难求。银河清浅,乘槎客何不盛雪涛半鼎;天风浩荡,飞锡僧真可揽碧霞一瓯。桃花人面,清水动情半碗;空谷佳人,柏叶寂寞一抔。煦五臓六腑以阳和,贯四肢百脉以通柔。

释义

隔座见流星沉海:李商隐,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饮春露如冰:李商隐,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茶之赋》此句描写天上仙人的生活场景。

独归望珠箔飘灯,讨芳醑难求: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写诗人隔雨遥望所思之人居住的红楼,久久才归,见路边人家楼上白雨如珠箔闪烁之帘,独自凄凉而归。《茶之赋》写此时欲向心上人讨一杯热茶而不可得。

银河清浅,乘槎客何不盛雪涛半鼎:乘槎,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后至蜀,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时。《茶之赋》文中之意为,乘槎客既然到了银河,何不装上半鼎水带回来煮茶喝。

天风浩荡,飞锡僧真可揽碧霞一瓯。据《释氏要览》卷下:“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王乔控鹤以冲天, 应真飞锡以躡虚。

桃花人面,清水动情半碗:《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空谷佳人,柏叶寂寞一抔: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一抔,pou,意思是一捧。

      翠盏银罂,冰碗雪瓯。清溪深洞之茅舍,玉树琼枝之朱楼。涤掩卷之昏寐,消蒸暑之烦忧。同无弦之素琴,共置于石榻光洁;用漉酒之葛巾,轻拂去落花幽悠。萼绿华来,煎玛瑙清馥尚在;杜兰香去,烹琥珀芬郁未休。

释义

银罂:亦作“银甖”。银质或银饰的贮器。用以盛流质。唐 杨巨源 《石水词》之一:“银罌深锁贮清光,无限来人不得尝。” 唐 李贺 《公莫舞歌》:“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甖。” 清 陈维崧 《曲游春·花朝》词:“回首夭桃露井,忆檀板银罌,那时偎并。”

无弦之素琴: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清曹寅《宋牧仲中丞见招奉和二韵》之一:"中丞独儒雅,示抚无弦琴。"

漉酒之葛巾:以葛布作成的头巾滤酒。《宋书.卷九三.隐逸传.陶潜传》:「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形容爱酒成痴、嗜酒如命的人,亦比喻其人率真超脱。

萼绿华,杜兰香,皆仙女名。

        清风使,涤烦子。茶性如人性,观其茶,知人尔。夫羽,厌髡缁,嗜坟典,云水忘怀而情钟;山谷,散楚云,飞燕雪,江湖归梦而机止。茶亦得其神,擅其美。青箬笠,绿蓑衣,有樵青煎来也;到此间,不曾到,同赵州吃去矣。沉香亭畔,唤醒牡丹沉酣时;潇湘馆里,灌溉绛珠扶病里。谑为水厄,是茶之路人;誉为茶董,乃茶之知己。

释义

 清风使,涤烦子,皆茶之别名。

夫羽,厌髡缁,嗜坟典:明嘉靖帝师童承叙《陆羽赞》,少厌髡缁,笃嗜坟索,本非忘世者,卒乃寄号桑苎。

山谷,黄庭坚。林清玄文中记载:“黄庭坚曾在一只茶碾上写过《茶磨铭》,是我时常写在茶罐上的句子:楚云散尽,燕山雪飞。江湖归梦,从此祛机。”

青箬笠,绿蓑衣,有樵青煎来也: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到此间,不曾到,同赵州吃去矣:相传赵州(唐代高僧从谂的代称)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和尚说:"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个和尚,和尚说:"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院主听到后问:"为甚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呼院主,院主应诺。赵州说:"吃茶去。"赵州均以"吃茶去"一句来引导弟子领悟禅的奥义。

沉香亭畔,唤醒牡丹沉酣时:指杨贵妃醉酒,需用茶来醒酒。潇湘馆里,灌溉绛珠扶病里,指林黛玉饮茶。

水厄:刘义庆 《世说新语》:“ 晋 司徒 王濛 好饮茶,人至輒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候 濛 ,必云:'今日有水厄。’

茶董:范希文《茶董》序,“茂卿茶之董狐也,试以我言平章之孰胜,茂卿曰;诺。于是退而作《茶董》。”董狐,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轻烟细末, 霭然浮散。茶中香味,太早未足,太迟已缓。入身者为体香郁郁,入窍者为心香霏霏,入魂者为丹香款款。五色五香乃应于五臓,轻重阴阳则融于一碗。 得一淡泊之交,十年尘梦可得一抵;品一绝妙香茗,百年尘胃可得一浣。古人曰,所能与有道共者,草木之味尔。故陶生清雅有趣,党尉粗豪专断。前者银铛融雪,偏爱团茶消受;后者金帐笼香,只知美酒斟满。

释义

陶生清雅有趣,党尉粗豪专断:《笠翁对韵》,陶生清逸,银铛融雪啜团茶;党尉粗豪,金帐笼香斟美酒。宋代学士陶毂得到党太尉家侍女,一次侍女为他煮雪茶,陶问:“党家有此味么?”侍女答道:“他只知坐在销金帐里,共饮羊羔美酒,浅斟低唱而已。”

     忘尘者泉石膏肓,烟霞痼疾。爱茶者亦风月轻身,草木换骨,通乎其质。疏瀹五臓之淳和,澡雪精神之隽逸。清代名士袁枚有语:“盖味深则厌,趣淡反佳尔。”何止一啄一饮,亦同理一纸一笔。羲之书,吴道画;太白诗,东坡律,皆天然真性情之流出。山堂夜坐,汲泉煮茗,云光潋滟,俗人何能知悉。      (完)

释义

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固疾者。”

茶之赋

以“一瓯翠涛,满室幽馨”为韵

     茶如隐逸,酒似侠豪。非幽人无此雅致,须高士有彼风骚。观其坐客多为可爱:松风入鼎,霜鹤穿云来子乔;荷露倾杯,鲤鱼翻浪下琴高。观其主人亦多操劳:取寒江明月之水,分草木露华之醪。渴尘万斛,一盏已胸中雪积,复归清静;恨海三千,半碗遂腋下风生,扫尽郁陶。

     蒙山之英,顾渚之灵。笼潇湘缥缈之云雾,披洞庭隐耀之日星。武夷兼虎丘之云腴,淡远而凡超俗绝;松萝并龙井之仙萼,香艳而魂销心铭。清明谷雨之时,旧梦迷于银铛;槐火石泉之际,遐思散入翠屏。太白颠素以酒助狂兴,卢仝(tong)苏黄以茶通仙灵。

     活水活火,载沉载浮。和烟和露以采来,饮露饮风而忘忧。鹿岩龙穴,滴滴冰绿之髓;海市蜃楼,涓涓暖绛之流。隔座见流星沉海,饮春露如冰;独归望珠箔飘灯,讨芳醑难求。银河清浅,乘槎客何不盛雪涛半鼎;天风浩荡,飞锡僧真可揽碧霞一瓯。桃花人面,清水动情半碗;空谷佳人,柏叶寂寞一抔。煦五臓六腑以阳和,贯四肢百脉以通柔。

      翠盏银罂,冰碗雪瓯。清溪深洞之茅舍,玉树琼枝之朱楼。涤掩卷之昏寐,消蒸暑之烦忧。同无弦之素琴,共置于石榻光洁;用漉酒之葛巾,轻拂去落花幽悠。萼绿华来,煎玛瑙清馥尚在;杜兰香去,烹琥珀芬郁未休。

        清风使,涤烦子。茶性如人性,观其茶,知人尔。夫羽,厌髡缁,嗜坟典,云水忘怀而情钟;山谷,散楚云,飞燕雪,江湖归梦而机止。茶亦得其神,擅其美。青箬笠,绿蓑衣,有樵青煎来也;到此间,不曾到,同赵州吃去矣。沉香亭畔,唤醒牡丹沉酣时;潇湘馆里,灌溉绛珠扶病里。谑为水厄,是茶之路人;誉为茶董,乃茶之知己。

     轻烟细末, 霭然浮散。茶中香味,太早未足,太迟已缓。入身者为体香郁郁,入窍者为心香霏霏,入魂者为丹香款款。五色五香乃应于五臓,轻重阴阳则融于一碗。 得一淡泊之交,十年尘梦可得一抵;品一绝妙香茗,百年尘胃可得一浣。古人曰,所能与有道共者,草木之味尔。故陶生清雅有趣,党尉粗豪专断。前者银铛融雪,偏爱团茶消受;后者金帐笼香,只知美酒斟满。

     忘尘者泉石膏肓,烟霞痼疾。爱茶者风月轻身,草木换骨,通乎其质。疏瀹五臓之淳和,澡雪精神之隽逸。清代名士袁枚有语:“盖味深则厌,趣淡反佳尔。”何止一啄一饮,亦同理一纸一笔。羲之书,吴道画;太白诗,东坡律,皆天然真性情之流出。山堂夜坐,汲泉煮茗,云光潋滟,俗人何能知悉。      (完)

苍雪清竹:清凉独在疏钟里,石上泉寒碧霭衣

苍雪清竹写律赋:雪琴赋

苍雪清竹:仙丹一粒非凡物,须在尘寰炼至真

苍雪清竹:扫烟种下梅花月,便有天风吹雪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