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韦姓的姓源,《姓纂》载:“(韦姓)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韦,苗裔以国为姓,家彭城。”另外,《唐书宰相世系表》对于韦姓也有:“夏时封颛顼孙大彭为诸侯,少康时封其别孙元哲于豕韦,苗裔以国为氏。”这里有两个未解之谜。一是先有豕韦还是元哲去了才封的“豕韦”?二是豕韦国民为何被为“苗裔”?三是豕韦国民全是彭祖之后吗? 我认为,应当先有“苗裔”的豕韦居民,元哲才受命到那里为官。豕韦国民全是颛顼后裔,但不全是彭祖之后。元哲去上任时,或带一帮随去,后发展为彭祖后裔的一支韦姓。 颛顼帝将老时,高辛势强,颛顼不得不与其一同反对其欲“争为帝”的长子鮌,鮌不服而被讨伐,鮌败,部分散逃南、北方,南逃者先至贵州,后居广西平果县感桑,一是无意语言渐被南方古语童化,二是为了避难有意更换语言而初成说水、汉语相混的“苗人”。少康中兴,这支颛顼后裔被召回豕韦,并留下感桑石刻之水字。这支颛顼后氏与颛顼另一脉“家彭城”的彭祖元哲支合居豕韦。由于有水书易在手,故在豕韦国中的水族韦氏很快占有一定政治地位,商武丁灭豕韦时,多数人特别是中央集权者一声号令“以国为姓”四处逃散,也有一部分未得知者后来用了别姓。豕韦国民被称为“苗裔”当与水族韦姓等有关。 综上所述,韦姓与彭姓,在4000多年以前原本是一家人,以颛顼为始祖。即韦彭两姓之间有着十分微妙的血缘关系! 彭姓来于古时会大鼓,击之有“彭彭”之声,可退豺狼虎豹,初源于纪念豨韦时代发明人工圈养野猪并利用猪皮御寒作鼓。 彭祖封在大彭,即今江苏铜山,《姓纂》上指出“家彭城”,当元哲老家居彭城,而元哲则带一些随从到河南滑县为官后,带领、训练南来的家族坐镇豕韦,成为夏商五大强国之一。 商武丁豕韦被灭国后,国人大部分以国为姓,先后辗转到浙江、山东,于唐代居陕西西安,成为“去天五尺”的望族。按独山天星韦氏《家谱》及185年前从今廷牌迁来独山上道定居的韦士章公墓志文记载,约于唐末,韦家军来到江西吉安白米街十二哨驻守大唐边关,于北宋时期受命直奔广西昆仑关平息侬智高事件。之后分散各地任土司屯守广西,明代,一支韦家军受命到今贵州独山、荔波平患,驻独山北街一甲。再后受命散守各地,一支驻荔波境(今三都县水东一带),任通事(翻译)。由此推知,其时荔波早有水家人居住,并且,这支来于广西的韦景岱的韦家兵也全讲水语,否则不会到贵州后专门被任命为“通事”充当翻译,以便官民联通一事。另外,据载,韦景岱母亲墓地名叫伢芒,我认为这是水语音译,意为芒奶居地。后来任通事者发展成当今的水族韦氏。 ![]() 原创 韦章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