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遇到以下几件事,能保持无动于衷,说明你相当厉害

 布衣粗食68 2023-04-03 发布于湖南

人到中年,恰是多事之秋。

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事业和工作、婚姻家庭、社交关系等,一拥而上。哪能没有烦恼呢?

事情多了,就要学会取舍,别什么都当一回事。

正如哲学家庄子所言:“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不是什么事情,都值得你去做。很多事情,做到无动于衷,就像没有发生一样,烦恼少了,自己也变得厉害了。

01

人在职场,对不该得的利益“无动于衷”,说明你看到了贪腐的祸害。

中年人需要工作,更需要薪水和奖金。

做到“无欲无求”,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毕竟,我们都要养家糊口。

总有人,为了尽快实现财富自由,或者让家庭富起来,就会绞尽脑汁去赚钱,不当得利也会藏在自己身上。总会相信,“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的道理。

老一辈的人留下一句忠告:“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若是一个人得到了不义之财,那么他很有可能,败坏道德,并且要加倍赔偿。得到越多,生活越会陷入困境。

厉害的人,都会“放长线,钓大鱼”。从长久的角度思考,慢慢改变生活的状况。

东晋时期的官员吴隐之,去广东赴任的时候,路过有名的贪泉,人们都劝他不要喝,他却毫不犹豫喝了,还说:“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

离开广东的时候,他带着简单的行李,妻子拿了一包来路不明的沉香,也被他丢进了河里。后来,他升任度支尚书、太常,儿子也做了鄱阳太守。

西晋的官员石崇,劫掠往来富商,还到处找人“斗富”,最后遭到诛杀,夷灭三族。

对比之下,我们就知道,谁的家庭更加富有和长久。

一个人变坏,就是从贪占公家的一针一线开始的,是从拿走百姓的一颗白菜开始的。利益虽小,但是能让人“恶向胆边生”,从而陷入到职场贪腐的困境。

从古至今,我们都奉行“路不拾遗”的美德。职场上,更要把德行守住和发扬,属于自己的,好好拿着,不属于自己的,严厉拒绝,并物归原主。

02

人在社会,对封建迷信“无动于衷”,说明你坚定了劳动致富的信念。

很多穷人,不思考自己为什么很穷,而是认为“老天不帮忙、神仙没有照顾自己”。

宁愿每一天一大早去烧香,也不会把时间利用起来,去创造价值。

当人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而是去请神仙等。最可怕的是,相信妖魔鬼怪的传说。

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出任会稽太守的时候,遇到叛乱,他不去调兵遣将,而是去请道士做法。因而,导致家破人亡,城池被攻占,妻儿受到了连累。

北宋时期,解州的盐池被破坏了,多次修复都没有成功。

朝廷派使者去调查情况。

使者在半路上遇到了城隍庙,误以为是远古部落的酋长蚩尤在作怪。为了遏制蚩尤,一部分官员想方设法建立了关羽庙,宋真宗还封关羽为“崇宁真君”。

当地的百姓和官员对朝廷的做法,冷眼相待,然后持续组织劳动力,修复盐池。最后盐池修好了,人们致富了。

但凡有头脑的人就明白,所谓妖魔鬼怪,不过是比普通人多了一个手臂,一只眼睛,或者被人赋予了某种特别的能耐而已。神仙也是如此。

迷信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更多是精神上的安慰,但要改变当下的困境,还得从自身做起,从提升劳动价值开始。

03

人在自然,对各种怪事“无动于衷”,说明你拥有海量的智慧。

《壶天录》里写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无如愚夫愚妇始终不悟耳。”

所有奇怪的事情,都是因为科学还不够发达,人类的认知不够,无法解释清楚而已。并不是超越了科学本身。

若是把奇怪的事情,当成一件大事,那么人的内心就会有恐惧感,会产生很多不好的预感,从而导致当下的生活,陷入困境。

春秋时的某一天,孔子和弟子外出,虽然天空晴朗,但是孔子带了雨具。

半路上,忽然下雨,孔子从容地拿出雨具,大家也没有狼狈不堪。

弟子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要下雨呢?”

孔子说:“《诗经》告诉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通过夜观天象,预测到了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这是因为博览群书、多次实践的结果。

后人点赞孔子:“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为什么社会上,很多中年人能够从容过日子,不是他们的生活不苦,而是他们有足够的智慧,认识身边的怪事,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怪事的来龙去脉,并且提前避免。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能够看透自然界的怪事,就能真正顺其自然,借用自然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情。

比方说,发明了水车,就借用了水的力量;船帆,借用了风的力量。

请相信,巧干加实干,任何都会有所作为。

04

孔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该做的事情上,内心专一,才是正确的选择。

若总是一惊一乍,那么事情就会乱套,生活就会混乱。

人到中年,事情已经够多了,千万不要节外生枝,多生事端。

对一些事情,做到无动于衷,在喧闹的社会上,也能安静生活。

厉害的人,不是得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也不是有了无数的钱财,而是把握了命运,承载了家庭和职场的责任,还能轻松应对。

没有了多余的,剩下来的,就是有用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