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不是夜晚的意思,是晋朝孝武帝以前的时代,有个女子名叫子夜。《唐书·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 子夜创作了东晋南朝著名的乐府 《子夜歌》,唱出了一个女子身世的坎坷和爱情的不幸,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她的歌流传很广,后来便以“子夜”这个名字,作为乐府古题的名字。 因子夜歌属于吴声,所以又称为“子夜吴歌”,其内容多为四时行乐之辞,叫“子夜四时歌”。 李白所作《子夜吴歌》有四首,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唐诗三百首》选了第三首《秋歌》和第四首《冬歌》。 李白的《秋歌》描写秋月夜妻子捣衣为丈夫准备冬衣的情景,表现了对出征丈夫的思念之情。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开篇两句话,李白就把一个月光朗照下沉浸在此起彼伏捣衣声中的长安城铺在了读者面前,李白不愧是大手笔,寥寥几个字就把一个宏大的场面描写出来了!“一片”、“万户”,有光,有声,措辞天然,如同咏叹。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秋月秋风总是带着点愁绪来的。不错的,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传达着挂念玉关征人的深情。“总是”二字用得巧妙的很,不露痕迹却益见情深。 这四句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被王夫之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唐诗评选》)。 《子夜吴歌》体向来都是四句,作六句为李白首创,有人说最后两句有些多余、太过直白、不含蓄。 在我看来就像一个女子在把冬衣交给驿使时,几番欲言又止后,终于鼓起勇气大胆却是轻声地发出了藏在心底的灵魂追问: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两句不仅呼应了前面的“总是”,又使得整部作品在表达情感上浑然天成,情真意切。 《秋歌》这首诗和《关山月》的描写很相似,都是描写一个月光朗照的夜景,但是一个苍凉辽阔,一个伤感凄清。 如果说《关山月》是一曲雄壮的交响乐,那么这首《秋歌》就是一支婉转的小夜曲,风格不同,经典永恒。 |
|
来自: 昵称503199 > 《菜鸟学唐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