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研考复试,考生明明答非所问,却硬要考官打高分,底气何来?就因为自己初试第一吗?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3-04-03 发布于山东

【平湖一第2043期 考研专题

    【核心提示复试问题明明自己不会,却硬要考官打高分,实在不知道,这位所谓初试第1的考生底气何来?当初是如何考上的大学?大学4年里都学到了什么?都为考研做了哪些准备?就这样的心态和素质,就算侥幸考上研究生,将来会研究出些什么成果?呜呼!哀哉!


研究生招生有初试和复试两次考试。初试测查考生攻读学位所需要的最基础知识和最基本能力;复试则是测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思维品质)。两次考试各有侧重,复试不是初试的简单再重复。

一名考生初试分高、复试高分是常态,说明考生综合素质较高,能把书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反之初试高分、复试翻车也并不意外,说明考生综合素质偏低,初试高分不过只是“记住了”书本知识,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究的能力则不足。

但也有一些考生,不仅综合素质弱,更是认知偏执,抱定自己初试高分就了不起,自己复试被淘汰了,不认真反思自己不足,反而认定考官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复试不公平,复试有猫腻,如此考生,说句实话,不仅考研复试会翻车,如果不反思改正自己,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会经常碰壁。

比如今年,报考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会计专业的一名考生,初试成绩362分,在复试第11名考生中名列第1名,但复试成绩却不尽人意,138分名列第9名,导致综合成绩名列第8被淘汰。

于是这名考生在网上发几千字的长帖,为自己鸣不平,说考官偏袒本校生,歧视外校生,给自己提的问题“既有难度又很刁钻”,要求公布复试录像,把录像交给第三方评判。

而实际上,你不得不佩服,该考生之所以能初试第一,表明其记忆力真是超强,自己3000余字的长帖中把自己复试的流程细节已经公布了出来。

其中最滑稽的莫过于对《高级财务会计》问题的质疑:

生复试时专家说“我要问你一些关于《高级财务会计》问题。”

对这个问题,考生自己说,“复试参考指导书里,对会计的要求也仅仅是停留在中级财务会计的难度。”

平湖一柱在上海交大官方网站上没有查到关于对复试参考书目的说明,只查到热心网友收集的有关2023年上海12所院校关于复试参考书目,其中关于上海交大,网友明确说明是参考2021年,也就是不是今年最新的,仅供参考;华东师范大学会计的参考书目则有《中级财务会计》一书。

这样就明白了,该考生本科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因而,其复试准备,就是按其本科就读学校复试准备的,没有按照报考院校上交安泰复试准备,这是典型的无备有患啊!

试问,考官问问题,难道都是按照考生有准备的、复习过的、掌握好的去问吗?

上海交大招研究生,难道会按照每个考生本科就读院校的标准去设计复试问题吗?

所以,该考生认为学校偏袒本校考生,歧视外校考生就对了,因为上海交大没有去按照该考生本科就读学校的复试要求来复试啊!没有专门“偏袒”外校生啊!不偏袒就是歧视,这个逻辑实在让人无语!

考生没有准备,也很诚实,据实相告,自己是学金融的,没学过《高级财务会计》。

这时,专家让他根据自己理解,进行回答。考生没有细说他是如何回答的,但不难猜测,肯定是文不对题啊。因此考官评分不高。

这时,考生就“不太明白”了:“既然专家已经知道我没学过,在我作出自己理解的解答后,为什么要以专业答案为标准进行评判呢?”

在这里,平湖一柱禁不住想问考生,自己问题明明不会,答案肯定不对,凭什么让考官给你打高分呢?

“没有学过”,就是答不对的理由吗?

没学过是你个人的事,和考官评分有什么关系呢?

复试的目的就是筛查出那些浑水摸鱼的不会者,考官的作用就是对文不对题的答案给出客观的评判,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考生有什么理由让考官给自己文不对题的答案给评高分呢?难道就凭你初试第一,难道就凭你“没学过”的诚实?

这个逻辑,实在是滑稽得不能再滑稽!

考生还在叫嚣考试不公,评判无标准,还要公布录像,“只能允许我不会,不能容忍给我打低分”,这不是赤裸裸的贼喊捉贼的强盗逻辑吗?

“给你说了我不会、不会、不会,你怎么还给我打低分呢?难道不怕我投诉吗?不怕我将事情抖落到网吗?”

复试问题明明自己不会,却硬要考官打高分,实在不知道,这位所谓初试第1的考生底气何来?当初是如何考上的大学?大学4年里都学到了什么?都为考研做了哪些准备?就这样的心态和素质,就算侥幸考上研究生,将来会研究出些什么成果?呜呼!哀哉!

上网吧,抖落吧,曝光吧!亲爱的考生,只要不怕丢人,那就公布录像吧!(呵呵!哈哈!哈哈!)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