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坡公园里的那些楹联,字字珠玑!

 文山书院 2023-04-03 发布于湖南

图片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沉淀,楹联已深入百姓的生活之中。一副好的楹联,既可写景记实,又可表意抒情;短短两行字,在园林之中,还能为园中景色增色不少。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常州公园里的那些楹联,领略文字与风景相应之美。

一进入东坡园,就能看到掩在大门后的一副楹联:

图片

“亭以人传试携铁板铜琶到此唱大江东去”
“舟曾夜宿想见芒鞋竹杖正相迎千里南来”

联文引用“铁板铜琶”、“大江东去”、“芒鞋竹杖”等典故,又写苏东坡夜宿于此的历史。游人踏进园中的这一刻,公园与东坡的渊源就有了可寻之迹。

图片

图片
图片
穿过牡丹园,东来亭的石柱上镌刻着:
“樽酒乐余春”

“棋局消长夏”

图片

把酒赏春,对弈消夏,十个字就把歇息之处闲散愉悦氛围描绘了出来。


图片
图片

沿着石径向内就能看见抱月堂,灵动的飞檐轻快活泼,大有揽天抱月之势。

图片

古人云:“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作为正堂前的抱柱联,自然更为大气扼要。
图片
“明月入怀表里俱澄澈”

“清光照胆天人共古今”

图片

图片
图片

东边沿河处还有一座野宿亭。亭名正合了西门楹联中“舟曾夜宿”的典故。


图片

图片
野宿千秋留胜迹

舣舟一夜酿深情

图片
图片
亭子近路的另一侧,另一入口处还有一副楹联:
“旅枕三更难入梦”

“孤舟一夜许相依”

下联出自苏东坡《除夜野宿常州城》的尾联“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如今镌刻于此,以表对先生的缅怀之情。
图片
沿河向西,拾阶而上,就能看见苏东坡来常州时泊舟登岸处——舣舟亭
图片
两面石柱上镌刻有两幅楹联:
“二月江南好风景”

“故人此日共清明”

这是借用清代常州籍布衣诗人黄仲则的诗句,短短两行七言联语,时地人景情自然融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舣舟亭的风物意境。

图片
图片
内侧楹联则由当代作家曾驻撰联,联文由景及人,景人互托:
“舣舟亭畔喜留东坡居士”

洗砚池边曾驻西蜀诗人

图片
图片
沿着山路向下,沿途还有两座重檐六角亭,一为银带亭,抱柱联文出自《滕王阁序》:
“缥缈黛峰接越界而连楚域”

“潺湲碧水襟三江而带五湖”

图片
图片
一为问月亭。亭上楹联典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揽怀中问几次阴晴圆缺”

“长河流眼底看如何离合悲欢”

图片图片
走至山底,树木葱郁的池塘边还有一座亭榭结合的龙亭

图片

廊道南北两端皆有楹联,意在表达乾隆帝对东坡先生仰慕怀念之情。北面题有:

“驻跸题诗仰慕遗风挥御笔”

“凭栏吊古追思逆旅动龙颜”

图片
图片
南面题有:
“鉴史怀苏为君应悟贤臣苦”

“吟诗求法觅句方知雅韵难”

图片
图片
再走几步,御碑亭里保存着乾隆慕苏的石刻碑文:
“御笔亲书慕一代风范”

“碑文永志成千秋景观”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东过运河至半月岛,还可以见到东坡书院门前的两幅楹联,内联写书院雅致脱俗:

“竹环窗户琴书润”

“花压栏杆笔砚香”

图片

外联赞东坡万古流芳,虽然先生已去,但他的人生恰如飞鸿踏雪泥,精妙之文采,豪迈之气概,旷达之心境依旧千载不变地影响着世人:
“鸿爪雪泥曾构草堂留胜迹”

“铜琶铁板永传仙乐播寰瀛”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小一对楹联却能做到字字隽永,应景应情。大家来公园游玩之时尽可驻足欣赏,或许也能感受到东坡先生与常州的文缘、情缘。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