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都县传承水族医药文化共筑健康发展新目标

 秘传水书 2023-04-03 发布于贵州

水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是我国较少较古老的少数民族,具有久远的历史,全国63%以上的水族人口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在这里,水族人民特别是水族医生研究记录的水族医药文化更加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里绚丽多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历史和现实中对维护水族人民的生命健康,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文章图片1

水族医生在给患者上药 韦世方摄

自古以来,水族民间医生就是利用中草药材,为民族繁衍昌盛、抵御疾病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丰富多彩的水族传统医药,是勤劳智慧的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岁月里,逐渐认识积累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民族文字,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调查分析,三都水族聚居地药物品种有千种以上,约占贵州省药物资源四分之一(全省约4024种),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全国约4656种)。

文章图片2

水族医生在提炼药物 韦世方摄

为挖掘、整理水药资源,弘扬水族传统医药文化,2007年由三都县民研所和黔南侨联诊所合作出版《中国水族医药宝典》。此书共收集、整理和编辑216科1068种水药标本,总结出医治各种疾病配方200多种。书中对每种药的药物名称、水药名、形态特征、性味、功用、如何采集加工等都作了详细描述,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反映三都水药资源和总结医治各种疾病经验的书籍。

三都是贵州省十个重点林业县之一,也是全国有名的林业县,在这特定的地理物种环境中,野生植物药材种类繁多,同时也为各种动物药的生存创造了条件,三都天然药材资源极为丰富,盛产各种动、值物药材,有药用草本三百多属,上千余种。其中有麝香、熊胆、虎骨、牛黄、甲片、天麻、灵芝、一支箭、杜仲、银杏等珍贵稀有的名贵药材品种,有何首乌、五倍子、草乌、续断、七叶一支花,沙参、桔梗、麦冬、夜交藤、墨旱莲、三尖杉、松茯苓、益母草等数十种大宗药材。

在诊断方式上,水族医生有问诊、望诊、触诊和听诊,类似中医的望闻问切,另外水族还有独特的弹诊,水医常用于四肢骨折的诊查方法,医者用手指弹叩患肢相对应的手指或足趾,如骨折,会产生牵扯性疼痛不适,这是因为骨折除伤及经脉及肌肉外,还将损失一些神经脉络。治疗方法上,无论内、外、妇、儿各科,其治疗手段,主要通过药物的内服和外用,以及手法治疗等几种方法。

一直以来,省内有关民族医药研究机构一直没有停止过“水族医药调查研究”,但内容都比较宽泛。由黔南州中医院院长胡建山主持的课题组,主要围绕水族医药骨伤进行研究。他们在贵州省省长专项资金及省中医药管理局、三都县政府等的支持下,通过深入三都、荔波、榕江、丹寨等水族聚集区进行调查,与250多位具有一技之长的乡村医药人员和水书先生进行广泛交流。同时,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发明了中成药制剂,对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具有突出的疗效。不仅形成了水族医药诊疗骨伤的理论体系框架和药物应用特色,而且中药制剂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应用于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经验。

贵州省水家学会名誉会长、黔南州政协原副主席韦绍凯认为,水族骨伤医药是穿越时空的经典,其技术凝聚了简、便、验、廉的所有优势,缔造了自己的自然色彩、演绎了独特的风格,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嫁接注入水族风伤医药,寻找开创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契合点,能更好地造福于各族人民。

2016年10月21日,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黔南州中医院签订《水族医药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书》,共同深入挖掘三都的民族特色医药资源,发展水族医药产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