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慧丽 | 清明忆父,物是人非空断肠!

 白河观潮 2023-04-03 发布于河南

清明忆父,物是人非空断肠

文图 | 宋慧丽

    十几年前,我陪父亲爬长城;十几年后,弟带母亲逛北京。

    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农民似乎对北京有一种特殊感情,能看一看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在天安门广场走一走,便成了许多农人的念想。

    看着弟发来的一张张照片,似曾相识,往事扑面而来。城中不见旧时客、物是人非空断肠!

    父亲离开我们整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父爱如花,却依然会在梦中开放,梦中的他依然精神矍铄,在学校或田地不停忙碌着。午夜梦回,常常泪湿枕巾。

    众多姊妹中,父亲排行最小。父亲八岁丧父,十四岁丧母。极度贫穷、缺爱的经历塑造了父亲坚强、善良、节俭、务实、肯吃苦的性格。一辈子都在他那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两袖清风。当了二十多年的民办教师,由于成绩斐然,后来借助政策东风,转了正式教师。记得当时父亲那个高兴呀,可谓“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段时间,父亲腰板也挺直了许多,站着、坐着都是笑。

    父亲多才多艺,会唱歌、弹琴、喜欢下象棋,酷爱读小说。很小的时候,常听他在校园弹唱《外婆的澎湖湾》《小草》等曲子,那悠扬的琴声给童年的日子多了份快乐的色彩。可惜出了校门就得扛起锄头进田地,繁忙、沉重的生活压力让他渐无精力去弹唱了。只有小说似乎成了他的命根子,稍有闲暇,便会拿出一本书读。耳濡目染,我也喜欢上读书。他读完随手放在桌上、床上,我便偷偷拿过来读,什么《楚留香传奇》《红岩》等,不记得当年是否能读懂,却也像他一样看的入迷,津津有味。下象棋也是父亲所喜欢的。每每农闲时放学后,落日黄昏下,他和同事或邻居就坐在矮凳上厮杀,夕阳把他们的身影镀上一层浅浅金色,定格成一幅画。魔幻的是,他离世不久,我就梦到他说那边人棋艺太差了,找不到对手……

    父亲很节俭,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用。衣服总是旧的不能穿了,才买新的,并且从不买贵的。记得有次小姨给他做主买了件一百多元的衣服,他那个心痛呀,叨唠了好多天,才舍得穿上。亲戚朋友有事,他却总冲到前面,能出钱出钱,能出力出力。我毕业上班,要求交五千元上岗费,对当时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父亲却悄悄借来钱,让我去上班。又陆续给两个弟弟在街道购置、盖了新房。现在才知道,那是他在拼命压榨自己,为子女计之深远呀,一个多年的民办教师,和母亲守着几亩薄田,供三个儿女上学,着实不易!

    父亲对我们严爱相济,早晨会早早把我们喊起来,和他一起到田劳作,拨草、种菜、收粮……从不让赖床,还轮流做饭洗碗,早年的劳动也让我们变的懂事勤奋。尽管当时家里很穷,他偶尓也会从微薄的工资中抽出一角、二角钱,让我去校门口买些零食或上集镇了带回一块新甸锅盔,那个香脆味至今萦绕在脑中,想想都流口水。如今,却再也吃不出那种滋味了。

    父亲的爱是无声的。不知是小时高烧住院差点没命的缘由,我有个丢三落四的毛病,常常拿了东西,过一会就忘放哪了,有时洗完脸,眼镜也找不到了,为此,挨了不少家人责骂和同事的戏谑。只有父亲,从来不曾责怪过我。一听东西找不到了,就赶紧跑过来,问我刚才走过哪些地方了,然后顺着我走过的地方,瞪着眼睛,一遍一遍地找,直到找到为至。如今,再也没人这样帮我找东西了,那个最爱我的人已经沉睡了十年……

    童年乃至少年,物质是那么的匮乏,内心却是快乐、自由、幸福的。如今方知,那是因为有父母深深的爱,无论何时都会有人给你托底。也只有爱,才能让人内生宁静,心怀善念,拥有力量。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太多往事不知所言。年少时,我并不能真正读懂父亲。人到中年,才明白父亲一生的艰幸和不易。也逐渐看清了自己,不再为一些不值得的人和事让自己沉溺,变得更加独立、坚强,父亲在天之灵也一定会感到欣慰。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莫等“子欲孝而亲不待”空悲且!愿天下父母幸福健康。

    谨以此文纪念父亲十周年!


【作者简介】宋慧丽,女,新野县王庄镇中心校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