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之美】宜兴制壶名家周珏伟

 非遗之美 2023-04-03 发布于江苏

周珏伟,1963年出生于世代以紫砂为业的家庭。母亲唐华英,紫砂老艺人以《鱼化龙》见长。外公唐凤芝、唐树林、唐树芝、唐祝和,都是制壶名家。1984年进紫砂工艺厂(一厂),当代陶都中青年壶艺高手。师承当代卓而不群顶尖壶艺家何道洪的爱徒张志强并得到真传,亦常获师公何道洪悉心指导。

▲《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左一)采访周珏伟(右一)

▲从左至右:宜兴著名画家褚建军、《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制壶名家周珏伟、制壶师棠意

1992年,在职称考评中,以传承手工打制身筒,制作《太湖石》名列前茅暨评为工艺美术员。1993年,特大绞泥《纹珏》壶在厦门“宜兴紫砂名壶精品展”中展出,获得爱壶者佳评。

▲制壶名家周珏伟(左一)指导徒弟棠意(右一)

1993-1994年《回纹玉佩》、《三怪喷壶》、《纹珏》、《太湖石》等壶分别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上海等地展出,为这些地区壶藏家们留下深刻的印象。1995年制作特大方圆牌标记壶(容量为38公斤水),在台湾《茶与壶》杂志上作过专题报道。众多作品在香港《壶锦》和台湾《天地方圆》《茶与壶》《紫玉金砂》《当代紫砂群英集》等书上刊登。

1991-1997年,曾担任过300多人成型车间制壶工具及技术辅导,并于当时中央工艺美院(现为清华大学艺术学院)深造结业,1997年1月被台湾客商特聘为技艺指导老师,并作特邀代表去广州作传统手工制壶表演。1999年,创办《紫珏轩》工作室。(由珏伟父亲周洪盘高中语文教师题紫尊艺卓,珏轩的缩写)先后至今带了百名徒弟,教其由传承的手工制壶。2002年五月参加北京世纪坛紫砂壶作品展。

2003年以特制工具用传统手法制作出腹径10毫米,高6毫米的超级微型壶(比大豆还小),开创了紫砂壶史上最小壶的记录,被海内外多家报纸、电视台报导过,同年在成都博览会上《回纹玉佩》获银奖。2008年中特小微型壶曾引起轰动效应,上海、杭州等旅行社先后带了几批日本及国内友人前来观看微型壶,深感惊奇和赞叹,日本一家报社并作出专题报导,赞微型壶制作者巧夺天工。2009年6月,又成功制作一把中国最小微型壶,获基尼斯奖(中国之最)。

花器技艺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曾获得倪顺生老艺人的指导,作品力摹陈鸣远、陈伯芳、黄玉麟、朱可心、顾景舟、何道洪等。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作品力求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责任编辑/姚泽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