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山上最憋屈的7个人,上山前都有绝技,上山后却几乎没用过绝技

 耳东话史 2023-04-04 发布于湖南

梁山好汉光是头领就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总计一百零八人,对于作者施耐庵而言,这必然算不上是好事,从角色塑造的角度而言,要创作一百零八个性格鲜明谈何容易?其次要将这些角色合理的安排到剧情中去就更难了,尽管角色有主次,不需要一碗水端平,但一百零八人的戏份还是很难做到人尽其用。

比如本文要提到的七位好汉就显得十分憋屈,这些角色上山之前都带着绝技,结果上山后几乎没展现过,给读者造成一种他们被高估的感觉。

一、水火二将

水泊梁山是个好地方,这地方易守难攻,就是因为这地方四面环水,人员构成中也有不少善于水战的人,所以是占据了地利与人和,不过可不要把善于水战和善于水攻搞混淆了,梁山在单廷圭上山之前可是没有善用水攻的人。

单廷圭号称“圣水将”,毕竟是朝廷的人,算科班出身,论作战的技巧,应该是要比那些个渔民出身善长水战的好汉要强一些,这家伙带着一众玄甲军登场,仿佛是要弥补梁山缺少“特种部队”的意思,然而他上山之后根本没用过水攻来对付敌人,到了后期还是李俊来了一次水淹太原。

(魏定国剧照)

与单廷圭一起上梁山的还有一个善于火攻的魏定国,但他也没有用过火攻,照理说冷兵器时代像他们这样的特殊人才是能当大用的,但他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戏份。

二、李应

李应上梁山之前是李家庄的庄主,的确是家底雄厚的一方土豪,所以上了梁山之后宋江安排他与另外一位财主柴进一起掌管钱粮,说来这是一份肥差,但若是了解李应的人设,就会觉得这人被埋没了。

李应可不仅仅只是个财主而已,看看出场时他的行头:“便去房中披上一副黄金锁子甲,前后兽面掩心,穿一领大红袍,背胯边插着飞刀五把,拿了点钢枪,戴上凤翅盔,出到庄前,点起三百悍勇庄客。”

这套装备叫一个威武霸气,再加上这飞刀绝技在梁山也是独一档的,一个用飞石的张清都连打梁山十五人,他李应用的飞刀,不得为梁山立下奇功?结果并没有,李应从头到尾就用飞刀杀了一个三流水平的伍应星,浪费了一身绝技。

三、皇甫端

“神医”安道全是带着自己一身医术救了不少梁山好汉的命,宋江的命都是他保住的,后期征方腊时就是因为他不在,死了不少梁山兄弟。

但梁山的另一位医生似乎就不那么有用了,确切的说是个兽医,也就是那“紫髯伯”皇甫端。

(皇甫端剧照)

皇甫端是书中最后一批上山的几个好汉之一,比起同期的张清等人,他的存在感只能用稀薄来形容,这其实也不怪他,书中几乎就没怎么突出马匹生病这事,让这兽医基本沦为了摆设。

四、吴用

吴用上山前是个教书先生,上山之后成了梁山的军师,可以说是发挥了作用的,书中多次献计帮梁山渡过难关,但吴用从来都不是一个文弱书生,他可是文武双全的,你瞅瞅他登场时是怎样的人设?

原著道:“当时雷横和刘唐就路上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众土兵见雷横赢刘唐不得,却待都要一齐上并他。只见侧首篱门开处,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们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便把铜链就中一隔,两个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来,立住了脚。”

刘唐和雷横怎么说也是两位天罡级别的猛将,就这么被吴用分开,吴用你还说你不会武功?所以上山之后吴用擅长武功的一面也基本没有展现,前后人设不符。

五、两位寨主

梁山的第一任寨主王伦的确是个无德无能的草包,但后来的晁盖和宋江可不是这样,这两人都是仗义疏财的人,喜欢结交天下好汉,绿林间人缘极佳,除此之外,两人武功其实都不差。

(晁盖剧照)

晁盖登场的时候提到:“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那时晁盖得知了,大怒,从这里走将过去,把青石宝塔独自夺了过来东溪村放下,因此人皆称他做托塔天王。”

(宋江剧照)

你瞅瞅,晁盖为了习武而不娶妻室,还有托塔之蛮力,可想而知有多强。

再看看宋江:“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

这不也是一个文武全才吗?后来还提到他收了孔明、孔亮这俩徒弟,证明他的武艺也不差。

但晁盖和宋江几乎就没展现过武功。

可以说以上七人是被高估了,毕竟他们上山前后的人设存在偏差,也可以说他们是剧情的牺牲品,登场人物太多,他们的能力才没能得到发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