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从何而来?为何叫“清明”?背后的故事令人落泪

 老生常谈妙笔生花 2023-04-04 发布于上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节气非常特殊,既是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法定的传统节日。

没错,它就是清明节。

所谓节气是说,清明节的到来,意味着气温普遍升高,田园人家也迎来了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因此民间也流传出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等一系列俗语农谚。

法定节日是说,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共同追思逝世的亲人,扫墓祭祖,寄托哀思。

时至今日,清明节已经成了人们上坟扫墓,赏春踏青的节日,很少人会提及其节气涵义。

图片

但其实,最初的清明节,与其他二十三节气一样,只是个节气名称,用以提醒人们农耕节令。因为一个凄婉悲壮的历史典故,清明节被注入了新的涵义。最后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今天的清明风俗。


寒食节

清明节禁火、扫墓的习俗就是来源于寒食节。

寒食节原为“禁火节”,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沿袭的是远古时期“禁火”的旧习。

禁火节不生烟火,节后重新生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也是季节交替,迎接新春,迎来新生的“感恩仪式”。

“禁火节”之所以演变成为“寒食节”,是源于晋文公的名臣介子推。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谋害了太子申生。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灾祸,带着一部分亲信逃亡出国了。在逃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随他一起出逃的臣子,也都陆陆续续离开,各奔前程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大臣,忠心耿耿,一直追随他。

最后金钱用尽,深山之中也没有吃食,在将要饿死之际,大臣介子推就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割了下来,煮熟后喂给重耳吃,重耳这才得以活了下来。

十九年后,重耳重新回到晋国当上了君主,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十分感激介子推当年的救命之恩。多次差人邀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介子推一直不接受,不愿意入朝为官。后来为了躲避晋文公的封赏,他带着母亲躲进了深山里。

晋文公不愿放弃忠臣良将,就派人上山搜索。后来有人提议,与其日夜搜寻,不如让他主动现身。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只要守住出口,介子推自然会走出来。

图片

谁料大火少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见介子推的身影。等到火灭后,士兵上山一看,介子推和母亲背靠着一颗烧焦的柳树死了。

装殓时,士兵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追悔莫及,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还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晓谕全国,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寒食节与清明节时间相近,人们就将寒食节与清明节结合了起来,演化出了祭祀文化,沿袭至今。


上巳节

除了寒食节,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渊源也很深厚。

上巳节是商周时期的一种习俗,起源于巫术活动,就是用兰草沐浴,以祛除邪气。每年三月初三,人们都会结伴到水边沐浴,洗濯去垢,消除不详,古人称之为“祓禊”(fú xì)。

后来,上巳节除了沐浴之外,人们又增加了临水饮宴,郊游踏青等活动,这就是今天人们清明踏青活动的起源之处。

历史上最著名的上巳节踏青活动,就是孔子和弟子相伴而行的一次出游。

《论语》中也有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图片

上巳节本源于南方,华夏统一之后上巳节也渐渐被融合到清明节之中。

时至今日,清明已不再是单纯的时令,它既包含了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衍生出了赏春踏青的希望与生机。

清明,是追忆、是感怀,亦是希望,是力量,是继往开来。

它提醒每一个健在的人,记住远去的人。同时它也告诉每一位生者,珍惜当下,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清明,缅怀故人,心怀希望,前路定会一片清明。

投稿信箱:1871084747@qq.com
图文来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