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下)六年级历史试题(2) |
|
|
六 年级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 学期期末考试
六 年级历史试题
(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 50 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50
分;共 100 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ABCD)
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必需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
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当你看到“及第”“进土”“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
度?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2.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
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太宗 D.宋太祖
3. 下列生产工具中,发明于唐朝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 ②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① ③
六 年级历史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4. 吐 蕃 是我国 藏族 的祖先 。 唐朝时,唐 蕃 关系友好。历经了 1200 多年的唐会盟碑至今
依然屹立在拉萨大 昭 寺门前 。 以下人物中,为唐 蕃和睦 作出重 要 贡献的是
A. 鉴真 B. 玄奘 C. 文成公主 D. 元 昊
5.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 “ 五代 ” ),按先后顺序排列这
五个政权正确的是
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 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C.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 D.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
6. 宋朝宰相赵普建议宋太祖削弱藩镇的权力,说: “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
宋太祖 为“ 制其钱谷 ”而设置的官职是
A. 通判 B. 转运使 C.市舶 使 D. 节度使
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之间 “ 议和 ” 的共同点
A.宋王朝都要交纳大量岁币 B.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相处
8.宋朝时期,军费开支巨大达到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人数最多时达到 120 多万,但
在与辽、西夏等的争战中常常处于下风,这主要是因为
A.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辽、西夏等实力强大
C.宋朝的军事补给不力 D.宋朝的经济实力不济
9.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 “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
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 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② 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 秦桧以谋反
罪杀害了岳飞 ④ 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
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11.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 :辽、西夏、金和
元。 其中,完成全国的统一,结束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族 D.蒙古族
12. 元朝 政府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对边疆地区加强管辖。下列机构与所管辖地区的对
应错误的一项是
六 年级历史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A.澎湖巡检司 —— 台湾 B.北庭都元帅府 —— 西域
C. 宣政院 —— 西藏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 新疆
13.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
对应的朝代是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4.宋元时期的大都市里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A.瓦子 B.交子 C.会子 D. 票号
15.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是不同时代独特的文学
艺术成就。请按照这些文学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将下列代表人物像进行排序。
① 李清照像 ②曹雪芹像 ③关汉卿 ④像李白像
A.① ②③④ B.④ ① ③② C.③④①② D.② ① ③④
16.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 “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
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 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 造纸术的发明 ②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 指南针的使用 ④ 火药的广泛使用
A. ①②④B . ①③④C . ①②③D . ②③④
17.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
相符合的是
A.曹操用纸写下了《观沧海》名篇 B.唐朝时人们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广泛使用火器 D.清朝时人们能购买到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
18.《明太祖实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
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 朱元璋立下这条 “ 祖训 ” 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效率 B.造福子孙 C.加强皇权 D.限制大臣
六 年级历史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19.清朝学者徐大樁 在《道情》中写道: “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
求才计,谁知道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播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 ??
就教他骗的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 该学者抨击的是
A.八股取士 B.厂卫特务结构的设置
C.军机处的设立 D.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20.“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
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 ” ( —— 《戚少保年谱耆编》)由此可见戚继光抗倭
胜 利的主要原因是
A.军纪严明 B.皇帝支持
C.军事装备先进 D.戚继光淡泊名利
21.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土称它是 “ 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 。日本学者
薮 内清也认为它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它是
A.《伤寒杂病论》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22.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 “ 均田免赋 ” 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其根
本原因是
A.倭寇猖獗,外患严重 B.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经济发展,出现商帮 D.明末政治腐败,赋税沉重
23.雅克萨之战后,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中俄停战问题 B. 雅克萨与尼布楚的管辖问题
C.中俄西部边界问题 D.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24.2020年春节期间,一条有趣的祝福短信十分流行: “ 佳节来临,恭祝家庭顺治,生活
康熙,人民雍正,学业乾隆,成绩嘉庆,前途道光,财富咸丰,德才同治,心情光绪! ”
这条短信的趣味性在于
A. 赞扬了清朝的十位皇帝的功绩 B. 按先后引用了清朝十位皇帝的年号
C. 真实的反映了清朝的全部历史 D. 概括了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25. 鲁迅赞曰: “ 盖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该也。 ” 四大名著中被视为
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历史命运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六 年级历史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2 分 , 第 27 题 12 分 , 第 28 题 13 分 , 第
29 题 13 分 ,共 50 分。
26.( 12 分) 很多古代的 诗词 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能够帮助我们多
角度地认识历史。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 (唐 )李商隐《隋宫》
材料二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 (唐 )皮日休 《 汴河怀古 》
材料三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 (唐)罗隐《炀帝陵》
( 1)以上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君王”的事?( 1 分)据材料一二,分析
这位“君王”落得材料三下场的原因是什么?( 3 分)
材料四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唐) 杜甫《忆昔》
( 2) 据材料 四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诗中描述的是哪一个著名的盛世? ( 1 分)当
时的统治者是谁?( 1 分)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 分)
材料五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
尘泥。 —— (唐) 杜甫《 无家别 》
( 3)材料五中的“世乱”具体指什么史实?( 1 分)“世乱”给唐朝社会带来什么危
害?( 3 分)
六 年级历史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27.( 12 分)数据会说话,数据史料有助于我们客观地,从定量到定性的认识历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 1) 据 材料一表格 数据, 我国人口在 唐 宋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4 分)
材料二 北宋 煕 宁九年( 1076 年)赋粮南北所占比例
单位 总计 北方数 南方数 南方所占比例
贯、石、匹、两 10018153 4414841 5603312 55.93%
—— 据《宋会要辑稿·食货》
( 2)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可以推出什么历史结论?( 2 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
料 一二 反映的时代特征。 ( 2 分)
材料三 宋代书院共有 203 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 74.76%,珠江流域占
21.53%,黄河流域占 3.52%。
—— 任继愈主编《中国文化小百科中国古代学校》
( 3)据材料 三 ,概括宋代书院教育在地域分布上 有什么 特点 ?( 2 分)并分析这一
特点与材料一二所反映时代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 ( 2 分)
六 年级历史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28.( 13 分) 今年 6 月 13 日是 我国第 15 个“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某中学历史兴趣
小组为纪念这一节日 。 承办了 一次展览活动 ,请你参与, 按要求完成任务。
【 世界文化遗产 】
材料一 1987 年长城 和北京故宫同时 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① 长城 ② 北京故宫
( 1)请你写出:明长城的东西起止地点是哪里?( 2 分)今天的北京故宫是明朝北
京城的哪一部分?( 1 分)
(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 ① ② 中任选一项,谈一谈该建筑能够入世界文化遗产的
理由是什么?( 4 分)(提示:可从建筑特点或价值两方面作答)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
③ 昆曲 ④ 京剧 ⑤ 中国活字印刷术 ⑥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 3) 请你按“遗产”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对以上“遗产”重新排序( 2 分)
( 4)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 ④ ⑤ 中选择一项,写一个简短的文字简介。( 4 分)
六 年级历史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
29.( 13 分) 古代中国拥有先进 文化与强大经济实力 ,在对外交往 时 影响到了 世界 。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图 2 玄奘西行求法、东归译经(邮票)
( 1)请简要写出材料一中两个人物的主要事迹?( 2 分)他们的事迹产生了什
么共同影响?( 2 分)
材料二 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十分发达……中国的船只远达大西
洋沿岸,指南针正是这些远航水手传到阿拉伯和波斯的。通过他们,中国发明的航海罗
盘为欧洲人所熟悉。 13 世纪初,欧洲开始有航海中使用指南针的记载。
—— 据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 2)据材料二,宋元时期的对外贸易 中, 中国船只 远航发挥了什么 作用? ( 3 分)
材料三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
和瓷器馈赠当地的国王或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
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 《郑和下西洋 —— 伟大的和平使者》
( 3) 结合所学知识, 郑和远航最远到达哪里?( 2 分)材料三体现出 郑和下西洋
在 当时有何积极的作用?( 2 分)
( 4) 以上三则材料 , 体现 了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 的方式 有什么特点 ? ( 2 分)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