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北师数学六下数学好玩《可爱的小猫》教师用书2149744478492179767
2023-04-04 | 阅:  转:  |  分享 
  
可爱的小猫



学习目标

1.经历将“小猫乐乐”在方格纸上利用“数对”放大的探索过程,通过“填一填”“画一画”等活动,体会用“数对”的变化进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活动中体验图形的多种变化,感受在方格纸上利用“数对”进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趣味性,激发数学兴趣。



建议课时数

1课时。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编写说明

教科书设计了“可爱的小猫”的有趣的探究活动,利用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实际就是图形顶点的坐标)的变化进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比较中感受表示轮廓的点的数对的两个数都乘相同的数,变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才像(实际上就是与原来的图形相似)。此活动的本质是“在直角坐标系背景下体会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如放大、缩小、拉宽、拉长等),体会图形变化的多样性。

“可爱的小猫”的活动内容趣味性强、好玩,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且学生在“确定位置”学习时已经有了用“数对”表示特定的点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参与活动、体会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因此,教科书设计了这个活动并安排在“数学好玩”单元中。但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适当注意把握学习的要求,一是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利用数对的变化进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体会到什么情况下变化前后的图形像即可,不需要过多地让学生讨论解释原因;二是学生的思考和操作活动都是在直角坐标系背景下进行(教科书呈现的是标有坐标的方格纸),但不需要出现和让学生学习用“直角坐标”这样的术语,只要直接用(2,0)表示A的位置、(4,0)表示B的位置等这样具体的语言即可。

·右图是可爱的小猫乐乐,请将表示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填在下面。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会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特定的点(即表示乐乐轮廓的点)。教科书已经表示了其中四个点,以给学生提示,让学生能看懂表示方法,并用“数对”表示其他的点。

·小猫家族中还有天天、晶晶和欢欢三只小猫。观察下表中表示每只小猫轮廓的点的数对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整,并与同学交流。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变化“表示小猫轮廓的点的数对”,为后面画变化后的三只小猫的轮廓作准备。教科书已经表示出了四个点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找出“数对”的变化规律,并填写完整,进行交流。其中表示天天的轮廓的点的数对“第一个数乘2,第二个数不变”;表示晶晶的轮廓的点的数对“第一个数不变,第二个数乘2”;表示欢欢的轮廓的点的数对“第一个数、第二个数都乘2”。





·根据上表,在下面的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天天、晶晶和欢欢的轮廓。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根据上表将表示小猫天天、晶晶、欢欢轮廓的点描在方格纸上,用线把点连接起来,为了增强趣味性,教科书还提示学生在图中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等。学生可以直观看到它们分别是将乐乐的轮廓拉宽、拉长、按相同的比放大等。其中欢欢是将乐乐按1:2放大得到的,与乐乐最像,学生只要从图中直观得出结论,而且知道原因就是“数对”中的两个数都乘相同的数即可,不需要过多地讨论解释和用术语描述。

·生活中,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将图案进行“变形”。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用这样的方法设计图案。想一想,画一画,与同学交流。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进行设计图案活动,是上面小猫乐乐“变形”活动的延续,就是让学生利用表示轮廓的点的“数对”的两个数的不同变化进行图案“变形”,设计类似“哈哈镜变形”的图案“变形”,让学生体会图形变化的丰富性,感受有趣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教科书中通过淘气和笑笑的对话提示了设计的方法。



教学建议

本节活动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有很强的趣味性。与上节内容一样,本节学习内容的展开方式,我们有两种建议。第一,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教师可以把学习任务直接交给学生,即由学生根据教科书的问题串,直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任务的结果。第二,对于自主学习能力一般的班级,建议参考如下活动建议。

·右图是可爱的小猫乐乐,请将表示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填在下面。

会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的相应的点(实际上是在直角坐标系中)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重视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学时,在引入新课后,建议先让学生观察已经表示好的四个数,说说“这样用数对表示图中的点”,也就是怎么看懂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看懂“第一个数是看横轴上的数,第二个数是看纵轴上的数”,如

C(6,2),就是横轴上所对的数是6,纵轴上所对的数是2,也就是表示第六列第二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其他的点,并进行交流。对于基础比较好的班级,也可以先提问:“根据我们学过的数对的知识,你能将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正确地填写出来吗”?先独立填写,再交流怎么看懂的。

·小猫家族中还有天天、晶晶和欢欢三只小猫。观察下表中表示每只小猫轮廓的点的数对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整,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时,建议首先让学生把第一题中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填写在表格中,然后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表示天天、晶晶和欢欢三只小猫轮廓的点的数对,与第1列乐乐的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在找到规律的基础上,把“数对”填写完整。教学时,可以先一起讨论表示“天天”的点的数对的变化规律,找到规律后填写。然后让学生独立找表示“晶晶”和“欢欢”的点的数对的变化规律,填写后交流。

·根据上表,在下面的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天天、晶晶和欢欢的轮廓。

教学时,建议先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按照上面表示三只小猫的点的数对的变化,分别画出三只小猫,哪只小猫最像乐乐?然后,让学生描点、连线验证自己的猜测。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有什么发现”,也就是“表示轮廓的点的数对怎样变化,画出来的小猫长得最像乐乐”,在比较中感受表示轮廓的点的“数对”的两个数都乘相同的数,变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才像,体会用“数对”进行图形放大的方法。同时,再引导学生发现表示轮廓的点的“数对”的两个数的变化不同(即乘的数不同),画出来的小猫就会“变形”。

·生活中,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将图案进行“变形”。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用这样的方法设计图案。想一想,画一画,与同学交流。

教学时,结合上面探索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明白可以用“表示轮廓的点的数对的两个数的变化不同(即乘的数不同)”的方法使图案“变形”。然后,呈现教科书中的图案,让学生思考交流,准备怎样设计让图案“变形”,互相启发;再实际画一画,展示作品,与同学交流,体会图形变化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5









献花(0)
+1
(本文系紫佑妍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