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9956

 刘运明 2023-04-04 发布于山东

带“的诗句大全

为您整理了144句带“的诗句,其中“开头的诗句2句,“结尾的诗句115句,“在中间的诗句27句,供您参考。

开头的诗句

1崖峭绝撑碧空,倒卧老松如老龙。——出自元·王冕《吹箫出峡图》

2顶涵清池,坎艮象成蹇。——出自清·沈德潜《游天池》

结尾的诗句

1、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出自晋·陶渊明《杂诗 其一》

2、梅兄随遇处,在水涯山。——出自宋·包恢《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3、明发扈山,飞龙高在天。——出自唐·张嘉贞《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4、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出自唐·徐氏《丈人观》

5、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万峰。——出自近代·陈三立《晓抵九江作》

6、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出自唐·李白《题楼山石笋》

7、老夫多脚力,更欲上层。——出自元·王冕《幽窅》

8、相如章华,猛气折秦嬴。——出自唐·李白《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9、步辇陟山,山高入紫烟。——出自唐·李峤《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10、半崖盘石径,高亭临极。——出自唐·元结《招陶别驾家阳华作》

11、初疑一百尺瀑布,八九月落香炉。——出自唐·吴融《赠李长史歌》

12、风凄露泫然,明月在山。——出自唐·卢纶《秋幕中夜独坐迟明因陪…谒上公因书即事兼呈同院诸公》

13、胡行疾如鬼,忽在林之。——出自南宋·文天祥《高沙道中》

14、黄云生马足,白日下松。——出自唐·王仁裕《从蜀后主幸秦川上梓潼山》

15、盘空蹑翠到山,竹殿云楼势逼天。——出自唐·杜光庭《题福唐观二首》

16、山童懒上孤峰,当窗划破屏风烟。——出自唐·张碧《答友人新栽松》

17、古称天柱连九天,峨嵋道士栖其。——出自唐·施肩吾《天柱山赠峨嵋田道士》

18、爽若沆瀣英,高如昆仑。——出自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微旨也》

19、束书辞我下重,相送同临楚岸边。——出自唐·伍乔《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

20、玉趾分明印绝,药成仙去几千年。——出自宋·毕田《神鼎山》

21、鄱阳策杖抵岩,旧有丹炉锁暮烟。——出自宋·白玉蟾《赞历代天师·第四代讳滋字元微》

22、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出自唐·刘长卿《关门望华山》

23、拔上青云,轻如一毫发。——出自唐·曹邺《成名后献恩门》

24、阵图沙北岸,市暨瀼西。——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25、月升岩石,下照一溪烟。——出自清·江湜《山寺夜起》

26、泛慕沧溟际,行思岱岳。——出自明·徐威《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27、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出自魏晋·陆机《赴洛道中作诗》

28、栖迟青山,高静身所便。——出自唐·孟郊《赠文应上人》

29、阴云带雨连山脊,湿气成岚滴树。——出自唐·殷尧藩《暮春述怀》

30、岳峰千万仞,知上啸猿。——出自唐·黄滔《送李山人往湘中》

31、阴散陈仓北,晴熏太白。——出自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32、手劚太行山,心齐太行。——出自唐·于濆《赠太行开路者》

33、嘉宾在何处,置亭春山。——出自唐·孟郊《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34、招太灵兮山之,山屹山兮水沦涟。——出自唐·元结《演兴四首·招太灵》

35、龙山古化城,浮屠峙其。——出自宋·白珽《同陈太博诸公登六和塔

36、转盼跳下千仞渊,已复取剑升层。——出自南宋·陆游《赠宋道人》

37、荒祠过瓜步,古甃堕松。——出自宋·苏轼《至真州再和二首》

38、四顾俯层,澹然川谷开。——出自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39、吾将凌其,震荡睨溟渤。——出自北宋·王安石《望晼山马上作》

40、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出自唐·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41、扶筇却出徽城去,去天一握五危。——出自宋·邓肃《偶成》

42、三清宫殿隐昆,日月光浮起紫烟。——出自唐·吕岩《直指大丹歌》

43、兴运昔有感,建祠北山。——出自唐·张九龄《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

44、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出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5、塔庙崇其,规模称壮哉。——出自唐·徐浩《宝林寺作》

46、三百六级登其,一城烟水来眼前。——出自清·袁枚《独秀峰》

47、鸟道雪岑,师亡谁去禅。——出自唐·贾岛《哭宗密禅师》

48、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出自唐·顾非熊《下第后寄高山人》

49、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出自唐·杜甫《回棹》

50、鹿去台空屋数椽,置身就在阆风。——出自清·李鸿章《游鹿洞归途感赋》

51、飞鸟不到处,僧房终南。——出自唐·孟郊《游终南龙池寺》

52、除非净晴日,不见苍崖。——出自唐·陆龟蒙《引泉诗》

53、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出自唐·韩愈《杂诗》

54、浮舟千仞壑,揔辔万寻。——出自南北·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

55、流落千帆侧,追思百尺。——出自宋·苏轼《至真州再和二首》

56、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出自唐·李白《蜀道难》

57、山捧亭台郭绕山,遥盘苍翠到山。——出自唐·方干《题宝林山禅院》

58、所憩九清外,所游五岳。——出自唐·白居易《送毛仙翁》

59、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出自唐·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60、永念病渴老,附书远山。——出自唐·杜甫《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

61、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出自唐·贾岛《送僧归太白山

62、武陵人不远,坐待此峰。——出自明·熊石儿《登北山》

63、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出自唐·毛女正美《赠华山游人》

64、光填马窟盖塞外,势压鹤巢偏殿。——出自唐·陆龟蒙《早春雪中作吴体寄袭美》

65、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出自唐·杜甫《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66、西亭构其,反宇临呀庨。——出自唐·柳宗元《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67、积雨暗林屋,晚峰晴露。——出自元·高克恭《种笔亭题画》

68、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出自唐·皮日休《正乐府十篇·哀陇民》

69、龙腰蟠故国,鸟爪寄层。——出自宋·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

70、古碑在云,备载置寺由。——出自唐·王建《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

71、迥出万物表,高栖四明。——出自唐·孟郊《送萧炼师入四明山》

72、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

73、飞泉出林下,一径过崖。——出自唐·钱起《过鸣皋隐者》

74、丹霞冠其,想像凌虚游。——出自唐·柳宗元《界围岩水帘》

75、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出自宋·苏轼《游径山》

76、攫拏隐鳞去,哺雏林岳。——出自唐·刘禹锡《有獭吟》

77、因思清泠汲,凿彼岝峉。——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诗·以毛公泉一瓶献上谏议因寄》

78、洛水秋空底,嵩峰晓翠。——出自唐·齐己《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79、仰瞻乔树,见此洪流迹。——出自唐·韦应物《使云阳寄府曹》

80、合家恸哭出门送,独驱匹马陵山。——出自唐·薛逢《镊白曲》

81、隐居三十载,石室南山。——出自唐·许宣平《庵壁题诗》

82、下瞰峨眉岭,上窥华岳。——出自唐·李衍《幸秦川上梓潼山》

83、秦人挟斤上其,视气所出深鑱镌。——出自北宋·王安石《估玉》

84、残照玉梁,峨峨远棹前。——出自唐·齐己《舟中江上望玉梁山怀李尊师》

85、峡农生甚艰,斫畲大山。——出自南宋·范成大《劳畲耕》

86、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出自唐·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87、乃翁诵书舍东偏,吾儿相和山之。——出自南宋·陆游《诵书示子聿》

88、峨峨高山,浼浼青川流。——出自唐·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89、飘飘飞度五台,红尘富贵心无牵。——出自明·朱元璋《入如来禅》

90、四柱构峰,松萝作扉闼。——出自清·乾隆《题四面云山亭子》

91、亦似蓬莱,金银台叠蹙。——出自唐·吴融《绵竹山四十韵》

92、不是傲他名利世,吾师本在雪山。——出自唐·齐己《寄武陵贯微上人二首》

93、昔有林处士,结庐邻峰。——出自宋·白珽《山居怀林处士》

94、却下蓬莱,重窥清浅水。——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缥缈峰》

95、朅来罗浮,披云炼琼液。——出自唐·李群玉《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

96、我从平地来,忽寄百尺。——出自南宋·陆游《登太平塔》

97、矫矫珍木,得无金丸惧?——出自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

98、素业已千仞,今为峻云。——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

99、听得上方相对话,星辰莫阂五峰。——出自明·常慧《云居山咏二首》

100、兄上荆山,翻石辨虹气。——出自唐·元稹《杂曲歌辞·出门行》

101、烧烽碧云外,牧马青坡。——出自唐·孟郊《边城吟》

102、我有水竹庄,甚近嵩之。——出自唐·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谢石》

103、子先呼其,宫女世不老。——出自唐·沈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

104、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出自唐·孟郊《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105、羽人潇洒颜如仙,冯虚来往黄山。——出自元·汪克宽《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

106、烟髻绾层,云叶生寒树。——出自宋·无名氏《卜算子》

107、言睇贺兰,雪影袭云虚。——出自明·边定《送王时敏之京》

108、巢悟入箕颍,皓知返商。——出自唐·白居易《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

109、名山不取买山钱,任构花宫近碧。——出自唐·处默《题栖霞寺僧房》

110、旌旗防日北,道路上云。——出自唐·孟郊《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

111、露冷风轻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出自唐·唐彦谦《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

112、念昔太白,下视海日暹。——出自北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

113、齐竽终自退,心寄嵩峰。——出自唐·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

114、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出自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115、沿溪又涉,始喜入前轩。——出自唐·喻凫《题翠微寺》

在中间的诗句

1、人言海觉老宗师,隐绝层世莫知。——出自唐·贯休《海觉禅师山院》

2、峰餐地秀,霞外挹天和。——出自宋·白玉蟾《旴江舟中联句》

3、夜禅月下袈裟湿,晓上山锡杖鸣。——出自唐·姚合《送文著上人游越》

4、入谷路萦纡,岩日欲晡。——出自唐·韦庄《雨霁晚眺》

5、有从日上,无叶与秋欺。——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

6、绝凌大漠,悬流泻昭回。——出自唐·吴筠《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

7、太行青高,枋口碧照浮。——出自唐·孟郊《游枋口》

8、笑煞天都峰客,人间咫尺数烟云。——出自刘海粟《画天都峰自题》

9、山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出自宋·赵挕洞卧峡紫芘罾掣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