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纪事:大东门外的天齐庙和天齐庙会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04-04 发布于吉林

吉林北山庙会旧影

庙会是一种与宗教有关的“岁时”风俗。在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不同的地域物候、历史演进,产生出多种多样的神仙寺庙。每座庙在庙会时间选择、仪式礼节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不过在农耕文明占主导地位的旧社会,农民的生产生活大多以农事为重,各宗教为了获得更广泛的信众,都会入乡随俗着选择与当地的生活节奏同步。比如各地庙会,大多不会选择农忙的节骨眼儿,而只会选择大忙之前或大忙之后某些有规律的气候变化关键当口。老吉林城绝大多数市民是外迁而来的移民,他们从家乡带来了自己的旧有的信仰,在关东白山松水之间的吉林城相互碰撞糅合,结合吉林城特殊的天时、地理、人情,微调了旧俗,进而衍生出具有鲜明的吉林地域特色新俗。吉林的天齐庙和天齐庙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

吉林城的天齐庙也叫东岳庙,位于旧城大东门外朝阳街上。这座寺庙的始建年代有的史料记录为康熙二十五年,但《永吉县志》记载的雍正二年(1724年)是目前各类资料普遍采信的建庙时间。天齐庙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四合院庙堂建筑群落。正殿、配庑(左右厢房各6间)、禅房、门房、钟鼓楼一应俱全,门前还建有演戏楼(台)一座(《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寺庙主体建筑于嘉庆十六年、同治十年两次重修,虽在晚清时就陆续遭到各方势力的蚕食,可天齐庙还是顽强地存在到解放后,今天许多6、70岁的老吉林人对其还留有印象。

伪满天齐庙祭祀的天齐神黄飞虎

天齐庙是东岳大帝的道场。东岳大帝之名古来有之,唐宋时期更是被当时统治者一路封王封帝,成为重要的享香神主。明朝以后进一步人格化,称名黄飞虎。黄飞虎本是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书中设定的黄飞虎七世忠良,是商王朝响当当的镇国武成王。黄飞虎被迫反商投奔西岐大周,后来在渑池大战张奎、高兰英夫妇(传说中的灶王爷和灶王奶奶)过程中,不敌阵亡。待到姜子牙封神时,被封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为五岳之首,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自打黄飞虎与东岳大帝融合后,获得了更广泛的民间认知度,被民间传说赋以为掌管人间贫富贵贱、吉凶祸福的神职,简称为“东岳大帝”或“天齐神”。

辽宁金州天齐庙配庑中的彩塑

当年吉林东关的天齐庙内正殿祭祀的就是黄飞虎塑像,旁边有二十八星宿等配祀。12间配庑为首左右2间分别为催命厉鬼鬼和“崇善惩恶”,其它10间为十殿阎罗分享。整座寺庙处处彰显黄飞虎统御神明的“执业特征”(阴间、夜晚),吸引了吉林城许多买卖商户前来供奉祭祀,无数善男信女进庙烧香祈祷,庙中香火一直兴旺鼎盛。

天齐庙最热闹的祭祀活动当属连续三天的天齐庙会。民间传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黄飞虎的生日,于是这天被定为天齐庙庙会日。东岳大帝来自华北地区,这里历来是中国重要的小麦产区。关于小麦种植素有“麦收八十三场雨”的农谚,这八十三不是数目,而是说小麦生长过程中,农历八月、十月和次年三月需各下一场透雨,用以确保播种、越冬、拔节灌浆三个小麦生长关键环节的墒情,最终实现麦子丰收。而三月二十八乃是三月之末,“有雨可喜无雨堪忧”,在农民心态躁动飘忽之时,来一场不违农时的庙会,或感谢甘霖,或祈求降雨,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的民间活动。位于苦寒塞外的吉林城,虽然解放前作物、农时与中原存异,可三月二十八日恰恰是谷雨播种大田完毕,短暂忙碌后等待出苗的时节。通过庙会祈祷神明保佑有个好收成,同时简单休息、调整精神状态,做好接下来农业生产准备,正好成为城周农户赶天齐庙会的一个直接由头。

除了农户之外,商人、艺人、市民也是吉林城天齐庙会的重要参与者。旧时的庙会并非单纯去庙里烧香祈祷,除宗教典仪外,因庙会的人气效应,还有许多卖玩具的、卖土特产的、说书卖艺的、经营小吃的同场蹭热,使得庙会成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集市贸易形式!这其中最具影响的当属官吏绅商和寺庙金主出面主办的吸引信众人气、感谢神恩、求得神明欢心庇护的大型活动。比如《水浒传》里燕青打擂的故事,就是泰安举办东岳庙会时,泰安官府出面主办了相扑擂台竞技,设立巨奖彩头,进行具有一定影响力度的“体育比赛”。因绰号“擎天柱”的任原立擂,口出“相扑世间无对手,争跤天下我为魁”狂言。水泊梁山“浪子”燕青不服任原,带李逵乔装货郎赴泰安打擂,终以娴熟技艺力克擂主任原,借九州闻名的东岳庙会在天下扬名立万。

京剧《反五关》场面

黄飞虎坐骑五色神牛

不过大多数时候,为黄飞虎庆生的吉林天齐庙会和其他庙会一样,通常采用文艺范儿十足的唱戏来烘托庙会酬神气氛。因天齐庙会是出了农历正月后,吉林城第一场大规模庙会,城中商民纷纷踊跃出资、不吝花费,搭戏台力求精美,戏班务必闻名——一边酬神保佑买卖兴隆,一边借机宣传商号扩大影响。当年天齐庙西靠朝阳门外顺埠街(今南京街),南邻朝阳街,本来就是喧哗热闹的所在。同时这里也是城东昌邑屯、向阳屯、钱家屯、莲花泡等众多村屯民众进城的必经场所。史载“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为天齐庙庙会日,每逢此时,戏楼(台)必演戏酬神数日。”在春风化雨、柳嫩桃红的春日,香客如织、食肆喧哗、购销两旺的大东门天齐庙会上,庙门前广场戏台上的大戏自然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庙会节目。

既然是酬神演戏,曲目要与庙会主题相关。比如关帝庙会,必有《温酒斩华雄》、《古城会》、《单刀会》等突出关老爷高大形象的曲目。天齐庙会的曲目则多取材《封神演义》,特别是宣传天齐神高尚人格《反五关》一直是保留戏目。《反五关》说的是商纣王残暴无道,建摘星楼、酒池肉林荒淫享乐,挖“虿盆”、置“炮烙”荼毒臣民。因武成王黄飞虎曾火烧妖后妲己的子孙,遂被妲己设局,让黄妻贾氏元宵赴宴,引纣王君戏臣妻,贾氏保节坠楼。黄飞虎的妹妹黄娘娘前来质问,纣王恼羞成怒将她虐杀。秉忠直谏的黄飞虎被种种事实教育后警醒,反出都城朝歌。闯过临潼关、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最后在西岐派出哪吒支援后,战败汜水关守将韩荣、余化,穿关过境到达了西岐投靠周王室的故事。吉林天齐庙初建时,中国还没有出现现代意义的京剧,历史也没有记载当时在天齐庙会上演出的戏班是属于那个戏种。然而无论是山西的皮黄戏,天津的评戏,还是河北山东的梆子戏,都有《反五关》的曲目。

天齐庙旧址今为大东门广场,图片取自百度

虽然天齐庙和天齐庙会传自中原,吉林的天齐庙并非没有自己的特点。和关内天齐庙多为道观不同,不知何故,吉林天齐庙始终为和尚住持。《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天齐庙碑记》载有:“……嗣经住持僧'觉恩’省费节用、鸠工庀 (音pǐ , 治理)材,按年积累,随时修理,凡三十年来始将正殿、两廊、二司、二楼、山门院墙以及诸神鬼判官重修整齐……”由此记载可知,至少在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时,觉恩和尚已经是天齐庙的住持了。《吉林市市区文物志》记载,虽然1908年时天齐庙两庑阎王泥像被拆除,成为警察三署办公处,但天齐庙还存在,到解放前庙内仍有和尚20余名。

关于天齐庙里住的是和尚的情况,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当时听家里长辈提起过她曾有一个出身殷实家境的亲戚,7、8岁的时候因为体弱多病,“舍”给庙里避祸,就是在大东门外的天齐庙出家。然而舍身侍神并未让他福寿绵长,英俊潇洒的他在21岁时还是“死”在天齐庙内……

时值今日,大东门外早就没有了天齐庙的踪影,在天齐庙旧日位置上,是宽敞的大东门广场和高耸的太平洋保险公司大楼。大多数吉林人已然渐渐忘记了大东门外曾经的天齐庙和天齐庙会了……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部分图片取自互联网,在此向原作者诚意致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