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前吉林城百姓穿鞋趣闻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04-04 发布于吉林

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借一首《定风波》寥寥数语,苏轼把手中竹杖、脚上芒鞋、身上蓑衣喻为行万里路、放达人生的仰赖。鞋子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不言自喻,一如我的故乡吉林市,解放前鞋子的演变历程,虽然粗放多余细腻,却也有着一方水土别样的风情。

魏晋时期古墓中东北先民打猎壁画中所穿为毡靴

吉林地区先民穿鞋的记述

以考古为依据,吉林城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先秦时期,不过直到元明之前,因缺少明确且有针对性的记载和文物,吉林市先民们究竟穿的是皮靴还是布履,实在难于查实。在一些墓室壁画中,所绘人物也大多是受中原文明影响较深的贵族,其穿着是否带有普遍性也不得而知。直到明代,吉林地区居住了海西女真乌拉部,其服饰情况才时而散见于各种记载之中。

金代女真人画像,取自百度

《吉林通志》记载了乌拉古城地区自前代沿袭的服饰穿着:其衣富者不过羔裘、纻丝、细布。贫者惟麤布及猫犬、獐鹿、牛羊之皮,间有以大鱼皮为衣者……(美女)惟两足常跣(光脚),服长衣拖地……记载中虽未明确指出鞋子的情况,但女真部落古朴粗放的生活状态还是很容易联想到,他们的鞋子应该比较简陋。

无独吉林地区如此,就连当时经济情况略好的建州部女真人的衣着也非常随意。朝鲜李朝俘虏李民寏在其《建州见闻录》中记载:女工所织,只有麻布,织锦刺绣则唐人(被俘获的汉人)所为也。衣服则杂乱无章,虽至下贱,亦有衣龙蟒之绣者。闻胡中衣服极贵,部落男女殆无以遮体。近日则连有抢掠,是以服著颇得鲜好云。战场僵尸,无不赤脱,其贵衣服可知。

衣服尚且简陋无章,鞋子应亦如此。吉林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多雪,普通百姓衣着用物只能随季节就地取材。在物质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除掳掠、贸易所得的外地产鞋子外,兽皮、畜皮、鱼皮等皮质靴、鞋应当是主要护脚之物。其中冬季鞋子以兽皮、畜皮为主,夏季则可能用轻薄的鱼皮鞋辅助(蔡家麟在1982年1期《民族文化》中曾撰文提到鱼皮鞋“轻巧、暖和、抗湿,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不滑”)。

《皇清职贡图》中女真部民所穿鞋子应为皮靰鞡,图片取自百度

在民国版《永吉县志》中引《扈从东巡附录》所载,记述了吉林地区流行的两种特殊鞋子。由于成书时代为清代早期,故可推断,在之前的明代,这两种鞋子就应出现。其一为使用满语尵他姑儿哈非(尵音tuí,即乌拉草 )的靰鞡(稍后将对其详述);其二为满语叫做萨喇的木板鞋。其中萨喇“长尺许,以皮靸之。历雪碛峻岭,逐兽如驰”。从描述上看,这种鞋子给人一种滑雪板的感觉。

亲王穿方头靴

尖头快靴,取自中华古玩网

清代吉林人穿什么鞋子

进入清代,受关内等级制度影响,在吉林地区,统治者对官民人等身着之物也做出了硬性规定,对“穿鞋”也有要求:有品级的官员穿方头靴(官靴),士卒小吏穿尖头靴(薄底靴、爬山虎快靴)。因关内新材料不断传入,制作靴、鞋也由单一的皮质,扩充进绒布、缎子和青布;冬季时,还出现了以棉花为御寒填充物的棉靴和棉鞋。

至于百姓日常所穿鞋子,也较前代有了稍许改变。清代吉林城的主要居民为满蒙汉旗人,旗人有着相对稳定的国家供给,尽管经济发展缓慢,但生活条件较明末则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夏季的日常生活中,男人们穿着素色布鞋或快靴,女人们穿着绣有花线纹饰的绣鞋(汉人妇女因裹脚,绣鞋较小),一些贵妇在相对正式的活动中还会穿木底绣鞋。

宫廷马蹄鞋和民间花盆鞋对比图

木底绣鞋是满族妇女穿着的一种特殊鞋子,这种鞋的木鞋底有马蹄、花盆、平底三种。有些人说是源于妇女在山间采集劳作时防虫蛇、防湿滑而创造出来的特殊鞋子。然而三种木底鞋都没有防滑屐齿,特别是马蹄鞋,在山间劳作时会导致动作笨拙,极易摔倒或崴脚,一点也不实用。个人觉得这种鞋子纯粹是为了追求与旗袍搭配时产生的端庄,以及避免过长的衣襟拖地弄污而出现的女士礼服鞋而已。

现代靸鞋

随着东北与内陆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各类布鞋在吉林地区流行起来。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在关内经历千百年改进的靸鞋(靸,音sǎ)。靸鞋有夹鞋和棉鞋两种,夹鞋夏季穿着,棉鞋冬季穿着。无论哪种,靸鞋的样子大体固定——鞋面都起双褶,鞋帮都纳有很密的花纹图案。这种靸鞋的鞋底很厚:将布片按鞋样裁好,一层布片一层糨糊重叠粘好,用锥子钻孔,再用粗线穿缝纳实,晾干捶实“上面儿”。一些鞋店还会在在鞋底前后各掌上一层牛皮,使得鞋底更加结实耐磨。

毡靴

冬季时节,吉林地区的百姓会在日常穿着棉鞋、棉靴、毡鞋。其中毡鞋又被叫做毡疙瘩,是由羊毛擀压成型(鞋身无缝),长“要儿”如靴,矮“要儿”如鞋,保暖性较好。只是这种鞋造价较高,行走时略显笨拙,故而通常为小孩子穿着。冬天吉林城乡百姓最常穿的是一种叫做靰鞡的皮鞋(高要儿靴型靰鞡,满语称为“塔塔马”),因穿着这种靰鞡,吉林地区一种普通的植物甚至顶替了“鹿茸角”而长期与人参、貂皮同列,被奉为“吉林三宝”之一。

靰鞡和乌拉草

关于吉林靰鞡的历史记载有很多。从记载可知这种靰鞡是东北出现最早、最普及的一种冬季鞋子。

据《奉天通志》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就穿靰鞡:靰鞡,满语革履也,通作靰鞡。沈阳皇寺贮有太祖所御靰鞡。今人皆着之。由此记载可知,靰鞡在明代就是女真部族自上而下穿着的一种鞋子。这种鞋子由古代传承演变而来,与东北的气候、地理最为契合——在《扈从东巡日录》中,作者高士奇便指出靰鞡流行的原因:塞路多石碛,复易沮洳(泥泞潮湿),不可以履。缝革为履,名乌喇。

靰鞡最初是鹿、狍等兽皮及鱼皮简单缝制而成,后来制作靰鞡由社会分工成制鞋匠人,称为“靰鞡匠”。靰鞡也逐渐确定为包子褶脸儿、帮儿、鼻儿、底钉俱全的固定鞋样(详见上图)。靰鞡的制作原料也以鞣制过的“熟”牛皮为主(另有便宜的马皮、猪皮靰鞡)——一张牛皮先用“大铲”刮脂,谷草熏韧,再经过下剪取皮,缝制、拿褶、上脸、掌钉等工序,方可制成。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尽管各类新式鞋子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可吉林城北大街、西大街、轱辘把胡同还残存着一些上百年的老字号靰鞡铺,为城乡百姓制售传统皮靰鞡。

木槌和乌拉草商贩,图片取自《吉林满族风俗》

东北地区冬季,皮靰鞡异常坚硬,为御寒和防止脚掌被靰鞡磨伤,靰鞡里要絮有捶打松软的干草。在杨宾所撰《柳边纪略》中记载道:护腊,革履也。絮毛子草于中,可御寒。絮垫靰鞡最好的干草是吉林产的乌拉草。这种草生长在水边或沼泽,叶呈三棱,簇生成墩。盛夏采割,晾干贮藏,待到冬季取出,用木槌捶松,放在火炕上烘干,絮入靰鞡内,保暖效果极佳,绝无生冻疮的情况。《大中华吉林省地理志》记载:(乌拉草)虽关东皆产,然吉林为乌拉国,所产特佳,土人冬日装入靴鞋,则脚底生春——清代吉林籍诗人沈承瑞曾写诗咏叹穿着靰鞡的感受:任他冰雪侵鞋冷,别处阳春与脚随。道光年间成书的《吉林外纪》更将乌拉草抬升到“关东三宝”的高度。直到近代,城内许多闹市的路边、墙根儿,都会见到卖乌拉草的人将一束一束的乌拉草摆在跟前现捶现卖——此为吉林城冬季一道特殊的风景。

穿靰鞡,取自《吉林满族风俗》

穿靰鞡是有讲究的:好靰鞡也得三把草——穿一只靰鞡,至少要三把捶松的乌拉草。穿靰鞡通常赤脚,一把草缠在脚尖,一把草裹在脚掌心,一把草包在后脚跟和脚踝。三把草拢在脚脖处缠好,再穿上靰鞡,套好“要子”(或皮质,或帆布制成,有些像裹腿),用靰鞡绳连同扎好的绑腿带(收紧裤脚)一起系牢。如果穿得不认真,要么乌拉草缝隙大,因“漏肉”而被寒风打透;要么因为乌拉草困得不紧实,没走多远就“散瓤子”。总之面对东北的极度严寒,穿靰鞡来不得半点马虎。

民国以后鞋子在吉林城的新变化

旧时,河南街西端独一处等鞋店云集,取自《吉林旧影》

常言道:人靠衣装马靠鞍。凭衣着优劣确定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人类社会通行的习惯之一,特别是城里的居民,对衣着更是比较在意。进入民国以后,吉林城官民百姓的服装服饰较清代有了很大的变化:西装洋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活中,并成为时尚。新式系带皮鞋也随之兴起,谓之“西装革履”。在吉林城河南街西端与尚仪街交汇处迤逦向东,联兴裕、永发长、长盛奎、长盛东、同义成、老丽新、丹凤鞋店等鞋店竞相选用进口皮革,制作售卖新式皮鞋。由于制鞋师傅多高薪聘自天津等发达城市,故而皮鞋质量和款式与发达城市无异。

不过,新式皮鞋无论平跟的男款,还是高跟的女款,都只有夹鞋,并无应对冬季严寒的棉皮鞋。冬天着西装革履显派头,只好在单皮鞋上套一个厚呢子鞋罩,一路下来,常把这些人冻得腿脚僵硬,“翩翩动(冻)人”的戏谑之说自此在城中流传。

在这一时期,普通民众穿鞋与晚清时期相似,夏季以布鞋为主,冬天以靰鞡为多。二十年代在吉林河南街西段路北,来自辽宁孙家开设了制售靸鞋的店铺“独一处”,这家店、厂合一的商号所制的千层底、靸鞋,质量精良,结实耐用,受到各个年龄段的市民欢迎,成为响当当的名牌。其实靸鞋自清代就开始流行,有两个有趣的因素助力:其一是跟脚,和只分大中小三种型号的靰鞡不同,靸鞋有很多号码,顾客可以根据脚的大小选择、定制最合脚的鞋子,走起路来不至于“拖拖拉拉”;其二是不认脚,即不分左右脚,方便老人、孩子穿着。

高“要儿”水袜子

然而民族鞋业平静地发展势头却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发生了改变。蔓延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得外国产的各种鞋子不计成本地倾销到中国,其中对吉林城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来自日本,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新式鞋子。大量轻便耐磨的篮球鞋、水袜子,防水防寒效果更好的胶靴、翻毛皮鞋充斥吉林市场。独一处等传统鞋店生产的布鞋、皮靰鞡受到日货排挤,产销量锐减。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吉林本地制售的鞋子开始模仿日本式样,分左右脚进行生产——这种被迫的变革也算是一种“痛的领悟”了。

1938年吉林省立女高的照片中,女学生都穿着黑色长筒袜。

吉林城与鞋子有关的轶闻

在吉林城,与百姓关联度最高的鞋子就属靰鞡。靰鞡铺里的靰鞡只有大中小三个号,买靰鞡宁大勿小,因为买大了可以多絮乌拉草,冬天穿着更保暖。因此在吉林民间留下了“抄山路,走近道儿,靰鞡不分号儿”的俗谚。

靰鞡与其它鞋类销售方式不同。靰鞡为纯皮制作,却没有标准的鞋号,非标生产情况下,同样为大号靰鞡,使用皮料多少也存在差异。所以买靰鞡一般会过秤称量,以“两”为单位核算价格。

吉林人旧时穿鞋时为防止磨脚,贫者会使用一块布包脚,富者会穿上一种布制袜子。随着日本胶鞋的倾销,大量工业生产的针织袜子也涌入吉林市场,除了普通袜子外,还有供妇女穿着的长筒丝袜。由布袜子向针织袜子过度,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提升了穿鞋行走的舒适度和美观度吧。

吉林市伪满警察合影,取自《吉林旧影》

鞋子在市民心中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在众多品种鞋子中,最让老吉林人心有余悸的当属皮鞋。在解放前的吉林城,穿皮鞋的最大群体是伪满警察。这些旧警察为虎作伥,欺压百姓,殴打市民的事情时有发生。宁挨三拳,不挨一脚,若倒霉被伪满警察着皮鞋踹一脚,疼痛程度可想而知。因而许多旧警察作恶的特点被百姓抽象化,得下张大巴掌、李大皮鞋之类的怪奇绰号。

结语

回望浩渺的历史长河,无数对人们身着之物的赞誉往往都给予了“衣冠”。这或许源于亘古而今,保护人们行进时脚部免受硬物磨刺及寒暑凌虐的鞋子,于穿着上处在低位,甚至时常会被长袍、布裤遮掩,没有衣冠的位置鲜明。但是不管是为柴米油盐而足下生风,或者为了实现抱负而青云平步,衣冠固不可少,可谁又能轻易否定鞋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呢?

鞋子的演进反映的是历史发展,是社会变迁,更是一方民众值得感怀的生活啊!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作品,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同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