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8年,35艘高仿长滩级巡洋舰和N级核潜艇在吉林市被建造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04-04 发布于吉林

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照片拍摄地位于吉林市江南体育场内

在吉林市东方商厦退休职工李忠手里,珍藏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有6个衣着朴素的人,正兴致盎然地观摩着一艘军舰模型。照片的黑白色调,背景那条“吉林省航海模型训练班”条幅,以及条幅下张贴的毛主席和华主席图像,一下子就把时光拉回到几十年前。在1978年,吉林市的江南体育场内,一群来自省内的航海模型爱好者,曾克服诸多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一项批量“造船”工作,为有关部门制造出35个精美的仿真战舰、潜艇模型。

长滩级巡洋舰照片,取自互联网

1977年,经历了十年动乱,神州大地百废待兴,国防军事教育也乘东风,破浪启航。在培养海军军事人才时,有关部门急需一批仿真舰艇教具,而在那个年代,中国的制造业远没有现在发达,偌大的国家竟找不到一家合适的工厂完成这批教具的制作。正在焦急之际,有关部门一下子想到了国家体委曾在文革之前有过航海模型的军事体育项目,在全国体育系统内有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能够巧匠,由他们来完成教具制作再合适不过。

于是有关部门找到国家体委,把教具制作的任务交给了国家体委。经过双方周密筹划,在1977年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国家体委、*****[1977]061号文件,《吉林市体育志》),按船只型号,把教具制作任务下发给各省、市、自治区体委,由各地省一级体委牵头,完成分配下来的制作任务。当时接受任务的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需制作的教具包括美、英、法等国家多种先进的现役舰艇。其中制作15艘美国长滩级巡洋舰模型和20艘苏联N级潜艇模型的任务,交给了吉林省体委。

《吉林市体育志》记载:“1978年,省体委根据……[1977]061号文件精神,由吉林市体委承办了吉林省海模骨干训练班,培训了来自长春、延边、四平、吉林市等地40名海模骨干力量,训练班负责人王庆斌、吕殿斗,教练员刘守嘉”。之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吉林市,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航空模型运动队设在长春(空军飞行学院所在地),吉林省航海模型运动队设在吉林市(有松花江的水域条件)。

吉林省航海运动队成立于1958年,运动队涉及的航海运动包括航海多项、摩托艇、航海模型等项目,属军事(国防)体育范畴,当时称为国防体育。其中吉林省航海模型队(以下简称海模队)成立于1958年10月。当时的运动员都是来自吉林市各中学的学生,他们大都参加过市里举行的海模活动,有一些人还参加过当年8月举行的全国海模比赛。1960年,几经辗转,海模队迁至吉林市头道码头外的航海俱乐部,在这个新基地,海模队一路蹒跚前行,以特殊的方式延续着吉林船厂的历史余晖。可惜1966年,海模活动被迫中断。

李忠先生保存的部分模型图纸局部

1976年以后,军事体育运动得到了恢复,海模活动也重新开展。当吉林市体委得到省体委制作教具模型的通知后,格外重视,派专人赴北京进行了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并带回了相关设计图纸。1978年春节一过,便紧锣密鼓地组织模型制作人员的选拔。由于国家体委对这个项目拨发了4万元人民币专款,经过测算,完成任务绰绰有余。在国家并不富裕的七十年代末,体育这个烧钱的行业能有盈余的机会,这是令人异常兴奋的。吉林省、市体委领导觉得完全可以借款项盈余,进行人员培训和设备添置,因此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甚至直逼乒乓球和排球。

1978年2月28日,被挑选出的40多人开始陆续到江南体育场报到。吉林市江南体育场位于今天丰满区嘉业景园小区,于195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一处“场、所合一”的运动场,除了田径运动场外,还建有吉林市体委招待所,市体委车队、冰雪运动员宿舍也在其中。由于40多人绝大多数是抽调的在职人员,报到工作持续了10多天。随后,吉林省航海模型训练班正式开班,由先期到北京参与培训的人向新学员讲解制作常识和制作要求。

李忠先生保存的长滩号模型螺旋桨桨毂

李忠先生保存的长滩号模型的船锚

李忠先生保存的长滩号模型甲板使用的13层航空层板样料

一个多月后,培训结束,大家开始分组进行模型制作。由于所有学员本就是海模爱好者,面对制作当时世界最先进舰艇的机会,热情空前高涨,整个工作过程始终洋溢着澎湃的激情,却也不失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长滩级巡洋舰和N级核潜艇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军事舰艇,制作模型要按舰艇的实际参数进行等比例微缩。不仅整体外观要与真实的船只高度一致,任何内部细节也不能有一点敷衍和马虎。如舰艇门窗,都必须具备独立的轴、合叶,能够按真实开合角度活动。好在这些学员各个动手能力极强 ,加之经费充裕,在严格的质量把关下,相关部件制作开展得比较顺利。

以长滩级巡洋舰为例。它是全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水面战斗舰艇,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新造的首艘巡洋舰、全世界第一艘配备区域防空导弹的军舰,更是全世界第一艘以区域防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军舰。这款巡洋舰模型制作代号为长滩CGN9,与实物按1:400比例缩小。实物船身拥有的雷达、救生艇、飞机、导弹等均有配备。模型船体为玻璃钢(纤维强化塑料,长春市青少年宫老师王向党带领组员,先用松木制作了一个实体,再由该实体翻出模型的玻璃钢船体)材质,甲板为密度和硬度极大的航空层板(一种胶合板,解放前的军机、民航飞机螺旋桨,多用航空层板制作),其余部件为马口铁,此外还有一些小部件,为铜、铅等金属翻砂铸造后打磨抛光而成。在确认各小组部件质量合格后,统一组装成品模型的工作也顺利开展。最后,训练班定制了展示用的玻璃罩、木托、绒布,把模型放入其中。另外,又统一制作了一批亚克力说明牌,说明牌以手工雕刻了巡洋舰的性能、指标、参数。

当十五艘巡洋舰装配完毕,整齐地排列在工作间,俨然一个八面威风的舰队。而每个模型更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模型,因纯手工打造而成为活脱脱的艺术品。

部分海模培训班学员在休息期间,游览吉林北山的合影

在35个模型制作完毕后,吉林省市体委又定制了专门的木箱,装好模型,按有关部门交待的特殊地址发往全国各地。随着这批模型远去,训练班也到了解散分离的时候。回想三个多月来大家吃住在江南体育场工作间的日子,训练班的成员们心中不免百感交集,其中有激动,有感慨,当然也并非没有遗憾。一个遗憾是受限于喷涂技术,长滩巡洋舰模型外部颜色与标准略有色差;第二个遗憾是没有在国内找到符合比例缩放要求的扶手钢丝,最终长滩巡洋舰模型只好用略粗的钢丝替代。好在模型质量最终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肯定,分配给吉林省的制作任务算是顺利完成

在当年,吉林省的海模制作工作并没有随模型交货而结束。从承接制作模型的一开始,吉林省、市体委就留有“私心”:计划利用这次机会,给吉林省海模队制造未来参加全国比赛的优质模型。于是,在15艘CGN9之外,就有了第16艘(其实还有一艘是从北京带回的范例模型)长滩号。另外训练班中的一些海模新秀李忠、韩立夫、徐洪福等人,经过实战考验,后来也被补充进新组建的吉林省海模运动队。正是第16艘长滩号模型船,在1979年5月第四届全运会上,为吉林省争得了来之不易的荣誉。

然而就在刚刚获得省、市体委领导认可的时候,按国家统一安排,吉林省体育专业队开始调整,海模队从专业队中被砍掉。许多海模队的新老队员都离开了体育系统,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在随后的岁月中,曾经喧嚣一时的海模运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进而让守在松花江边的吉林市空有了船厂之名。

2021年8月李忠先生正在义务指导青少年无线电爱好者了解电器性能

得益于李忠先生的细心保存,当年制作35艘模型船时的许多珍贵图纸、照片、部分零件和材料得以留存至今。40多年过后,李忠先生讲述当年往事,如数家珍,仍能准确说出照片上的每个人的情况:照片从左至右依次为周孝宽(小学教师)、姜杰(物资局库管员)、杜晓梅(城管局职员)、李忠(应届毕业生)、诸东浩(船营教育局职员)、尹希双(昌邑少年宫辅导员),6个人均以不同的方式和分工,参与了35个模型的建造——他们是古老塞外船厂一次特殊造船活动的亲历者,而开篇的那一张黑白照片则成为那次任务的特殊历史记录,更是吉林省海模队开启最后短暂辉煌的历史见证。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作品,其他平台自媒体转载须经同意

特别鸣谢李忠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本文照片为李忠先生授权使用,严禁他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