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一座陌生的独栋楼房,会出现在民国日本驻吉领事馆的明信片上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04-04 发布于吉林

尽管吉林医学院早已被拆除,建设了如今的财富广场,但许多吉林市民仍对医学院旧有建筑留有深刻印象。以至于一想到医学院,三座红砖楼房便会跃然脑海。然而在一张民国时期标注为“吉林日本领事馆”的明信片上,却赫然出现一栋陌生的楼房。这楼房只是孤零零的一座,而且建筑式样偏向于欧式,与人们熟悉的的日式风格有很大差别。

史载日俄战争后,日本势力大举渗入东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岛川义三郎、古川青等人两次潜入吉林城,刺探沙俄在吉林的情报,并着手准备建立领事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日本外务省派警部宫田至诚率翻译和3名警察,作为外交官第一次踏入吉林城。几个人在牛马行宝宣胡同的同升客栈,设立了临时办事机构——奉天日本总领事馆吉林出张所。

就在宫田至诚抵吉不久的光绪三十三年三月,日本政府正式派岛川义三郎为日本驻吉林领事馆的第一任领事。岛川义三郎率领数十人,气势汹汹进入吉林城。他们强占曾被沙俄军队用作军营的魁星楼院落,当作临时领事馆,并随即对院落、建筑进行了大修。五月二十七日,岛川主持了建馆仪式,吉林城内自此开始有了日本领事馆。

《吉林市外事志》等资料上记载,日本领事馆正式开馆后,曾占用大片土地,投资数十万元对馆址进行了扩建,工程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才告一段落。1919 年,日本驻吉林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兼辖长春、哈尔滨、龙井等三个领事馆)后,因魁星楼场地狭窄,建筑式样古旧,因此日本政府于1922年,又投资32万日元,在东关商埠区新建了总领事馆。似乎明信片中的独栋洋楼是建于此时。对此观点,我是存有异议的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月十四日,吉林省城开设商埠《吉林市发展史略》,东关商埠区的大开发正式拉开序幕。早在吉林开发东关商埠区之初,就已在商埠内规划了外交使领馆的用地(在民国版《永吉县志》第十四卷中甚至记载:“……俄领事馆留地三十三亩……”)。作为日本领事馆,应该很早就应该入驻商埠区。加之在日本人刊印的《满洲日日新闻创刊满十周年纪念写真帐》画册(创刊于1907年11月23日,十周年应为1917年)中,对日本领事馆标注的文字说明,称那座独栋洋楼建于“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因此日本人在东关建立领事馆的日子不应该是1922年以后,而应当就是《吉林市外事志》提到1911年竣工的个时间点。这也与魁星楼长期由吉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使用的记载相符合。

日本领事馆新馆址位于吉林商埠大马路拐弯处,南临于家窑坑,北毗邻东市场,扼守吉林老城通往火车站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史载日本驻吉林总领事馆内部机构设置有警察署、法庭、监狱等机构,此外,领事馆在日、朝侨民内部,还设有“民会”等附属机构。后来,领事馆内机构不断扩张,除设有日本特务、警察、宪兵数十名外,还驻有日本警备队的一个中队。

据《吉林市建筑志》记载:1930年改建为东洋式砖瓦结构二层楼三幢。此即人们熟悉的主楼、东楼、西楼。至于为何不是扩建,而是拆除原建筑改建,具体原因目前尚不得而知。

算起来,领事馆的那座独栋洋楼只存在了大概20年左右。这20年间,林久次郎、森田宽藏、天野恭太郎、深泽暹、界与三吉、大谷和三郎、川越茂等人先后担任了领事。至于他们在吉林城干了些什么,恐怕用“没干好事”4个字就足以概括!

1937年,随着日伪当局废除了“日本治外法权”,吉林日本总领事馆也随之撤销。这座建筑先后由“吉林高等女学校”、 伪吉林市公署、国民党市政府、国民党省教育厅、国民党税务局等机构使用。解放后为吉林市政府办公场所。1954年以后为吉林卫校及该校升格后的吉林医学院使用,2005年5月拆除。

明信片上的独栋楼房

日文注释中提到明治四十三年新建

图片取自渡桥博客

1930年以后的日本领事馆

医学院旧照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