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让我耳目一新的十五部电影

 尉迟上九 2023-04-04 发布于湖南

电影《大玩家》的截图

今年的观影心态和选择上有了一些变化,只会看自己感兴趣的电影,不再追求数量或逼格,重点在于是否有趣,能给本已无聊透顶的生活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看太沉闷或慢节奏的小众片的耐心逐年递减,不看睡很难,另外在烂片横行、题材大同小异的年代里,能看到有自己想法、创意或风格的电影不多,选出了一些比较偏爱的新片和老片,让我明白电影其实还能这样拍(之前写过的就不再列了,可参考《十二部玩得有点嗨的冷门电影》)。另外有些能带给我纯感官上的震撼和享受,也有靠扎实的剧本和出色的演技等硬实力取胜的电影,算是又丧又衰又倒霉的2017带给我为数不多的惊喜。(以下都是看完第一时间写下的简短观后感)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感觉很多人都不太明白,就是不要根据自己的主观喜好尝试去左右或改变别人的想法和观念,一部电影你不喜欢就要绞尽脑汁让喜欢的人也讨厌,未免也太可笑了,最后只会以闹掰收场,这是我近年来最反感的一点。我不再主动向身边人推荐电影,口味各不相同,大部分人更多的是把看电影当成舒缓压力的消遣娱乐,当年的迷影热情早已被繁忙的生活冲淡。当然,能遇见英雄所见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固然是好,即便是意见相左希望也能报以尊重,钻进死胡同争个底朝天没有任何意义。列个单子主要为自己,浑浑噩噩的一年感觉还算有点收获和欣喜,再来给有兴趣的朋友一个了解的渠道和多一个选择,(好)看或不(好)看只在于你自己,任何人都影响不了。客观的观影完全是瞎掰和胡扯,看电影就是一件特主观的事。

有个老朋友总和我说写这些根本就没用,还不如干点更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我也经常自我怀疑,直到年末我再翻看过去的记录,一年就这样庸庸碌碌的过去了,唯独电影能给我1%快乐+99%烦恼的生活带来些许光彩和乐趣,实话说我并不是个勤奋的人,没啥定力和耐力,更别提持之以恒之类的,但惊讶于2017前后也写了四十多篇关于电影的文章,不多,却也为平凡的自己感到一点自豪吧。2018无论怎样,只希望对电影的初心不变。想起了阿巴斯写的一首诗:今天,如同每一天,被我失去了。一半用于想昨天,一半用于想明天。我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浪费掉了。其实昨日已逝,明日未来,我们唯一可以确信只有——活在当下。

1. 脸庞,村庄


明年九十岁的瓦尔达依旧保持着满满的活力和想象力着实令人羡慕和钦佩,前提是干自己喜欢的事,和翻版疙瘩尔结伴合作与同行,无拘无束的游走发挥创意,关注底层民众,拍下一幅幅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独一无二的脸庞,将转瞬即逝的现实长久的保存在影像中,纯粹的记录,《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卢浮宫的重温,戈达尔的闭门羹,瓦尔达的眼泪,让人生气又感怀。 

2.大玩家


开头眼花缭乱的长镜直接看呆掉,妥妥的教科书范本,行云流水的串联起各色人物,不愧为群戏大师,别出心裁的调度和对声音的更迭设计太高超,精彩的人物刻画,戏中戏,局中局,movies now more than ever,电影圈的把戏与规则,好莱坞式的惯常套路和元素一应俱全,却被奥特曼玩出了高级感,透着戏谑和讽刺,反将一军,双赢收场,象征细节和出挑配乐很点睛。

3.希望的另一面


脑缠粉跪求“烤鸡”永不退休的拍下去,一如既往的风格和少不了的熟悉元素,烟酒、狗狗、氛围、音乐品味、熟面孔、一本正经的幽默…一切都非常的阿基,贴近当下的社会境况,看似一贯的冷峻克制实际更加的有爱和暖心,充满了关怀和人情味,再丧也丧不到哪里去,再糟糕也会触底反弹,再苦再难生活总会给点希望之光。

4.神偷联盟


最后的反转和梳理才看出点感觉,好在冷不丁抛出的幽默还算密集,颠覆了以往那种靠颜值、秀智商、展身手的主流偷盗犯罪片,全片散发着一种傻不拉叽的玩票味道,看上去像是倒霉蛋和呆瓜的合作,竟也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捞上一票,皆大欢喜。现在只要看到AD就有种苦逼+颓丧的感觉,索德伯格退个毛休,继续拍片啦。

5.纽约提喻法


棒呆,有种前所未有的绝妙观影体验,在时间的浓缩与延伸中,介于戏剧和现实间的虚实切换与融合,何谓真正的真实?各种分身和角色,本质无非是你和我,人生就是在缓慢的消逝中苦苦挣扎无果后和孤独达成和解终会乖乖死亡的过程,菲胖再次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要是能写出这种神级的剧本,此生无憾。

6.鬼魅浮生


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谜,透过记忆、历史、人与人之间的牵绊和爱,在时过境迁、世事无常中欲将虚无的人生证实,直到释怀后归于必然的消逝,伤感而惆怅,停顿和长镜,让影片弥漫着一股异常缓慢的味道,强有力的时间感,强调意境的配乐很棒,披着床单的卡西,惹人怜的鲁妮,望以后有机会能让他们好好的相爱。

7.血迷宫


二刷还是很喜欢,看过最惊艳的处女作,才华和天赋尽显,节奏氛围剪辑配乐都超一流,三颗子弹、打火机、风扇…环环相扣,剧本太棒,演得也好,因果循环,阴差阳错,永远没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命运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奠定了往后的风格和重要主题,动机和心理的倒向,自以为是的荒诞,最后可列入神结尾。

8.斩


放一张导演的帅照。冈本照葫芦画的这个瓢挺有意思,算是看过笑点最密集的武士片了,仲代达矢摆脱掉了老挂在三船敏郎手里的厄运,在冈本的镜头里扬眉吐气了一把,装起傻来真是有一套,接地气的好基友超有爱,武斗不如智取,冈本用一种幽默和戏谑的方式表现了武士精神的衰败和变质,没有了以往的悲壮,精彩程度丝毫不逊色。  

9.魔鬼代言人


虚荣…是我最爱的原罪。一旦被欲望左右踏入虚荣的泥沼,撒旦将会在你的内心苏醒,显现自私好恶的天性,上帝总在冷眼旁观,做出选择和判断的只有自己,几处极具魔性诡谲的情节设定很棒,戏精帕西诺每次的精彩说教即便是在理的把黑白混为一谈都极具信服力,结局亮了,塞隆出彩。freedom,is never having to say you're sorry。  

10.降临


好感度高于《银翼杀手2049》。维仑纽瓦还是挺有两把刷子的,好在氛围和结构,把好莱坞给嚼烂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心思想拍出了新意,解决沟通与表达的奥秘和共识才是拯救人类于危难的最强武器,命运不可违,即便先知未来悲剧,还是得面对、经历和接受,无奈而忧伤,鬼扯无碍,配乐提神,看到艾米操着一口吐词不清的中文,只想说蛤?啥?  瞬间梦醒。

11.异形


补课,以前觉得恶心一直没看,结果懊悔得要死。好就好在氛围的绝妙营造,幽秘诡异的密闭空间,配乐音效的强效渲染,对于未知和受难的恐惧,异形的纯净,人性的复杂,乱入的机器人加分,当年能拍出这等效果实在佩服,直接秒杀当今科技领先的诸多大片,作为恐怖片“从心”派的一员,比起异形的恶心,更多的是被人类的反应给吓到!

12.凶线


太厉害!虽然剧情和立意有点弱,但瑕不掩瑜,从技术层面来看简直棒呆,太开眼,调度、运镜、构图…快要玩出花来了,不拘一格,各种炫目和惊叹,特拉沃尔塔口音太重了,一听便知,论声效的重要性,最真实的反应源于惨烈可怖的现实体验,绝妙的呼应和衔接,又一个神结尾,为帕尔玛的硬实力献上膝盖。

13.电视台风云


牛逼!张嘴看完,够疯魔够张狂,有些极端到失真,但又现实得让人汗毛直立,当下没有半点改善,越演越烈,电视蔓延至网络再到各个领域和行业,永远的利益为大,the world is a business,一堂火力全开的表演课,大开眼界,还对奥斯卡乌龙事件的愚蠢认识执迷的吃瓜群众真应该透过这片深刻了解下FD的魅力和实力。

14.帕特森


七天时间,记录了巴士司机帕特森的日常点滴,工作、写诗、遛狗,喝酒聊天,还有一个古灵精怪的漂亮老婆,循规蹈矩的生活,一层不变的流程,脑海中会不自觉的闪过那句已经被嚼烂的流行语: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种近乎理想主义的文艺态度、追求和向往,成熟之际当做完不切实际的美梦后,惊觉学会在生活无聊进行时中的自娱自乐才更靠谱。(怀念内莉)

15.弗兰兹


声画太对胃口,很高级。有点出乎意料,一度以为是“钙片”,实际是部以一战为背景的爱情片,拍得很美,古典沉稳的氛围,引人入胜,内敛而克制,愧疚和宽恕,不忍与谎言,一段无法兑现的感情,动人的一吻,有喜有忧的色彩变化,片中法德歌唱的部分联想到了《光荣之路》的结尾,马奈的《自杀者》犹如神来之笔,2017开年冒出的一大波新片里最深得我心的一部。

彩蛋:2017看过最有意思的一部剧集《山田孝之的戛纳电影节》


不拘泥于自己的演员身份,敢于尝试的山田孝之突然开挂般邀来山下敦弘一起拍部带有强烈风格、XXX级、类似惊悚犯罪题材的电影,定名《秽之森》,想要一飞冲天,目标相当明确,直指戛纳最高荣誉的那片金叶子,这部剧用伪纪录片的方式展现了他们从筹划、选角、拍样片、筹资金、游历戛纳和探访电影人,到试演彩排闹掰等各方面的拍摄准备和流程。有趣有干货有鸡汤有感动更有迷影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