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否真的有能力为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帮助

 尉迟上九 2023-04-04 发布于湖南

从成都回来后我就变得很焦虑(看我频繁的发豆瓣就知道了),不断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消磨时间,忽视自己不耐抗的亚健康身体和迷茫甚至有点颓丧的精神状态。一直在等通知,本以为已经板上钉钉了,打开邮箱一看结果是令人失落和沮丧的回复,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想起了当年杜尚被同行拒绝后,像是一棒子打醒了他,从此以后他不再画画(并不代表他不做作品),但也因此打开了艺术的另一番天地。闲暇之余,我一直在左思右想,突然开始认同起周遭人的意见,或许是我太天真了,高估了自己,还是找份早九晚五的工作乖乖的上班吧。

在台上精彩分享的优秀志愿者同伴

一开始ENP带给我的志愿者体验让我很单纯的以为不需要什么条件人人都可以为生态保护出一份力(节能减排,少点外卖之类人人有责的当然没问题,指的是真正投身于这行)。这种想法随着我参加唐家河的科学志愿者以及之后的项目体验中让我产生了动摇甚至是疑惑。唐家河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是晚上小伙伴之间的破冰交流会,也就是上台介绍自己有哪些一技之长能为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一直到接近尾声,我本想就这样默默的错过,可还是没能“幸免于难”,我是那种不善于在公众场合进行流畅言语表达的人,怯场又紧张,混乱的思绪,冒汗的手心,自觉每个从我嘴里勉强蹦出来的词语都在颤抖。

小伙伴们一起上山体验

唐家河的蒲公英

在唐家河已经让我有了一定的疑虑或者说莫名的自卑。从大家的分享中可以了解一群有想法、态度认真并且功底扎实的年轻人,他们有着我们追赶不上的优势,知识架构、学历背景和一切皆有可能的未来,这个鸿沟我本以为是可以跨越的,实际非常困难。我把日记发给橙子看,她不断地鼓励我,觉得我有能力成为这行的一份子,大家善意的安慰也让我觉得或许我真的可以做到。志愿者期间,我们也聊到工作和兴趣之间的问题。围棋不围生,生活不可太盛(出自阿城的《棋王》),是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尝试利用兴趣爱好去求得物质上的回报时,对很多人来说是危险的。之前在保护区和搞研究的同学聊过,他们出于生活(工资、家庭)的考虑往后并不想全身心的踏足这块领域。

在贡嘎环线上捡拾垃圾的欧阳凯

照片来源于“户外探险outdoor”

后来我看到户外对欧阳凯(一位致力于保护中国环境的美国帅小伙)的采访,他放弃了高薪职业一心投入到没啥钱途的环保宣传中,感叹老外就是有轴的勇气、资本和能力,我们还是会更趋向于稳定和保守,缺乏冒险精神或者说承担不起未知的代价,加上大多数人身上背负的压力和责任都太大,期许的生活方式也不同。采访中他说:“给钱让他做不喜欢的事,有什么意义,简直疯狂。”听到这句话很多人可能会无奈的相视一笑,呵呵几声,感叹不顾一切是多么奢侈啊,毕竟还是少数。一本杂志上也写过,比起做不开心的事去浪费青春和时间,不如干点自己喜欢的事,精于此道,并以此为生,即便会有很多不如意的时候,对比一下,自然会有你更倾向的选择,在关坝为了纪录、做视频、写东西,我也失去了很多用心体验的时间,有得有失,这是必然。

环保本身就是不赚钱的,有点像付出型的服务行业,所以你有太高的生活要求那就要慎重考虑了。因为我没啥太大的物质欲望,也没有拖家带口,崇尚自由自在,觉得只要有基本的工资够糊口就好,一心想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感受存在的价值,还能和喜欢的大自然、动物在一起,何乐而不为呢?当时就觉得只要能进入NGO,干自己喜欢的事又能养活自己简直完美,这个想法随着我深入的了解又有些站不住脚了。一位旁观者清的朋友点醒了我,让我又产生了困惑,我的传播性质和定位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在帮助这个地方,还是在破坏这个地方,我好像迷失了方向,跑偏了。

深受杜尚的影响

想起了始终都置身事外的杜尚,偶尔帮朋友弄弄,决不过分的深入或加入,近些天我拿起《杜尚访谈录》又看了看,里面谈到有人想要高价购买他的画作,但他立马就回绝了,除非是做自己想做的,他感受到了其中的危险,当年他二十九岁已经开始懂得保护自己,可同样的年纪我却还懵懵懂懂的,像个傻瓜,但我还做不到像杜尚那般冷眼热心的旁观。再来我也明白到自己的才疏学浅,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橙子说比起在学校学的实践要来的更重要,但实践对于我们这些门外汉来说想要更进一步真的太难了,基本机会非常少,还是有门槛、有等级、有差别。不要太理想主义,得老老实实的面对现实。

一些回馈和肯定会成为我努力前行的动力:)

后来一想,被拒并不是件多么不好的事,反倒是件好事,昨天同学发微信给我指出了我的不足和不够努力,犯了实际行动和言语上不一致的问题,如果真要将其当成毕生的事业来奋斗,就更应该全心全意一丝不苟的去认真对待,结果也就会有所不同,简直醍醐灌顶,开始反思和检讨自己(结交对的人真的太重要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下次一定要足功课再去迎接挑战。另外我也同意小白说的,我们的确获取资源和学习的途径有限,没有一定时间的积累,能拿得出手的属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是很少的。总而言之,考虑清楚后要更加卖力的往前冲了。不过成都这一趟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增添见识,多了认识。

有意思的发现是环保和电影其实有点类似,因为体制的原因常常被束手束脚,处在一种金字塔形和上下级有着巨大差别待遇的模式中。我在唐家河的PPT展示中说过,当时我举了塔可夫斯基和诺兰的例子,前者对于很多人来说,晦涩、深刻而冷门,相当于学术的代表;作为有营养和搞科研的部分,对于生态保护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其实也需要像诺兰这样通俗易懂且更能引来和激起广大群众关注和喜爱的导演。同理,环保需要借助宣传,但宣传的合理定位和切入点非常重要,得谨慎并清醒,牢记根本针对的是保护,让每一个人有环保的意识,地球才会越来越好。

未来的路如何走,我也不知道,至少我会从自己做起吧,有机会就尝试和抓住,没机会就找一份简单的工作,没啥野心,没啥期望,业余的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也挺好,只希望这辈子能有机会去一趟向往已久的三江源。我还记得道长曾说过他有个朋友是学哲学的,找了份保安的工作,他晚上就有大把的时间来专研自己的兴趣,乐在其中,简单自在,就像《优雅的刺猬》里的门房和《帕特森》里的公交司机,或许未来还有豆瓣的尉迟上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