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家十句话,句句受益无穷!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3-04-04 发布于河北

一、四十岁以后的相貌,要自己负责任

相面的人经常说:一个人四十岁之前的相貌,是前生决定的,四十岁以后的相貌,是你这一生当中修的。所谓“相随心转”,相貌是会转变的,年轻的时候与年老的时候,相貌就不一样,心善,相貌就善;心恶,相貌就恶。

二、你不孝顺父母,孩子也不会孝顺你

小孩最擅长的就是模仿,他看你不孝顺父母,他也不会孝顺你,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上行下效,从小他就学会了。你自己不孝敬父母,却想让自己的儿女孝顺,哪有这种道理?

三、师道,是传道授业解惑,不是生意买卖

古时候老师教学,绝对不会希求供养,供养是学生应尽的义务,总不能让老师饿着肚子吧!但一切随缘随分,没有说一定要供养多少。家庭富有的,可以多供养一些;家庭贫困的,就少供养一些;甚至一些非常贫苦的家庭,老师不但不收供养,还要拿出供养周济学生,这才是师生之道。

四、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汉武帝时期,有个制度叫“举孝廉”,孝是孝顺,廉是廉洁,地方官员会到各地访问,看看哪些小孩孝顺父母,又不爱钱,就把他挑选出来,由国家来培养,将来长大后,就让他做国家的官员、干部。一个人孝顺父母,他才不会做坏事,因为做了坏事,怕连累父母,对不起父母。所以国家选拔干部,第一个条件就是“孝”。

五、只看对方的缺点,麻烦就大了

在现代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甚至有些地方超过一半以上,为什么?就是因为现代夫妇的结合,靠的是感情,没有共同的人生目标和方向。结婚前,只看对方的好处,越看越可爱;结婚后,双方只看对方的缺点,越看越讨厌,这就麻烦了。

六、古人的婚姻,是“道义的结合”

古人的婚姻,是“道义的结合”,大家重视的是道义;现代人的婚姻,是“利害的结合”,大家看重的是利益关系。讲道义,家庭才能安定长久;讲利益,家庭随时可能支离破碎。

七、富贵学道难

富贵很容易迷惑人,人一迷糊,就容易造作恶业,如果贫穷点,可能还不会造业。富贵很容易使人傲慢,他到寺庙里来供养,必须受种种礼遇,稍微得罪他一下,他下次就不来了。

八、人没有智慧,才是真正穷苦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过的是乞食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要车没车,要房没房。在我们今天看来,他的生活可以说是穷苦到极处了。但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求人救济,反而活得非常自在,这就告诉我们,物质贫乏不算是穷苦,没有智慧,才是真正的穷苦。

九、有钱是福报,用钱是智慧

现在人目光短浅,只看眼前,不看未来,这是没有智慧,这是愚痴的表现。一个人有钱了,如果没有智慧,用错了地方,就会造业,福就变成祸了。真正会用钱,是要靠大智慧的,人有智慧才能断恶修善,才能破迷开悟,自然趋吉避凶,远离凶灾。

十、从前福多气少,现在气多福少

从前的人,虽然也追求名闻利养,但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所谓“君子爱吃,取之有道”,所以他得到的,可以说是真富贵,真受用。虽然也会有副作用,也有弊端,但比较少,这叫“福多气少”。

而现在的人,一心迷恋在物质上,只顾追求荣华富贵,只要体面和荣誉,完全不要伦理道德了,所以他的地位越高,事业越大,他所承受的压力和折磨就越比别人多,变成“富而不乐,贵而不乐”了,这就是“气多福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