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温经汤→案中更年期女性、月经延期、疲倦憔悴、失眠(正是温经汤证)

 有缘者可网诊 2023-04-04 发布于江苏
作者 I 包斐丰

2022-01-22,L女士又来复诊了。她开心告诉我,这次的中药效果好,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改善,白天疲倦感减轻,原来服用的安眠药,也减少一种。看到她睡眠变好,面色也变得红润了,我也很高兴。

L女士的失眠已经有几十年,一直靠服用劳拉西泮来维持,一停药,则失眠加剧,食欲下降。近半年,入睡困难的问题日益严重,精神心理科医生给她调整了用药,服用两种安眠药,也未见好转。在闺蜜的推荐下,找我开方。

精神状态不佳的L女士告诉我,夜间睡不好,白天无精打采,特别到了下午,整个人都不在状态,她那病恹恹的眼里,透露出被失眠折磨的不安。

这类患者,我在门诊上经常看到,不暇思索,很快就给她开出了我常用于中老年女性“虚烦不得眠”的酸枣仁汤加百合:酸枣仁20克,川芎10克,知母15克,茯神20克,炙甘草15克,百合30克。七剂。嘱咐说,临睡前心无杂念,则药到寐安。

一周后复诊,说入睡慢症状没能改善,反而更为疲倦,眉宇神情流露出焦虑与烦躁。

虚弱体质夹杂情绪的焦虑状态显然无误,为何无效?我开始凝神静思,重新寻找方证相应的要点。

这时她说,已经延迟一个月的月经昨日复来,但是经量很少。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收起思绪,将目光集中在她的身上。

L女士今年49岁,身高162cm,体重只有44kg,面色黄暗缺乏光泽,焦虑的目光难掩神情憔悴,唇舌暗淡,脉细弱。追问月经史,她告诉我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减少已大半年。

我猛然醒悟,更年期女性、月经延期、疲倦憔悴、失眠、这不正是温经汤证吗!遂换方:吴茱萸5克,桂枝10克,生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10克,人参10克,麦门冬20克,姜半夏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阿胶珠6克,丹皮10克。七剂。

服药一周后,L女士复诊反馈,果然收效。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服用两周。

温经汤是古代的妇科专方。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记录温经汤原文中有“...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这几个字,点出了围绝经期女性最常见的月经问题,有月经周期的稀发,或闭经;有经量的偏少,或过多,甚至崩漏不止。她们在月经出现异常的同时,多伴有疲劳、失眠、烦躁、身体发热感、性欲下降等症状。温经汤女人,大多身体消瘦、嘴唇干燥易裂、手足掌部皮肤干枯脱皮、时有小腹部不适等特征。

L女士虽以失眠为主诉,但她的消瘦疲倦、月经的紊乱等症状,已是温经汤证。为何首诊看不到?

表面上看,是信既往的经验判断实则为方证识别能力不足

书中归纳清晰的方证特点,一旦到了具体的病人身上,却变得面目全非,隐蔽模糊,时常让我视而不见,或以偏概全。临证之难,难于此!

首诊的L女士,在我的眼中只有情绪焦虑的“虚烦不得眠”,只想着以既往的治疗经验用酸枣仁、茯苓安神,用百合、知母除烦,却忽略了她的更年期体质特征。

现代经方家娄绍昆先生曾说“经验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实践总结的经验既能指导临床,但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容易对寻找正确的方证抓手产生干扰。

方证相应的经方辩证思维,貌似简单轻巧,但要运用自如,实属不易。

一个优秀的经方医生,既要有足够多的方证经验,又要在临证的那一刻,将既往经验清零,只有“心中无陈见”,才能达到方证相应的理想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