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子龙笔尖下山水风物皆含情

 金陵雨儿 2023-04-04 发布于江苏

有句古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几年前,曾读到一篇写关于乌镇的文章,在那简单而富有遐想的文字里,诗情画意的乌镇给予了我无数的憧憬与向往,成为我时刻幻想的梦。

终于,在日思夜想的期盼中,我前往了书中文字里所描述的乌镇,走在乌镇的青石阶上,曾经的憧憬与梦幻都成为了新的诗情涌现在我的脑海里。

碧绿的水,悠长的雨巷,落在我多情的眸子里,那丁香般的姑娘,成了天水之间的遐想。流动的云朵,追随着天空的蓝,定格在我诗意的文字里。漫过绿水河,踏过青石阶,一切如此静谧,又如此的繁华。

如同作家蒋子龙在《去趟草原一年不生气》一文中写到“我在莫日格勒河谷草原见到了绿色天堂般的美景,极端洁净的绿色绒毯,无边无际地铺展开来,高低有致,起伏成韵,线条柔和,随风飘摇。”

作家蒋子龙,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天津市作协主席,出版多部书籍,代表作有《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大奖,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韩、意等十几种文字出版。

近日有幸阅读到《厚道》这本书,是作家蒋子龙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对自然和生态进行一系列深度探索的散文集萃,文笔优美,思想厚重,同时具有深远意义的经典作品。

整本书分为《草木之情》、《山水之乐》、《风物之美》、《故土之思》四个章节,用厚重的笔墨书写对大自然的欣赏、赞美及悠悠情丝,仿佛所有走过的山川河流,遇见的草木风物都是一种特别的存在,但最终都无法替代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此刻,我已回到故乡,在寂静无眠的夜,我聆听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怀想着作者笔下广阔无垠的自然界,以及那红豆树下传奇的爱情故事。简单而唯美的文字,构筑成色彩斑斓的画卷,一幕幕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仿佛行走其中,忘却了世间万物。

《古村与古树》中写到亲近树、崇拜树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大树代表了一个村子的形象 乃至命运。有古树,村子就有了历史,有了故事,有了灵性,能读懂树,也就读懂了古村子。有许多古村的古树,是历史变迁的见证,甚至可以说一棵古树,就是一个村庄。

如同湖北随州的一个古村,有几株3000年以上的巨大银杏,上个世纪度荒时期曾救活过不少人。所谓“一花一世界”“日暮依木而憩”。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灵性。

《红豆树下》所写谁说“相思”最脆弱、最柔软、最不可靠?一棵树撑起了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因一棵树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古代才子佳人向往的一块圣土,给人以无限怀想和遐思。

犹如红豆山庄。只要有红豆树在,山庄的名就在,魂就在。明代嘉靖年间,顾家后人又从海南移来两株红豆树,红豆珍稀,人见人喜,于是便有了“红豆山庄”的名号。是一个个有故事的人柳如是的到来,让原本在官场屡屡失意并已丧偶的钱谦益莫名感动,欣喜不已,并邀柳如是在自己的“半野堂”小住时日,两人踏雪寻梅,寒舟垂钓,相处甚欢。钱谦益为答谢柳如是的相遇相伴之情,亲自督工,在红豆山庄为柳如是特建小楼命名为“我闻室”。

柳如是深为感动,历尽坎坷的她也渴望遇见一位知疼着热的爱人、拥有安适与恬静的生活,而钱谦益这位花甲老者却让她有了以身相许的愿望,虽然钱谦益心存顾虑,但面对美人的一片痴情,整整大柳如是三十六岁的他还是无法拒绝,最终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成就了一段传奇姻缘,给红豆树注入了灵气,成为天下有情人爱恋的象征物。

《梦里乡关》作者说考到天津读中学离开了家,才知道什么是想家,我想只有真正离开家乡的人才能懂得那种对家乡万物的深刻怀念与相思。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的故土成了回不去的原乡,点点滴滴的变化,让新的家乡替代了曾经的家乡,那些拥有深刻记忆的万事万物都化为脑海中的符号,铭记于心,将陪伴我们的一生。

一页一页,我坐在故乡的寒夜里,读完了《厚道》这本书,感受了作者蒋子龙笔下草木之情、山水之灵、风物之美,故土之恋。如同书籍封面上的文字所写“积累厚道,则物自归之,犹如林深而鸟栖,水广而鱼游。自然施人类以厚道,人类当还世界一片清宁。”

作者:金陵雨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