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里的清明,借一丝春雨,滋润心灵

 昵称503199 2023-04-04 发布于湖北

清明时节正是万物复苏、桃红柳绿的时候,所以清明节也是踏春的好时节。在这个季节,池塘里会疏疏落落地点缀着一两点青苔,树荫下传来的几声莺啼会划破漫长的冬日后的寂静。正如晏殊所描绘的:“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这个时候,正是年轻的女子们相约出游的好时节,“巧笑东陵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真是一幅美好的踏春图。清明往往也意味着雨水的到来,飘飘洒洒的细雨,带着沉重的潮湿,冯延巳在《鹊踏枝·清明》写道: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卧于六曲阑干之上,伴着杨柳清风,不知是谁将那美妙的筝声换为了玉柱,惊得梁上的燕子乱窜而逃。然而好景不常在,红艳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的纷纷雨水被打落,落入泥土中化为尘土,鸣叫的莺啼扰乱了我那一枕幽梦,可好梦不是有求便有得的,这一帘幽梦又让我去哪里寻找呢?

对于清明节,古代的英雄豪杰也有忍不住戚戚然的时候。比如辛弃疾,这个豪迈的、永不服输的、永远一生热血的男人,面对着海棠花落,匆匆又过的清明,也不得不发出黯然叹息: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清明是春分之后的一个节令,此时已入暮春,梅、杏、桃等花相继调谢,最容易引起离愁别绪。杜安世发出了“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的感叹。纳兰性德一首《红窗月》,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

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

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

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

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燕子归来了,早春的花又谢了,又到清明时节,想到我们相遇的情景仿佛昨天才发生,我们的誓言依旧在耳边回响,可是,却让我怎么也不能相信的是如今我们早已阴阳相隔了。人之生死,本为天道常事,可人有着七情六欲,在这个充满了离别忧思的季节,怎么能不伤感呢!

清明节古往今来都是一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节日。唐代薛昭蕴的《喜迁莺·清明节》则描绘了举子们于清明雨后,骑马踏青的景象。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对自然来说,阴晴雨雪是正常现象,对人的生活来说,酸甜苦辣也是常态,不妨学习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容乐观,“人间至味是清欢”,做生活的美食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