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当寒食的思念悬落清明的柳梢

 作家及耳 2023-04-05 发布于云南

《荆楚岁时记》有言:

“去冬节一百五日,

即有疾风甚雨,

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文/音:及耳

封面插画师:Junjunmonica

          网易云音乐 独家签约播客          

(扫码即可收听)

在告别围炉夜话的冬至一百零五天后,我们迎来了残羹冷炙般的寒食节。

寒食前后是清明,过去的寒食节无论形式还是行动都肖似今天的节气清明。

这一天,雨纷纷,欲断魂。

降水量的增加仿佛上天无声的送别。

人们面容庄重,追念逝者,除了不高声喧哗,纵情欢笑之外,古人在这天,连端上来的食物也以生冷为主,尽显朴素。

诗中写:“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那时的寒食节以三日为期,是第一个公开的大型民间忌日。

期间无论皇宫还是寻常人家,厨房都不得生火,屋内都不能燃烛。

官府严格防控,相传,搜查者会将随身携带的羽毛放入炉中。

羽毛颜色变黑,有燃过炉火,炉灰未尽的迹象,这户人家便极可能迎来牢狱之灾。

严苛的法度条例有助于我们回溯到文明以前,从钻木取火到人工取火成为通用手段,早期社会的人类对火充满了依赖,可火却对人构成了安全危险。

相比今天面对火情的人工干预能力,那时每逢灾难降临,祖先便只能束手就擒。 

对死亡的恐惧,对自身渺小的过度认知使人们四处封神:

望洋兴叹,有了水神; 

电闪雷鸣,有了雷神;

火光烛天,更有火神。

而寒食节严禁燃火的第一重含义就表达了先民对火神的敬畏。

愿火神既往不咎,愿燃烧的谷物能替代人类的往后牺牲。

愿停炉重起后,新的一年家中灶火能旺,愿运旺时盛,人丁兴旺。

当然,除了这重远古含义,

寒食节最广为流传的还是那则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几位公子因同父异母陷入了争夺继承权的生死战。

太子申生被迫自杀,弟弟重耳和夷吾则踏上了遥遥无期的流亡路。十九年风餐露宿,介子推便是公子重耳的追随者之一。

在主仆同受难的路上,当公子重耳饥饿到只剩野菜裹腹时,介子推献上了一碗肉汤。

他说:“臣闻'孝子杀身以事亲,忠臣杀身以事君’,今公子乏食,臣故割股以饱公子之腹。……但愿公子早归晋国,以成大事。”

多年后,昔日流亡在外的落魄贵族重耳成为了晋文公,回到故土,执掌政权,他做得第一件事是论功行赏。

可那位割肉饲主的介子推却不再受封队伍中。

一问方知,此人不愿像昔日同僚那般居功自傲,已早早解甲归田,隐于山林。

忆起昔日雪中送炭,晋文公如何等待得了,他迫切的想向介子推报恩。

但深山无穷,无论怎么寻访都找不到介子推的踪迹。

于是晋文公尝试放火烧山,试图以最小的威胁逼出救命恩人。

谁料火势一起就再无法控制,大火绵延三日才得扑灭,介子推也已葬生火海。

那座山就此改名成了介山,山下建起了独属介子推的祠堂,那棵介子推倚靠过的树被截取,制成了晋文公的贴身之物。

可再多的补偿都挽回不了本人,生死犹如天堑,晋文公最终下令,将介子推的去世之日视为国家禁火日。

三日内与火相关都不要发生,只盼无人重蹈覆辙。

对死亡的惊恐,对逝者的惊恸,使属于寒食节的风俗就此绵延。

一年后,新的寒食节到了,晋文公赶来祭拜。

仪式结束后的第二天,人们突然发现当初事发地那棵烧焦的柳树竟枯木逢春,抽出新的枝条。

于是,这个故人不在却景色清明的日子被确立为了清明,数百年后,又逢寒食清明,一位帝王踏上了他的返乡路。

此去经年,又逢梨花开落,

一位帝王踏上了他的返乡路。

他不像晋文公重耳有优渥的家世,

也不像属臣介子推有必须效忠的对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他已经是天地的主人了,

但衣锦还乡,他亦是最孤独的人。

四月的深春,

别处是万花嬉春的明媚,

眼前却破败荒凉到杂草丛丛。

拨开荆棘,刨开石堆,

终于,他找到了那块潦草的墓碑。

“父亲母亲在上,请受儿臣一拜。”

碑文因他重刻,荒地因他重开,周围在他的命令下种上了长青的松树柏树。

这个迟归的不孝子便是大汉王朝的开创者,汉高祖刘邦。

也是他,将个人祭拜推广成了全民祭祖扫墓仪式。

上官推啦,今年就以节气的方式陪伴大家  

本期配乐:

1.月下散落出世 - 祇月·梧夜传 48000 1

2.月下散落出世 - 祇月·牧风谣 48000 1

3.网易游戏 - 西海-玉山 48000 1

4.月下散落出世 - 月笠 48000 1

5.那英 - 默 48000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