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脚上一穴,胎儿不正,胎盘不下立竿见影!

 听宫壹号 2023-04-05 发布于北京

没有中医基础也看得懂,用得起来的中医小知识

证书

办理

中医适宜技术证书一:世针针灸交流中心与中国中医药信息协会特色疗法与新技术分会联合颁发
中医适宜技术证书二:中医药信息协会特色疗法与新技术分会颁发

参与

推广

流程简单,成本低廉,量大从优!

提取高额佣金,扫描资料中的二维码咨询!

第十部分:膀胱经篇之至阴穴
▲点一点,听语音
至阴穴是膀胱经的井穴,五行属金。道家认为,至阴穴是正胎的要穴,胎位不正,只需按揉至阴穴20分钟,便能让胎位回正。有资料记载:有一位女士生完孩子后,胎盘残留,手冰凉的妇女,艾灸至阴穴,胎盘淤血残留物全部当清除。

膀胱经是一条阳经,全名为足太阳膀胱经,起于至阴,可见是阳出于阴;胎儿为阳,生于水中,婴儿出生为阳出于阴,故至阴穴能调整胎位,助孕妇生产。
胎位不正多是由于孕妇腹肌松弛或者是起居失常,气血不和,累及胞胎所引起的,至阴穴是膀胱经上的最后一个穴位,也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穴位,如果胎位不正,艾灸此穴就能纠正胎位,一般在女性怀孕到第29周到40周之间,持续的艾灸至阴穴四周以上,可有效调整胎位的异常,令胎儿回归正常的位置。

除此之外,此穴由于是膀胱经的井穴,膀胱经从头到脚,是全身最长的一条经络,故至阴穴可以治疗膀胱经经过的脏腑及相关组织的疾病。有一位从高处坠落的患者,脑溢血,神志不清,艾灸至阴穴加强颅脑气血循环,使瘀血消除,神清志明。
还有一位老人,因做结肠手术,不得不靠尿管排尿,艾灸至阴穴,最后拔掉尿管可自行排尿,尿潴留症状也消失。
《灵枢·根结》记载:“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可见至阴穴还可以治疗头面部的疾病,有资料记载,有一患才,因长期处于高温高热的环境中,经常头痛,目痛,太阳穴胀痛,爆满欲裂,针刺至阴穴后,相关疼痛痊愈。
至阴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取穴时,在足小趾外侧,趾甲外侧缘与下缘各作一垂线,其交点处即是此穴。具有开窍苏厥、散热生气、理气活血、正胎催产、清头明目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头面、腰膝、胎产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翳,鼻衄,耳鸣耳聋,项背疼痛,胸胁痛,腰胁相引急痛,膝肿,转筋,寒湿脚气,两足生疮,热病汗不出,烦心,瘈疭,小便不利,疝气,失精,疟疾,皮肤瘙痒,死胎,胎衣不下,难产,胎位不正,胞衣不下,目痛,鼻塞,昏厥,鼽衄,滞产,神经性头痛,胎盘滞留,脑溢血,脑血管病后遗症,尿潴留,遗精,眼结膜充血,角膜白斑等疾病。

平时可用大拇指按揉至阴穴100至200次,每天坚持,可治头痛。也可以艾炷灸3至5壮,或艾条温灸10至20分钟。专业人士可浅刺0.1至0.2寸,局部胀痛;或三棱针点刺放血。

[推荐收藏并阅读]:十四经络汇总集(持续更新中……)

_
督脉:主一身之阳;主生殖机能;调阳经气血;与脑肾髓关系密切。
任脉:脏腑疾病,无所不治;此经全部穴位收集于此
肺经:常按此经,清肺热、补肾气、强心脏;止咳嗽、润肌肤
大肠经:肠道一通,排毒轻松,全面认识大肠经!
胃经:此经,阳走阴路,如有淤堵,大病慢性病全到来!
脾经:它有病,人就废了一半,与心肝脾肺肾都有关系!
心经:一个永不得癌症的器官


    听宫壹号中医互助学习群

    群名:道今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