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文化层面分析“韩流文化”在中国形成热潮并持续发展的原因

 紫霞照我 2023-04-05 发布于陕西

国内学者研究“韩流”在中国形成热潮原因的文献成果大体上可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从中韩文化、社会背景以及产业供给需求三个层面分析“韩流”热潮的形成原因。

另一方面则重在分析韩流内容,认为丰富的韩流文化产品是引发韩流热潮的原因。

文章图片1

01

从文化层面分析“韩流”被中国受众广泛接受的原因。研究者从文化源头剖析了“韩流”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深层次原因,指出“韩流”是由东亚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混合而成。

研究人员强调“韩流”是一种融合性文化,其中包含的东方传统文化极易引起中国人的认同性心理。

“韩流”是一种创新文化,在全球化冲突与调和的背景下,由儒家文化和大众文化联袂结合的产物,其文化的“混种性”引起受众共鸣。

“韩流”之所以在中国有如此大的影响风波,其主要原因还是两国历史合作友好、文化基底相近、大众审美趣味相似,在诸多共同点的照映下,“韩流”对中国受众则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在中国多元包容、兼收并蓄等传统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中国大众也较易接受他国文化,对一衣带水的“韩流”自然没有过多的排斥和拒绝。

文章图片2

中国受众广泛认同接受“韩流”的理由反而是因为它们独属于韩国而非中国的文化异质性。

所以与其说是韩国的流行文化在我国引起热潮,不如说这样的“韩流”是我们心中的韩国流行文化。

“韩流”在中国盛行是我们借助它实现了自身 一些传统文化的复现,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

“韩流”在新时代入侵中国,为我们丰富本国大众文化,提供了一个参照性强、内容扎实的研究样本。

因此“韩流” 在中国爆火,最直接的原因是它暴露了中国在快速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并以娱乐化的态势迎合了处于这种境况下的中国人民较为匮乏的精神娱乐需求。

“韩流” 是全球化语境推动下的一种文化输入行为,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生产力水平提高、文化政策全面开放以及信息化浪潮来临,都为“韩流”在中国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温室。


文章图片3

02

“韩流”在中国传播的外在动力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趋势,而内在诱因却是中国本土青年亚文化的缺失。从文化产品供给需求的层面分析“韩流”热潮的形成原因。

有需求就有供应,鉴于国家特点以及发展目标,韩国需要利用更强劲的消费动力去带动本国文化产业发展。

韩国“文化立国”政策是 “韩流”走向世界的背后推手,实现文化“走出去”是韩国发展的终极目标。

“韩流”建立在韩国政府对其市场量化分析透彻、商业策略行之有效的实践之上。而中国容量较大的消费市场和宽广的文化包容力,成为韩国投资和文化输出的首选之地。

“韩流”因其自身娱乐性较强、表现力丰富的表达方式,与新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多元文化需求现状较为契合。

文章图片4

另一方面,认为韩剧、韩国电影、韩国流行音乐等文化产品内容是形成韩流热潮的原因。

国内大部分学者从开明的政治环境,开放的文化政策,完善的市场机制,良好的观众基础,魅力明星迭出等方面分析韩流内容,认为韩剧、韩国电影、韩国流行音乐等文化产品内容是形成韩流热潮的原因。

“韩流”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我国的国家意识形态需求。除了政治文化因素之外,“韩流”能够跨越语言文化等障碍流行起来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把大众文化引入了美学的领域。

“韩流”超越了已有的叙事文化,将想象中的世界用美学的手段表现出来。

另外,研究人员以各个时期在中国引起热议的韩剧为切入点,从韩剧的日常化叙事模式、以女性观众为主的目标受众定位、垂直一体化的精良制作以及向海外传播的营销策略四个方面解读“韩流”的流行成因。


03

除了以韩国电视节目为切入点,还有诸多学者通过解读韩国电影来分析形成 “韩流”热潮现象的成因。韩国电影的工业转型和国家辅助政策的成熟是韩国电影发展强劲的原因。

文章图片5

由此可以总结,“韩流”在中国形成热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韩流”本身是一种创新型文化,其中包含的东亚传统因素较易被中国受众认同接受。

另外, 韩国需要利用其他消费市场来带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消费市场较大的中国便成为韩国输出“韩流”的首要选择。

与此同时,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大众对娱乐越来越渴求。“韩流”的出现,即满足了国内大众迫切的娱乐欲望需求,也填补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大众内心的空虚和迷茫。

“韩流”产生的影响研究

对于“韩流”产生的影响,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对韩国本土以及深受其影响的中国两个维度进行研究。

(1)“韩流”对韩国本土产生的影响研究。

文章图片6

“韩流”对韩国本土产生的影响,主要从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播、提高国家软实力水平、完善国家形象、增加文化产业经济收入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

学者们指出正是因为韩国政府对韩国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援,使得“韩流”成为带动韩国旅游业、服务业、制造业等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并产生巨额经济效益。同时,也完善了国家形象,增强了国家软实力,为韩国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氛围。

(2)“韩流”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研究。

“韩流”对中国的影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这一方面。在“韩流”的影响下,一种新的青年“世代意识”正在形成,而这种意识有可能成为未来新群体、新社会的一种组织动力和基础。

“韩流”从知识观念、思维行为、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对我国青少年产生极大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波及到了我国青少年的就职观念。

研究者分析我国追捧并模仿“韩流”的青少年的具体行为,并将他们称之为“哈韩族”,指出“韩流”在影视剧、流行音乐、明星、装扮、电子游戏以及文字语言等方方面面都影响着我国的青少年,并革新了我国青少年们的追星方式。

文章图片7

04

还有一些学者对受“韩流”影响最为显著的中国粉丝群体做了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这些“韩流”粉丝的身份认同、实践活动以及消费文化等方面。

综合来看,“韩流”正是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决策的最佳表现,不仅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播,而且宣扬韩国现代工业,增加了国家的经济收入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

从更高层面上看,它树立了一个品德优良、文化优美的“大”韩民国形象。

相对于“韩流”在中国引起的热潮,在国内对其进行的探讨多是一些新闻报道、杂志评论以及网络上大量对于“韩流”某一文化产品的大众观感与评论,学理性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韩剧的叙事策略、“韩流”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以及“韩流”对青少年的影响等方面,研究面较窄,分布较散。

文章图片8

但随着“韩流”的迅猛发展,也逐渐暴露出关于其影响不好的事件,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在近年前发布了“限韩令”。

因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范围不够宽泛,文化内容较传统,能够吸引年轻一代的大众文化也呈现出难以为继的状态。

对于思想活跃、精力旺盛、追求新鲜的青年人来说,他们追求个性突出的要求没有得到当时主流文化的满足。

随着欧美流行音乐、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进入我国,他们自然而然把兴趣点转向了这些外来文化产品。

文章图片9

节奏感强烈的电子音乐、画风精美的漫画游戏、讲述浪漫爱情的唯美韩剧等这些更具活力、更加新鲜的异国流行文化有效呼应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精神寄托和追求,极大满足了他们追求新奇事物的审美欲望。

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刚刚起步,特别是青少年的亚文化领域更是僵化保守,无法满足他们多元善变的精神文化需求。

而“韩流”的输入就正好填补了当时中国青少年亚文化领域的缺失,也符合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逐渐增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价值观的多元选择,使得“韩流”能够在我国快速被接受,并成为一种潮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