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记 | 闲来且登锦屏山

 xxjjsdt 2023-04-05 发布于江苏
锦屏山,位于滇南弥勒城区北郊,又名“翠屏山”,山形如屏,翠绿如玉。主峰树林茂密幽深,弥勒大佛像、弥勒寺栖身其间。以风景优美、佛教兴盛、历史文化厚重闻名省内外。
趁着周末,与妻子欣然前往锦屏山。一入山门,只见一条青石阶大道,宽阔大气,直通山顶。这是我们本地人熟知的台阶,共1999级,寄寓步步高,幸福久长之意。因此,虽有观光车上山,但我们都选择步行挑战。
一路缓缓而上,林木青葱恭候,花草笑脸相迎,喘息却爽快。这一次,我们没去新弥勒寺凑热闹,而是岔向老弥勒寺。据《弥勒州志》记载,老弥勒寺始建于明朝,清代乾隆皇帝御赐佛物后,红极一时,香火甚旺,百年不衰。
远望去,山腰上的老弥勒寺,在深林里隐露出金黄的琉璃殿顶,格外显眼。走近看,迦叶殿、大智殿、观音殿一字排开,思维殿、静心雅舍作陪衬。殿前舍后,花木幽深,古树参天,枝繁叶茂,清风轻拂,鸟音悦耳。因为新寺的显赫招引,这里游客稀落,清静幽雅,尤有禅院的韵味。
悠然走进大智殿,如来佛祖像端庄肃穆,满脸慈爱悲悯。两侧墙壁上,五百罗汉雕塑,或站或卧,或喜或悲,或俗或雅,容貌各异,仪态万千,栩栩如生。他们似乎在参加佛界盛会,场面火红热烈,但密而不乱,井然有序。令人心生震撼。
寺下几十米处,一个圆形大莲花池悠然躺卧。千年池水,清澈平静;小荷撑小盖,悠然浮水中;金鱼结队,嬉戏莲叶间。目光轻轻划过花池,我的心仿佛一下静如满池碧水,如莲般悠然平展。
而在大池旁,一个小池靠在悬崖边,石雕神龟口流出清泉,缓缓无声。别看泉不大,声不急,可大有来头呢。传说,明朝一个高僧到锦屏山修行时,发现这眼山泉四季不枯,清冽甘甜,就与弟子垒石成池,天天取水畅饮,后来发现泉水可以消灾除病,延年益寿,便命名“福泉”。因此,引得周围村民纷纷前来取水,为新生小儿沐浴祈福。
走出寺院,重归大道,绕过大雄宝殿,穿过弥勒小铜像,爬上最高台,广场东面的弥勒大佛便远远地笑脸相迎。这尊弥勒大佛高达19.9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坐佛。他盘腿而坐,双耳垂肩,手捻佛珠,笑容灿烂、温暖、真诚、宁静。春阳正暖,碧空流云,心头的失落、悲伤和郁闷,渐渐烟消云散去。
站在广场上环视,草坪青青,花树烂漫。远山含黛,村落依稀,天高地阔。我的心仿佛如脱笼之鹄,在天地间飞舞,洒脱无拘。那是城里生活无可比拟的欢畅啊!

缓缓下山,走进山北的“五彩云池”。这个梯田状的景点,不种水稻不养鱼,四周的三角形水杉,全都黄身绿顶,素装绰约,仿佛穿裙的女孩,亭亭玉立,临水照镜。走在五角形的“踏石生财”步行道上,水里天光云影共徘徊,点缀着活生生的“我”,别有情趣暗渐生。走上梯田顶,伏栏四顾,又是一种韵味:满眼明晃晃的“大镜子”,层层铺开;水泥田埂曲折成网,线条清秀;走在埂上的游客,小蚂蚁般顾盼生姿,趣味横生。点与面、线与圆、浓与淡,和谐统一,妙不可言。惹得摄影师“长枪短炮”响个不停,游客纷纷按下手机。我和妻子也一面抓拍,一面惊叹,忘了归去。
可及可亲的锦屏山,一如幽美宁静的净土,让我的心灵变得无比澄澈。每一次亲近,都让我捡拾到生命的欢悦,也感受着人间的活泼可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