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茜檬:关于儿科的治病干货24条

 用户7981 2023-04-05 发布于江西

1、小儿容易食积。特别是感冒过程中,感冒好了以后。小儿光晚上高热,白天不发烧是食积发热。小儿光晚上咳嗽,白天一点儿也不咳嗽,是食积咳嗽。尤其是晚饭后更易咳。这样的孩子,用保和颗粒即可。儿童医院有很多这样情况的孩子,还在反复用着抗生素却不见效。

2、喝妈妈奶水的婴儿生病,妈妈服药即可治疗小孩的病。

一女,30多岁,患胸脘痞满,胁下胀,肠鸣漉漉,腹痛,便稀,有时有黄色黏液。用半夏12黄芩6干姜3黄连5枳壳15青皮12制香附15苍白术各10神曲20莱菔子12鸡内金10,服5剂后,诉病情减轻。且其儿原患腹泻,大便中有不消化物,未用药物治疗,其母服用上药后,婴儿之腹泻也愈。

3、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发热,我用新加升降散多,不过一般用于舌红苔黄腻,或者就是舌尖红有苔的小儿,这种情况占多数。那天朋友和我说,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发热,他们还治疗了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情况,这里又有清营汤加大黄的情况,中医看病开方辨证论治是必须的。多向朋友学习,多向大家学习。

4、

为什么治小儿病要发展外治法,小儿推拿,小儿按摩,小儿直肠滴注疗法,小儿贴敷因为熬出来的中药小孩子喝下去太困难了,所以小孩子吃中药是必须加糖的,特别是6岁以下的。原则是寒证加红糖,热证加白糖,痰证加冰糖。不过有的孩子觉得红糖味道怪,也就都加白糖了。小孩的中药熬出来的量要小,并且药渣是不喝的,需要沉淀一下。

小孩喝中药和成年人喝中药的差别是相反的,很多小孩第一次喝中药都吐,或者肚子疼,因为太苦了,接受不了,反而适应了以后,连续喝一个月都没关系了。成年人则不同,刚开始能喝,喝到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就受不了了,再也喝不下去了。

5、

小儿服药期间最好不要吃太多,不要喝牛奶,不要吃冷水果和上火的。尤其是牛奶,这个很多家长都不注意。

6、

七味白术散针对婴幼儿腹泻,脾运不足,容易耗伤阴液的特点。小儿若出现面色萎黄,腹泻稀水,夹不消化食物,烦躁不安,口渴不止,小便短少,食欲不振等证,用七味白术散获效颇佳。

曾有医家说"七味白术散乃治泄作渴之神方”,就是说腹泻并见口渴的孩子服用七味白术散有很好的效果。近代儿科医家王伯岳认为本方擅长治疗长期腹泻,损伤脾胃,虚实夹杂之证。

七味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木香、藿香、葛根组成。

7、

小儿便秘推拿

①摩腹:在患儿空腹状态下行顺时针摩腹,每天100次;②下推七节骨:靠近尾骨的部位往下推,每天100到200次;③清大肠:在油或粉剂等介导下,由食指桡侧指根推向指尖,每天100次;④推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自肘关节推至腕关节,每天100次;⑤捏脊:有利于调理患儿的脾胃功能。

另外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向心为补,逆心为泻,实证宜泻,虚证宜补。

8、

百日咳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啼样吸气性吼声。小儿百日咳常表现为咳嗽阵作,咳而有音,面部浮肿,腹满而胀,食纳甚差,有时咳甚痰食俱出,大便干燥。朱进忠认为此属于内经所说的三焦咳,治疗用紫苏6半夏6陈皮6黄芩6薄荷6杏仁6紫菀6大黄3丝瓜络9百部12

9、

小儿赤眼

黄连为末,水调,敷脚心。

10、

白茅根治小儿鼻衄也很有效。听很多孩子的妈妈都分享过,用白茅根水治好了孩子的鼻衄。

刘少臣经验:治小儿鼻衄用白茅根煮水。如有一6岁男孩患鼻衄,曾到几所医院均未治愈。就诊时嘱其家长每日用白茅根煮水给小儿喝即可,月余病愈,未再发。

11、

小儿荨麻疹并咳嗽,属于小青龙汤证的,可以用小青龙汤经方颗粒2克,姜汁调敷肚脐,当天见效。

12、

小儿神经性尿频,无菌性的小便次数多,有的小孩20分钟就要小便一次,神经性尿频好几个月,要考虑用五苓散,病久的考虑其体虚,可以五苓散加人参(春泽汤加减)。

13、

小儿水泻用过蒙脱石散都不能止泻的情况,要用五苓散加车前子,利小便以实大便。

理论见于伤寒论159条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14、

《得效方》:治小儿阴肿,蝉蜕半两煎水洗,加内服五苓散,即肿消痛止。(阴肿即小儿疝气,水疝,小儿鞘膜积液)

15、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突然的、多部位抽动伴暴发性发声和秽语。

经方治疗从《伤寒论》入手,考虑属于谵语,处方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白虎汤。还有一个热入血室证小柴胡汤。

从《金匮要略》入手,考虑痉病,栝楼桂枝汤,葛根汤,大承气汤。

考虑中风病,风引汤,防己地黄汤。

考虑百合病,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

考虑虚劳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

考虑神经官能症,甘麦大枣汤,半夏厚朴汤。

日本汉方主用抑肝散加减。

钱乙治一例用温补脾肾之黄土汤。

尚有肝热生风之羚羊钩藤汤,痰热之黄连温胆汤,滋阴息风之三甲复脉汤,土虚则木摇之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小儿多动症,用'土虚木摇’理论,可以在健脾方中稍佐熄风之品。 )

16、

单味车前子治疗小儿水泻。

17、

小儿盗汗,桑叶10克煮水代茶饮就可以。

有的小孩缺钙汗多,用龙牡壮骨颗粒补钙止汗。

18、

①婴幼儿因为贴尿不湿引起的红屁股,可以用紫草油涂抹治疗。

②婴幼儿脾胃虚寒的呕吐,可以用附子理中汤散姜汁贴脐

③婴幼儿湿疹有热的,常用三黄洗剂外涂或外洗。

④婴幼儿受了惊吓,用一些朱砂,在孩子的手心、脚心、眉心上画一下,让他睡觉,然后起来就好了。如果小孩有夜啼、夜惊、梦游,都可以用朱砂涂眉心、手心、脚心。或者用一个小的方子:朱茯苓10g,生草2g,生龙骨15g,水煎代茶饮。

19、

婴儿湿疹常用三黄洗剂外洗,有的小孩是吃了奶粉上火,有的是哺乳的母亲吃了辛辣上火物,有的是胎毒。

一个婴儿,全身湿疹,脸部皮疹,用三黄洗剂,5天痊愈。

20、

最近又治疗了几例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化脓发烧的小孩,都是用的新加升降散,僵蚕6g 蝉蜕5g 姜黄5g 大黄3g 淡豆豉10g

栀子10g 连翘15g 薄荷5g

一般三剂内就能解决问题。大便干的可以稍加大大黄量。

21、

一个小孩,每当感冒后就出现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伴有低热,微咳,呕吐不欲食,舌苔白厚腻。

属于食积外感病,用保和丸加紫苏叶,葱白,生姜,服后症状消失,两眼也恢复等大。

22、

一个3岁小朋友,咳嗽,流鼻涕,气上冲感,喉咙有一点点红,有点喉咙痛,舌淡红,苔黄腻,不爱吃饭,不爱喝水,喝水要劝。其他情况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搞不清楚。

用小青龙汤合麻杏甘石汤合保和丸。根据寒热情况调整比例。干姜、细辛、五味子各1克,石膏5克。

吃了三天,咳嗽好转,仅偶咳两声,还有点流鼻涕,其他症状都没有了。

23、

孩子因病住院治疗后,遗留爱流口水的症状,或者遗留呕吐而奶水不进的症状可以用附子理中汤药粉,生姜汁调,贴脐。也可以服用理中丸汤。

24、

小孩子上课老是打瞌睡,要考虑鼻窦炎。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要考虑缺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