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一组老照片感受上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

 泊木沐 2023-04-05 发布于辽宁

一张照片,一段历史。

岁月如梭,只有影像能留住一些历史的模样。今天历史镜像馆发的是一组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各地的一些老照片,感受一下时光荏苒,读读照片背后的故事,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童年场景?

这张老照片是上世纪四十年代被日军轰炸下的重庆,人们在挑水回家用。重庆是山城,那时候缺乏水源,人们只能到一些指定的地点去提水。

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期间,日本对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轰炸高达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死亡人数达10000人以上,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

战争年代的生活是十分悲惨的,朝不保夕,人人自危。回望过去的这些战时老照片,让我们真切地感悟到和平生活的美好。

这是四十年代的广西柳州一名在大街上表演杂技的男性。

从老照片中可以看到,观看的百姓还是很多的。那时候很多这种走街串巷表演杂技的人,他们风餐露宿,有的甚至三餐不继。

这是摄影家茹遂初拍摄的五十年代初的青海。这是民和县的土改现场,通过没收地主的财物,重新分配给农民,达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改制度其实也是标志着几千年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消灭。

这是五十年代中期的河北某地一处大型水坝的建设工地。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很多建设者在空旷的大坝上工作着。

五六十年代,百废待兴,一些干旱贫瘠的地方首先亟待解决的就是水的问题。兴建水利工程在中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有一大批建设者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夜以继日,艰苦奋斗。

这是五十年代末北京市民上房赶麻雀除四害。

五十年代末发起了除四害运动,最开始四害的定义为:老鼠、麻雀、苍蝇以及蚊子。1960年3月四害被重新定义为:老鼠、臭虫、苍蝇以及蚊子。

这是六十年代初在深圳海边工作的妇女。她们都带着帽子,拿着工具正在劳动。

这是六十年代的深圳湾,可以看到很多妇女正在工作。

这是七十年代的广州。人们拿着相机正在摆弄,那时候的相机没有现在普及,价格也不便宜。

这是七十年代末的深圳东门。当时还没有现在东门步行街拥挤繁华的模样,谁会想到几十年后,这里会成为游客摩肩接踵,年营业额超几十亿,寸金寸土的商业街呢?

这个东门老街区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深圳人习惯称之为“老东门”,它最早形成于明代中期。它真实地记录着深圳城市发展的一段历史,是现代化深圳的历史阶段见证,是深圳历史文化积淀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深圳市区就是以此为基点发展起来的。

这是八十年代的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在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它对中国的意义深远,因为它是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它的建成意味着新中国桥梁技术的成熟,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历史悠久,它也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这是八十年代的北京宣武门大街。虽然还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和繁华,但从照片上已经可以看到城市的一些交通规划。

这是九十年代大连商业街上的行人和店铺。

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到九十年代人们的发型和衣着与之前相比,还是差别较大,越来越多的女性会烫头发,穿运动服饰。

可以看到一个招牌上写着“录音带”三个字。九十年代的记忆离不开录音带,那时候很多音乐还有教学资料都是用的录音带储存,储存得当的可以几十年音质不变。那个时候很多家庭都会有录音带和播放录音带的录音机。

这是九十年代大连街头的有轨电车。

大连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1906年2月16日,中国内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在天津开通运营,紧接着上海在1908年开出了这座城市的第一辆有轨电车。1909年9月25日,大连市的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也开通运营,同时还建成停车场、电车修理工厂及两座轨线所。

有轨电车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因为电车以电力驱动,车辆不会排放废气,因而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