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436

 毕天增 2023-04-05 发布于黑龙江

1436-1

涛园、夷叔、几士偕游泰山,抵金陵过访,遂泛棹青溪

梦寐还敝庐,吟侣日去眼1)。闭门自看山,坐数林乌返2)。三子倏排闼,足音惊卧犬3)。四壁影裳衣,离衷将缱绻4)。墙隅一水横,跳船须对撚5)。草树微蔽亏,钟阜出愈显6)。两客脚不袜,藤床据偃蹇7)。鼻息吹烟岚,魂映楼栏转8)。胜地兵戈后,瓦砾掷烽燹9)。歌吹飏残悲,莫问珠帘卷10)。金粉缀濠堂,微哂阅茗盏11)。烦告封禅人,狎鸥兴不浅12)

【笺注】

大约是四、五月间,金陵的社会治安已趋稳定,陈三立移家回至金陵。似在四月底五月初,涛园(即沈瑜庆,详见0261沈观察瑜庆饮集墩湖阁子》笺注)、夷叔(即林开謩,字贻书,与“夷叔”音同,详见0841《六月十六日由南昌舟还金陵,养疴湖上,望庐山,忆南康郡守王翰林,并忆林贻书提学偕幕僚黄墨园君方入游此山》笺注)和几士三人结伴前游泰山,路经金陵来拜访,于是一起到秦淮河泛舟。陈三立因写此诗。

几士,即陈懋复(1892-1951),字泽来,号几士。陈宝琛二子。曾任清民政部主事,厦门市立图书馆馆长。

此诗四句一意,描写了自己在金陵的寂寞以及与友人相见、泛舟秦淮的欢愉,并感叹秦淮河战后的荒凉,表达自己的隐居心态。

(1)“梦寝”二句:回到我破房子中睡觉做梦,吟诗的朋友天天不在眼中。

梦寝”,睡梦。唐韦应物《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荏苒斑鬓及,梦寝婚宦初。”

敝庐”,指金陵散原别墅。

去眼”,离开眼,不在眼中。宋韩维《送李寺丞宰蓝田》:“尚喜终南峰,苍翠不去眼。”

(2)“闭门”二句:关上门自己看山,坐下来数着林间乌鸦飞回来。

    诗的前四句,描写自己由沪还金陵,诗友不在的寂寞之状。

(3)“三子”二句:忽然有三个人推门而入,脚步声惊动了趴着的狗。

    排闼”,推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张守节正义:“闼,宫中小门。”

(4)“四壁”二句:四壁映着身穿衣裳的影子,带来缠绵的将要离别的情怀。

离衷”,分离的情怀。宋乐雷发《送程营道官满赴阙》:“慨兹戒徂两,离衷郁绸缪。”

缱绻”,缠绵。形容感情深厚。唐白居易《寄元九》诗:“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

从第五句“三子倏排闼”到第八句“离衷将缱绻”,写三人忽来访,又要离别得情绪。

(5)“墙隅”二句:墙角有一条河水横卧,跳上船,相对捻着胡须吟诗。

一水”,此指青溪。散原别墅即在青溪边。

须对撚”,相对捻须。撚须,谓推敲诗句而捋须吟哦。语出唐卢延让《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6)“草树”二句:青草树木微微有些遮掩,钟山出现得愈加明显。

亏蔽”,遮掩。唐宋之问《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诗:“回首望旧乡,云林浩亏蔽。”

钟阜”,即钟山。

从第九句“墙隅一水横”到第十二句“钟阜出愈显”,写众人泛舟青溪所见钟山景色。

(7)“两客”二句:两个客人脚不穿袜,占据藤床安卧。

    偃蹇”,犹安卧。宋司马光《辞知制诰第六状》:“岂偃蹇山林,不求闻达之人邪!”

(8)“鼻息”二句:鼻孔呼吸着山峦的云雾,心神随着船楼栏干在转动。

烟峦”,云雾笼罩的山峦。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或旬或朔,眷于粉堞之上;时行时止,卜于烟峦之堀。”

从第十三句“两客脚不袜”到第十六句“魂映楼栏转”,描写船上两位客人的无拘无束,看周围景色的情态。仅写客人中的两位,似乎有一人未参与游船。

(9)“胜地”二句:风景名胜之地在战争后,战火把瓦砾抛得遍地。

胜地”,名胜之地。南朝齐王屮《头陀寺碑文》:“东望平皋,千里超忽,信楚都之胜地。”

烽燹”,战火。明高启《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久闻离乱今始见,烟火高低变烽燹。”

(10)“歌吹”二句:歌吹声飘浮着残馀的悲哀,不要讯问珍珠帘是否卷起!

珠帘”,珍珠缀成的帘子。《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珠帘卷”,卷起珍珠帘。多指美女卷帘望外。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从第十七句“胜地兵戈后”到第二十句“莫问珠帘卷”,感叹战后金陵秦淮河上的荒冷迹象。

(11)“金粉”二句:六朝金粉之地,曾点缀着濠堂,微笑着回忆饮茶的经历。

    金粉”,指六朝国都金陵的奢侈豪华景象。清吴伟业《残画》诗:“六朝金粉地,落木更萧萧。”

濠堂”,陈三立自注:“濠堂为苏堪所筑,今遗址不可寻矣。”苏堪即郑孝胥,详见0423《夜读郑苏龛同年新刊<海藏楼诗>卷,感赋》笺注。

微哂”,犹微笑。《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娉无言,惟微哂而已。”

阅茶盏”,饮茶的经历。阅,经历。唐王勃《对酒春园作》:“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12)“烦告”二句:麻烦转告要到泰山封禅的人,我隐居的兴头还真不浅!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史记·封禅书》:“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封禅人”,此暗指欲称帝的袁世凯。

狎鸥”,语出《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沤,同“鸥”。后以“狎鸥”指隐逸。

诗的最后二句,回忆在郑孝胥濠堂饮茶的旧日往事,表达自己隐居的心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