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耿姓:清廉为官忠厚传家的大家族

 梁园处士 2023-04-05 发布于上海

  阅读提示

  耿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多此姓,上述8省之耿姓约占全国汉族耿姓人口的77%。耿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48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76%。

  耿姓起源

  其一,源于子姓。商祖乙迁“邢”(古读“耿”且通“耿”),故地在今河南温县东,后迁河北邢台,盘庚又自耿迁亳,故地在今河南偃师西。留居在“邢”(即耿)的后人以地名为氏。这支耿氏距今已有3300年。

  其二,源于姬姓。耿国出自姬姓,当初为西周所封国,侯爵,故地在今山西河津东南。春秋鲁闵公二年,晋献公灭耿,以封赵夙。耿氏子孙奔楚为大夫,以国名为氏。姬姓耿氏历史已有2600年。

  其三,源出赢姓。晋献公灭耿,以封赵夙。赵夙之后以邑名为氏。赢姓耿氏历史也有2600年。

  明初入杞 清初迁商  

  清康熙二年(1663年)版《耿氏族谱》载:先祖耿玉于明朝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迁至开封杞县,住杞县东北30里许袁家谭(今袁谭)。

  耿氏视耿玉为入豫一世祖。二世时分长门和二门。至六世,长门和二门又各分出一房、二房。八世以后,人丁兴旺,耿氏成了当地大姓,族众开始分迁附近村落。明朝末年,战乱加灾荒,李自成起义军决黄河水灌开封城,为了躲灾避难,耿氏长门一房和次门的二房留居杞县,其他族人相继外迁。长门二房一支迁至柘城县城东陈青集一带,次门长房一支迁至虞城县(旧县,今利民镇)及其周边村落。

  迁至商丘的两支耿氏,历经近400多年的沧桑变迁,至今已遍居商丘的各县(市、区),其中以柘城和虞城最多。柘城县境内,主要生活在陈青集乡的七八个村庄。虞城县境内,耿氏族众居住的地方有利民、刘集、贾寨、古王集、李老家、田庙、张集等处。此后,从虞城县迁往商丘(今梁园区)的,主要居住在双八、孙福集等乡镇五六个村庄。虞城境内的耿氏也有迁往鲁(山东)西南一带的,如曹县邵庄、祝口等乡镇的四五个村庄,单县高韦庄、大李海、黄冈等乡镇的七八个村庄,以及金乡的化雨、鸡黍等乡镇的七八个村庄。  

  清廉为官 光宗耀祖  

  原虞城县(今利民镇旧城)西禺首路南有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建耿家祠堂一处。族谱称:“祠堂在虞城县大隅首西坐北朝南。祠堂东西共宽五十六尺九寸,东留滴水一尺五寸,在内南北共一百八十二尺二寸,南留滴水二尺八寸。”照今天的算法,祠堂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祠堂内有大门、二门,享堂、卧室共60多间房,房屋内外多处名人题字。

  耿家何以这般荣耀?《耿氏家谱》里记载,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皇帝向耿家颁发的“诰封”就有14道,其中涉及耿氏官员清正廉洁、直言敢谏、体恤民情、果断处事、褆功淳厚、垂训端严、教子有方、勤慎宜家等多方面。《耿氏家谱》里还显示,迁入虞城的耿氏八世祖耿如山一家4代竟有5人做过知县,2人做过知府。耿如山官至江南常州府江阴县知县。耿如山长子耿辅先任广东潮州府平远县知县,后升为户部掌印给事中。耿如山次子耿佐明任福建建宁府瓯宁县知县。耿如山第五子耿庆任过常州府江阴县知县。耿辅第四子耿惇为康熙巳未科进士,官至广东潮州府平远县知县。耿辅第五子耿忱任贵州石阡府知府。耿忱第五子耿之昌官至石阡府知府。

  耿氏族人中有8位被收录进《虞城县志》。耿辅被收录“孝子传”,耿佐明、耿之昌被收入“人物传”,耿佐明之妻时氏、耿惇之妻王氏、耿忱之妻袁氏被收录“贤母传”,耿启明之妻汪氏、耿光之妻赵氏、耿垒之妻汪氏被收录“节孝传”。这里,很难将这些人物的事迹一一列出,只说说耿辅和耿之昌两个人。耿辅一出生就严谨聪明,16岁时在学堂就成了优秀学生。弟弟耿佐明考中进士外出做官,为了照顾母亲他辞去官职在家侍奉母亲。一年冬天,母亲身体不适,多日卧床不起。一天,母亲说想吃鲜桃。可是那个季节哪里会有鲜桃?适逢家中有一棵桃树,耿辅绕着桃树哭泣,忽然来了一阵风,刮落树上许多败叶。耿辅睁眼看时,发现败叶中居然有两个鲜嫩的桃。耿辅喜出望外,捧起两个鲜桃送到母亲跟前,并看着母亲吃下。吃了鲜桃后,母亲病态完全退去,恢复如初。消息传开后,人们一致称耿辅“纯孝格天”。耿之昌任知府之前,曾担任陕西会试主考。去时,他和仆人各骑一匹马,回京复命还是主仆二人。当地所有赠送一概拒收,正可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传继家风 训教族众  

  《耿氏族谱》中有“训族俚言”一节,开篇语是:“我先人之传家也,唯厚;而教子孙者,唯严。”这句话的意思为:我们的好家风之所以能世代光大,主要在于讲诚信厚道,对子孙提出严格的要求。

  “训族俚言”共十条,其纲目如下:一训尊祖,二训孝亲,三训和兄弟,四训睦族人,五训安本分,六训立品行,七训勤俭持家,八训清慎居官,九训笃志上进,十训痛戒非为。

  以上十训,每条都依事以理深刻讲述应该遵守的道理和严格的要求,比如“十训痛戒非为”,具体要求包括“十不许”“十勿”“十诫”。“十不许”,即“一不许拖欠国税,二不许把持官府,三不许谋人财产,四不许唆人争讼,五不许纵仆欺邻,六不许党恶护短,七不许凌孤虐寡,八不许利己损人,九不许横暴乡里,十不许虐使婢仆”。“十勿”,即“一勿见利忘义,二勿见色动心,三勿瞒心昧己,四勿尊己傲物,五勿喜怒任情,六勿出纳异量,七勿嫖赌败行,八勿骄淫丧业,九勿口是心非,十勿面从背违”。“十诫”,即“一戒心之奸,二戒意之险,三戒言之欺,四戒事之诡,五戒陷以悦人,六戒佞以逞口,七戒谗潜毁人行,八戒迎逢不知耻,九戒隐情惜巳悭吝鄙而屑,十戒心高气侈肆满而溢”。

  有道是,家风乃社会风气的基垫。有如此严格的家教,耿氏族人出人头地就不难理解了。  

  弘扬家风 自有后人  

  家风正,人才出。这次随一位耿姓朋友采访,我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虞城县古王集乡陆庙村人耿青云,1977年考入中国北方交通大学,如今已是铁道部电子计算中心软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虞城县刘集乡苏楼人耿凌鹏,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专业,现为广东省建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柘城县陈青集乡后耿楼村人耿占坤,毕业于河南郑州大学,在文学创作方面颇有建树,曾任青海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现任青海省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职务相当于副厅级吧。耿占坤的胞兄耿占春也是从郑州大学走出来的作家,如今已是海口大学教授、海口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并被河南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

  耿姓人认为,能以知识和才干为国为家服务就是高尚品德,即便是乡村野夫,也能举止撼天。他们说的这位乡村野夫叫耿持节,虞城县利民镇古城西北耿楼人。此人和善、慈祥、德高望重,是耿氏族人公认的老族长。耿持节生于1921年,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新中国成立不久,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就开始为续编《耿氏家谱》而奔走。用他的话说:“从乾隆三十五年第三次续修家谱后,已有180年没有修过家谱,愧对祖先哪!”从1953年开始,耿持节按照老家谱上记录的各县耿氏居住的地址,利用农闲时间开始联系。没有自行车就靠着两条腿走,从虞城到商丘,再到柘城甚至杞县。“文革”过后,年逾半百的老耿续谱心不死,一辆破旧自行车上带着必备的衣服和够一天或者两天吃的干粮以及那一部乾隆年间续修的家谱,又上路了。足足有三年的时间,老耿跑遍了虞城、柘城、杞县以及山东的曹县、单县,家里不到二亩棉花因为疏于管理,几近绝收,换来的是《耿氏家谱》第四次续修完成!老人说:“苦过,累过,还落下一条老寒腿,赶上今天的好社会,值了!”

  10月2日,虞城耿氏宗亲会向年已93岁的耿持节颁发一个光荣匾,上面写着“功在当今,泽被后世”8个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