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锺繇故里颍川长社县地名考释|长葛|故城|阳翟|尉氏|鄢陵|许昌县|后汉书·郡国志

 涞畔书院 2023-04-05 发布于北京

史料记载,颍川锺氏暨锺繇故里是古颍川郡长社县。据考证,颍川锺氏接系自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十二月鍾接隐居长社,至梁元帝大宝三年(552年)鍾宠南迁赣县,共有24代人世居颍川长社县长达753年之久,历两汉(含新莽、玄汉)、三国魏、两晋(含十六国)、南朝的刘宋和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诸朝代。

隋朝以前,记载颍川长社地名的历史文献和史料有:《左传·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宋人伐郑,围长葛。”杜预注:“颍川长社县北有长葛城。”《后汉书·志·郡国二》(南梁刘昭注):“长社,有长葛城。《左传》隐五年,宋伐郑,围长葛。县本名长葛,《地道记》曰社中树暴长,汉改名。有向乡。《左传》襄十一年诸侯师于向,杜预曰在县东北。有蜀城,有蜀津。《史记》曰魏惠王元年,韩、赵合军伐魏蜀泽。”《水经·潩水注》:“潩水自枝渠东迳曲强城东,皇陂水注之。水出西北皇台七女冈北,皇陂即古长社县之濁澤也。《史记》魏惠王元年,韩懿侯与赵成侯合军伐魏,战于濁澤是也。其陂北对鸡鸣城,即长社县之濁城也。”《魏书·志·地形二中》记载:“长社,二汉、晋属。有长葛城、长平城、望马台、鸡鸣城、鍾皓墓、白雁陵。”所载颍川长社县地名有长葛城、向乡、蜀城、蜀津、蜀泽、濁澤、濁城、长平城、望马台、鸡鸣城、白雁陵。下面,笔者对此进行考释。

1.长葛城考释。

今长葛市佛耳湖镇孟寨村有长葛故城。该城原城墙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东、南、北三面全部毁于“农业学大寨”时期,现唯有西城墙尚存一段,不足100米。现存最高处高3.8米,最低处高1.5米,底宽18米。1972年,村民孟西海曾在城西北角起土时,挖出铜铍一把,无卫,无柄,长23.5厘米,宽3.5厘米,厚0.7厘米,横断面呈六边形,脊扁平,无格,茎残断,表面有黑色保护层,刃部仍极锋利,器身有铭文22字,为战国时期韩桓惠王三十年(公元前243年)的兵器。


长葛故城

记载长葛故城的文献和史料还有:《元和郡县志·许州》记载:“长葛县,紧。南至州六十里。本汉长社县地,隋分置长葛县,属许州,取旧名。”又载:“长葛故城,县北十三里。”《太平寰宇志·许州》记载:“长葛县,北六十里,旧二乡今九乡,古郑邑也。《春秋》谓:宋人伐郑,围长葛。俗亦呼为长井城,汉为县,属颍川。”《大清一统志》卷721记载:“长葛故城,在今长葛县北。《春秋·隠公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杜预注:长社县北有长葛城。隋置长葛县。《括地志》:长葛故城,今长葛县北二十里。”

民国《长葛县志》记载:“古城,相传为郑伯所筑。杜预曰:颍川长社县北十二里有长葛城。今河南开封府许州长葛县北十二里有故城。张守节引《括地志》曰:长社古城在许州长葛县北十二里。此汉以前之古城也。”1992年《长葛县志》记载:“古城,位于官亭乡孟寨村,城墙大部破坏,西城墙现存最高处3米多,低处1米左右,南城墙和东城墙仅有墙基可寻,城东西长500米,南北长约450米,周长1900米。”

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都充分证明,长葛故城就是春秋时期郑国的长葛邑和战国时期的长葛城。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葛故城变迁简史如下:

春秋时期,长葛为郑伯汤沐邑。战国时期,郑长葛邑并入韩国,改称长葛城。秦并天下,长葛城属颍川长社县,历两汉(含新莽)、三国魏、两晋(含十六国)、南北朝。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析颍川县置长葛县,治长箱城(今长葛市老城镇),属许州。郑长葛邑遂成长葛故城。沿袭至今。

2.向乡考释。

(1)自秦以降,乡是县以下的乡治机构。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晋书·志第四章》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各一人。县大率方百里,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宋书·百官下》载:“五家为伍,伍长主之;二五为什,什长主之;十什为里,里魁主之;十里为亭,亭长主之;十亭为乡,乡有乡佐、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各一人。”其中所载的“乡、亭、里”都是县以下的乡治机构。

(2)向乡因置于向国故地而得名。

向国是神农氏炎帝后裔的姜姓封国。【《史记索隐·三皇本纪》:神农氏,其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潜夫论·志氏姓》:炎帝苗胄,四岳伯夷,为尧典礼,折民惟刑,以封申、吕。裔生尚,为文王师,克殷而封之齐,或封许、向,或封于纪,或封于申。《水经·阴沟水注》引《世本》:许、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路史·后纪四》:伊、列、舟、骀、淳、戏、怡、向、州、薄、甘、隋、纪,皆姜国也。】

西周时期,向国封于今济源市轵城镇西南的向城。【《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 攒茅、向、盟、州、陉、隤、怀。”《左传·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夏,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秋,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玉篇》注:轵县西有地,名向上。轵县,今济源市轵城镇。】

周幽王六年(公元前776年)十月,向国徙封于今长葛市董村镇东北至尉氏县洧川镇西南一带,此地遂亦被称为向。春秋初,向并入郑。【《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云:皇父孔圣,作都于向。《玉篇》注:向在东都畿内,今孟州河阳县。王先谦认为是今河南济源县南向城。《毛诗序》认为,此诗作于周幽王六年。《左传·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诸侯伐郑,会于北林,师于向。杜预注:向,在颍川长社县东北。】

(3)向乡与向冈、向城、大隧山毗邻,俱在洧水(今双洎河)附近。

徐齐民《北征记》:菀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又大城东临濮水,水东溱水注于洧,城西临洧水。《水经·沙水注》:沙水又东与康沟水合,水首受洧水于长社县东,东北迳向冈西,即郑之向乡也。又述:白雁陂又引渎南流,谓之长明沟,东转北屈。又东迳向城北,城侧向冈,《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师于向者也。《魏书·地形志》:鄢陵,有向城。清嘉庆《洧川县志·山川》:牛脾山即大隧山,在县南十里。高二十余仞,连绵起伏,北接洧汭,长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争高,中有坦途,可容方轨,郑庄公与母相见处也,俗呼为逢母岗,上有祠,祀颍考叔。徐齐民《北征记》:苑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即此,元人呼为牛脾山。据此可知,向乡与向冈、向城、大隧山毗邻,俱属向国故地,在洧水两岸。

(4)大隧涧汇考。

记载大隧涧的历史文献和史料还有:

《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菀陵,有棐林。有制泽。有琐侯亭。《左传·宣元年》:诸侯会于棐林,杜预曰:县东有林乡。徐齐民《北征记》曰: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又大城东临濮水,水东溱水注于洧,城西临洧水。《左传·宣十年》:诸侯迁于制田,杜预曰:县东有制城。《左传·襄十一年》:诸侯之师次于琐,杜预曰:县西有琐侯亭。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大隧涧,在洧川县南十里。《北征记》曰:苑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掘者,今在大隧山下。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洧川县》:牛脾山,在县西南十里。有小阜,俗谓之牛脾山。旧传即郑庄公阙隧见母处。

《大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大隧山,在洧川县西南十里。一名牛脾山,高二十余仞,长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中有坦途,可容方轨。相传即郑庄公见母处。徐齐民《北征记》:苑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

《河南通志·开封府》:牛脾山,在洧川县西南一十里,即郑庄公筑隧见母处。

清嘉庆《洧川县志·山川》:牛脾山即大隧山,在县南十里。高二十余仞,连绵起伏,北接洧汭,长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争高,中有坦途,可容方轨,郑庄公与母相见处也,俗呼为逢母岗,上有祠,祀颍考叔。徐齐民《北征记》:苑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即此,元人呼为牛脾山。清嘉庆《洧川县志·古迹》:向城:《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会于北林,师于向。杜预注云:向,地名,在颍川长社县东北。元做高公惠政碑,谓考叔祠在向城南牛脾山上,吕类推之,向城在大隧山北、洧水之浒,今之上城是也,俗呼音讹耳,今有上乘寺。

1992年《长葛县志·名人名胜》记载:郑庄公掘地见母处,位于董村乡吴岗村东牛脾山,山上原有颍考叔祠,始建不详,金、元、明、清均曾重修。民国时期改为学校,今房屋已无,遗址尚在。明万历四十二年镌刻之“郑庄公见母黄泉处”碑,现存老虎李村。《洧川县志》载:牛脾山即大隧山,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争高,中有坦途,可容方轨,郑庄公与母相见处也,呼为逢母岗,上有祠,祀颍考叔。1981年县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大隧山颍考叔庙

2010年《长葛市志·文史研究》记载:董村镇东北部的吴岗村、老户李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高岗,名叫牛脾山(又叫大隧山),是有名的《左传》第一篇所记述的“郑庄公掘地见母处”,殿阁宏敞,松柏翳日,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镌刻之“郑庄公见母黄泉处”的碑记,现仍在祠殿前面。……清代《洧川县志》上曾写道:“牛脾山即大隧山,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争高,中有坦途,可容方轨,郑庄公与母相见处也,呼为逢母岗,上有祠,祀颍考叔。”1981年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颍考叔庙

2019年《长葛市地名志·历史地名》记载:“牛脾山,又名大隧山,俗称逢母岗,在城区东北18千米吴岗村一带,南北走向,长约4千米,绵延如带,形似牛脾,故元人称为牛脾山。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中有坦途,可容方轨,为郑庄公掘地黄泉见母处。徐齐民《北征记》曰:“菀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即此。现被村民所辟,面目全非。明万历年间所立'郑庄公见母黄泉处’石碑尚存。山巅建有颍考叔祠,存古槐一株。”

今长葛市董村镇吴岗和老户李村之间有大隧山,向南绵延如带,长约八里,因形似牛脾,故名牛脾山,俗呼为逢母岗。大隧山上有断裂带,俗名大隧涧,中有坡道,可通内室,相传是郑庄公掘地见母处。大隧山上有颍考叔庙,又名纯孝庙、考叔祠、颍大夫庙。庙前立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郑庄公见母黄泉处”碑。

(5)向乡、向冈、向城、大隧山及洧水(今双洎河)的变迁。

西周时期,向乡、向冈、向城、大隧山属向国。春秋时期,向国并入郑国。(《左传》: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诸侯伐郑,会于北林,师于向。)战国时期,向地先属韩,后属魏,最终并于秦。秦汉时期,向地析属长社、新郑、许诸县。(《后汉书·郡国志》:长社,有向乡。《晋书·宣帝纪》,魏黄初五年(224年),曹丕封司马懿为向乡侯,命其镇守许昌。杜预注:向,在颍川长社县东北。《水经·沙水注》:沙水又东与康沟水合,水首受洧水于长社县东,东北迳向冈西,即郑之向乡也。)

北魏以前,洧水(今双洎河)在长社县(今长葛老城西长社故城)东(今长葛董村李河口)分为二水。【《水经·洧水注》:洧水又东南,分为二水也。其枝水东北注沙,一水东迳许昌县,故许男国也。】东北注入沙水的洧水枝水(已融入今双洎河道)“东北迳向冈西”,向冈即今尉氏县洧川镇西的鸿台冈,【清嘉庆《洧川县志·山川》记载:鸿台冈,在县西北一里,高十余仞,南北长十余里。】是秦、汉、三国时期新郑县向乡治所。而洧水“东迳许昌县”,在清代时已经淤积为“洧河故道”。【清嘉庆《洧川县志·古迹》记载:洧河故道,自长葛县东斗门(今长葛董村李河口)东下,经洧南八里大隧山南延秀岗之侧,至故县(今长葛古桥古贤)西南,屈而南行,至瓦庭(今长葛石象楼陈)东又南屈而东,经许田(故许昌县治)东北,入鄢陵界。】

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新郑并入苑陵。向冈、向城、大隧山俱并入苑陵县(含新郑城)。【徐齐民《北征记》曰:苑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

北魏时期,颍川郡治长社城(今长葛老城西长社故城),西北界扩展至望母台,东北界扩展至白雁陂。【《水经·沙水注》:白雁陂在长社县东北,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苑陵县林乡之西南。《魏书·地形志》:长社,有白雁陵(陂)。】向城、向冈属鄢陵县。【《魏书·地形志》:鄢陵,有向城。】大隧山属许昌县。【《太平寰宇记》:颍大夫庙,在(许昌)县西北一十里,即颍考叔庙,隋大业九年重建。】

隋朝时期,曾于此地置蔡陂县。【《太平寰宇记》:废蔡陂县,在(尉氏)县西南六十里。隋开皇十六年,分长葛、许昌、鄢陵三县别置。大业二年废。】蔡陂县废,向城、蔡泽陂属尉氏县。【《太平寰宇记》:向城,在(尉氏)县西南四十里。《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会于北林,师于向。杜预注云:向城,在颍川长社县东北。】大隧山属许昌县。

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年)四月,析尉氏县宋楼镇(今长葛古桥古贤村)置洧川县。向冈、向城和大隧山并入洧川县。【明嘉靖《尉氏县志》:向城在(尉氏)县西南高寺庄保。杜预注云:向地在今长社县东北界。《一统志》云:向地在(尉氏)县西南五十里,《左传》诸侯伐郑,会于北林,师于向,即此。又:兴定二年(1218年)四月,以尉氏县之宋楼镇作洧川县。又:西南三十里至洧川县界,栗林店南里许石牌为识。】

清朝时期,向城俗讹呼为上城,城废,于其故址建上乘寺。【清嘉庆《洧川县志》:牛脾山即大隧山,在县南十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郑庄公与母相见处也,上有祠,祀颍考叔。又:向城:《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会于北林,师于向。杜预注云:向,地名,在颍川长社县东北。元做高公惠政碑,谓考叔祠在向城南牛脾山上,吕类推之,向城在大隧山北、洧水之浒,今之上城是也,俗呼音讹耳,今有上乘寺。】今上乘寺已废,故址在今尉氏县洧川镇仓李村,与大隧山隔双洎河相望。

3.蜀津、蜀城、蜀澤、濁澤、濁城、鸡鸣城汇考。

记载“濁澤”的历史文献和史料还有:《史记集解》引徐广曰:长社有濁澤。《战国策·韩策》:秦、韩战于濁澤,韩氏急。《资治通鉴·周纪三·慎靓王》:“四年甲辰(公元前317年),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䱸、申差于濁澤。诸侯振恐。”《晋书·惠帝纪》:永宁元年(301年)三月,平东将军、齐王冏起兵以讨伦,传檄州郡,屯于阳翟(今禹州市)。《资治通鉴·晋惠帝纪》:“永宁元年辛酉三月,齐王冏谋讨赵王伦,未发,会离狐王盛、颍川处穆聚众于濁泽,百姓从之,日以万数。”《魏书·地形志》记载:“长社,有鸡鸣城。”

《读史方舆纪要》载:“濁澤,在(许)州西。《水经注》:皇陂水出胡城西北。胡城,颍阴之狐人亭也,亦曰胡宗乡。皇陂,古长社之濁澤。《史记》:齐田和会诸侯于濁澤,求为诸侯。又齐威王败魏于濁澤,围魏,魏请献观以和。《韩世家》:宣惠王十六年,秦败我修鱼,虏将宦、申差于濁澤。晋永康二年,赵王伦篡位,王盛等聚众于濁澤,谋讨伦,为伦将管袭所败,即此。”民国《许昌县志》载:“濁澤,在(许)州西南,见《河南通志》:《史记》'齐田和会诸侯于濁澤,求为诸侯’,又'齐威王败魏于濁澤’,即此。今其地不可考。”

据此可知,《后汉书·郡国志》曰蜀津,南梁刘昭注曰蜀澤,徐广和《水经·潩水注》曰濁澤,《水经·潩水注》又曰皇陂。《后汉书·郡国志》曰蜀城,《水经·潩水注》曰濁城,《魏书·地形志》曰鸡鸣城,在濁澤(皇陂)的北面。濁澤至清仍属许州,在许州和阳翟县之间。

记载“七女冈”的历史文献和史料还有:《太平寰宇记》:“七女冈,在(阳翟)县东北三十里。下有七女泉,流至长葛入洧。”《读史方舆纪要》:“七女冈,在(禹)州东北三十里,下有七女泉,流至长葛入洧。”

记载“鸡鸣城”的历史文献和史料还有:《太平御览·居处部·城下》:阳翟县,旧属汝州,有鸡鸣城。清道光《许州志》:鸡鸣城,在长社。民国《长葛县志》:鸡鸣城,按《许州志》,鸡鸣城在长社县,未详今在何处。据此推之,汉长社县濁城,北魏曰鸡鸣城,北宋属阳翟县,在许州长社县(今许昌市,治魏都区)、长葛县和阳翟县(今禹州市)交界处。

潩水(今清潩河)自长葛市增福湖循流而下,至许昌市建安区苏桥镇滹沱村北,有石梁河汇入。石梁河发源于禹州市无梁镇好汉坡,经无梁镇、古城镇、郭连镇、山货回族乡流入长葛市石固镇境,至天宝宫北,有石梁河支流(俗呼孝水)注入。孝水发源于孝山岗西南七女泉,在孝山岗西北流入郭连镇黄台水库。孝水从黄台水库流出以后,向东北流,在许昌市建安区艾庄回族乡鲁湾村东下穿X003县道向东北,至天宝宫北汇入石梁河。石梁河经石固南北寨向东,在岗河村东南流入许昌市建安区苏桥镇境,至苏桥镇石寨村西南分为二支:一支向东南汇入清潩河(古潩水),一支向南汇入灞陵河(原清泥河)。

清道光《许州志》及民国《许昌县志》记载:“孝山,在城西北五十五里,其阴有孝子黄香墓,故名孝山。地属禹境,由其巅而阳皆属许境,山名见《禹志》,又见《通志录》,属许。”以此推之,《水经·潩水注》谓“皇台七女冈”,《魏书》曰“黄台冈”,今称孝山岗,因岗脊有黄香墓而得名。


黄香墓

孝山岗东南有七娘冢村,岗西侧有黄台寨村,俱属今禹州市褚河街道办事处。七娘冢村东南毗邻王门村,属许昌市建安区桂村乡。孝山岗西北约二百米处有石梁河黄台水库,是为汉长社县之濁澤,北魏颍阴县之皇陂。皇陂水就是今石梁河支流孝水,故《郡国志》蜀津即为濁澤,蜀城即为濁城。


黄台水库

黄台水库北约一公里有郭连镇黄台村,是故黄台县治。黄台村北有石梁河。【《魏书·地形志》:“黄台,兴和元年分阳翟置。有葛沟水、黄台冈。】汉长社濁城,《潩水注》、《魏书》曰“鸡鸣城”,其故址在黄台村北的石梁河北岸,禹州市山货回族乡境内。

禹州市山货乡有6个行政村,其南有孝山岗,位于许昌市建安区和禹州市的交界处,东汉属长社县,北魏属颍阴县,东魏属黄台县,今分属建安区和禹州市。山货西10余里有郭连镇,是郭嘉故里。山货西北二十余里有古城镇,有古雍氏城故址。【《史记·周本纪》:楚围雍氏。徐广《史记集解》:阳翟,有雍氏城。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故雍城,在洛州阳翟县东北二十五里,故老云黄帝臣雍父作杵臼所封也。】山货东临长葛石固,北接长葛坡胡。北魏时期,山货位于颍阴、阳翟、长社三县交界处,“一鸡啼鸣,三地皆闻”,鸡鸣城名副其实。按《太平御览》,北宋时,鸡鸣城所在的山货乡已属阳翟县(今禹州市)。

4.长平城考释。

长平城是长箱城的俗称,即1960年10月以前的长葛县城,今长葛市老城镇。记载长平城(或长箱城)的历史文献有:

《魏书·孝静纪》记载:“(武定)六年(548年)秋八月甲戌,以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为大行台,与太尉高岳、司徒韩轨、大都督刘丰等讨王思政于颍川,引洧水灌其城。七年五月,齐文襄王师众自邺赴颍川。六月丙申,克颍州,擒宝炬大将军、尚书左仆射、东道大行台、太原郡开国公王思政,颍州刺史皇甫僧显等,及战士一万余人,男女数万口。”

《元和郡县图志·长葛县》记载:“长箱城,东魏武定五年,清河王高岳率众围西魏将王思政於颍川,因筑此城。初以车箱为楼,因名长箱城。隋开皇六年(586年),又於此立县,今县理是。”

《太平寰宇记·长葛县》记载:“县理长箱城,东魏武定五年清河王岳率众围西魏将王思政于颍川,因筑此城,初以车箱为楼,因名长箱城。隋开皇六年,乃于此立县。”

《读史方舆纪要·长葛县》记载:“长箱城,即今城。东魏武定五年,清河王岳率众围西魏将王思政于颍川,筑此。初以车箱为楼,因名长箱城。俗亦呼长平城。”

清道光《许州志》记载:“长平城,在长社。”

民国《长葛县志》记载:“长箱城,即今城。《十六国春秋》:东魏武定五年,清河王岳率众围西魏将王思政于颍川,筑此。初以车箱为楼,因名长箱城。俗亦呼长平城。”

1992年《长葛县志》记载:“长葛老县城,即今老城镇政府所在地。建于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初以车箱为楼,因名长箱城。”

自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析置长葛县,至1960年10月长葛县政府迁至和尚桥,老城镇一直是长葛县治。1949年8月称城关镇,1950年5月称城关乡,1959年称城关公社,1971年7月称老城公社,1983年12月改为老城乡,1985年改为老城镇。沿袭至今。

6.望马台考释。

《水经·洧水注》记述:“洧水又东为洧渊水,水南有郑庄公望母台。洧水又东与黄水合,又东南过长社县北。”

《水经注疏·洧水》记述:“今洧水自郑城西北入,而东南流,迳郑城南,水南有郑庄公望母台。会贞按:《地形志》'长社,有望马台’,马为母之误,当以此正之。”

清乾隆《新郑县志》记载:“郑庄公望母台,《水经注》:'洧水迳郑城南,水南有郑庄公望母台。’庄姜恶公寤生,叔段京居,段不弟,姜氏无训,庄公居夫人于城颍,誓曰:'不及黄泉,不相见也。’故成台以望母。用伸在心之思,感考叔之言,忻大隧之中,曳曳之慈有嘉,融融之孝得常矣。”

1992年《新郑县志》记载:“郑庄公望母台,位于今县城南关双洎河南岸,现存台高9米,底周长约60米。以粘土夯筑而成。郑庄公的弟弟叔段欲篡夺君位,其母姜氏为内应,事败。庄公怒迁其母于城颍。相传,事后庄公思母不已,常登此台眺望城颍。”


郑庄公望母台

今新郑市南关双洎河南岸有洧水公园,紧邻三里岗公路。洧水公园内有“凤凰台”,人言为“郑庄公望母台”。郑庄公置武姜于城颍,誓曰“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成台以望母,以寄托思母之情。由此可知,北魏颍川长社县西北界扩展至此。

2.白雁陵汇考。

《水经注疏·沙水》记述:“龙渊水又东南迳凡阳亭西,而南入白雁陂。陂在长社县东北,(会贞按:《地形志》:长社有白雁陵,陵为陂之误,当以此正之。今曰杨家陂,在洧川县西北三里,从广百馀顷。)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乡之西南。司马彪《郡国志》曰:苑陵有林乡亭。白雁陂又引渎南流,谓之长明沟,东转北屈,又东迳向城北,(守敬按:《地形志》:鄢陵有向城。《环宇记》:在尉氏县西南四十里,在今洧川县南,俗名上城。)城侧向冈,《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师于向者也。又东右迆为染泽陂,(《地形志》:鄢陵有深陂,盖染泽陂之脱讹。当在今尉氏县西南。)而东注于蔡泽陂。

《钦定大清一统志·开封府一》记载:大沼,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洧川镇西北三里。《穆天子传》卷五:“天子饮许男于洧上……癸亥,天子乘鸟舟龙卒浮于大沼。”《水经注》作“白雁陂”。《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引《县志》:“大沼纵广百余顷。今名为杨家湖。下流入双洎河。”

清嘉庆《洧川县志》记载:“长明沟,《水经注》长明沟首承白雁陂水,东转北屈,又东迳向城北,东注于蔡泽陂。按长明沟即小青河,白雁陂即杨家湖,后为宫家陂。向城即上乘寺,今有城,南门内,犹有沟渎遗形。”

据此可知,《魏书·地形志》:“长社,有白雁陵”,《水经·渠水注》曰白雁陂,“在长社县东北,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苑陵县林乡之西南。”《穆天子传》作大沼,旧《洧川县志》作“杨家湖”、“宫家陂”,陂水早已干涸。今有前宫村、后宫村,在尉氏县洧川镇西北三里,属尉氏县大马乡,两村之间即白雁陂遗址。由此推知,北魏时期,颍川长社县东北界扩展至今尉氏县大马乡后宫村。后宫村以北,则进入苑陵县林乡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