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种活性污泥法的介绍!

 庭前春雪 2023-04-05 发布于山东

1传统活性污泥法

a、经历了起端的吸附和不断的代谢过程。

b、微生物经历了由对数期至内源呼吸期。

c、有机物,迅速降低,但之后变化不大,总去除率90%左右。

d、需氧量 由大逐步越少。

存在不足:曝气池首端有机负荷大,需氧量大,而实际供氧难于满足此要求。使首端供氧不足,末端供氧出现富裕,需采用渐减试供氧。

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a、污水均匀分散地进入,使负荷及需氧趋于均衡,利于生物讲解,降低能耗。

B、混合液中污泥浓度逐步降低,减轻二次沉淀池负荷,利于固废分离。

C、污水均匀分散地进入,增强了系统对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

3再生曝气活性污泥法

a、提高污泥活性,使其充分代谢。

B、再生池不另行设置,而是讲曝气池的一部分再生池。

C、处理效果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近,BOD去除率90%以上。

4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a、将吸附与代谢过程分2个池或2段

b、由于再生池只对活性污泥曝气,减少了池容

c、由于吸附段池容较小,泥水接触时间短,出水BOD去除率一般小于90%。

5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工艺特点:负荷低 曝气时间长 活性污泥处于内源呼吸期,剩余污泥少且稳定,污泥不需要消化处理,工艺也不需要设初沉池。

不足:池容大 负荷小 曝气量大 投资与运行费用高。

6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工艺特点

构筑物与普通活性污泥法以及吸附再生工艺相同,但其停留时间短,BOD负荷高 曝气时间短。

不足:BOD去除率不高 出水水质不达标。

7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a、污泥进入曝气池后迅速被稀释混匀,水质水量变化对系统影响小。

B、由于水质在各处相同,因而各处微生物群体与组成相同,讲解工况相同。

C、需氧速度均衡,动力消耗略省。不足:池内未有污染物浓度、微生物浓度与种群的梯度或链群,导致微生物的有机物降解动力低下,易出现污泥膨胀

8.多级活性污泥法

当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很高时采用此工艺。

优点:

a污水处理单元串联,

b负荷高,且抗冲击负荷,二级负荷低。

C各种污泥Qc不同,微生物种群各异。

不足:投资运行费用高,管理麻烦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