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说医学史118:生理学的无冕之王—巴甫洛夫(上)

 Xiac2cmv1bxedf 2023-04-06 发布于江苏

邮说医学史118:

生理学的无冕之王—巴甫洛夫(上)

01 临终心愿

病房里,躺着一位病入膏肓的耄耋老人,亲人、朋友、学生等前去探望的人络绎不绝。每一个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正常人,到了生命垂危之际,总会面临和经历一些故人的留恋,不是吗?这似乎是一种无可厚非的人之常情,何况老人拥有诸多的追随者和崇拜者。可是,对于这位老人来说,他想要带走的并不是简单的几句安慰,他想要留下的也不是那些诸如财产分配之类的常规遗嘱。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风景,大多如四季更迭,从春到夏,由秋到冬。时间太瘦,从指缝间滑过,作为光阴的过客,当走过人生四季,耗尽激情,生命即将归于永恒的时候,每个人的态度却不尽相同,而对于死亡的态度,表现的恰恰是生命的人生格局。

老人的名字叫伊万·彼得洛维奇·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当他的生命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最后的表现是如此与众不同。当前来探望的人敲响列宁格勒一家医院的一个病房的房门的时候,病重的巴甫洛夫竟然无情地回绝道:“对不起,巴甫洛夫很忙,请别打扰。”

此时此刻,当旅程走到尽头,他究竟在忙什么?难道是千帆过尽后回望昨日?难道是哀叹小楼昨夜东风去?难道是在走过四季的霜华后书写遗嘱立下传记?难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其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巴甫洛夫将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病重的身体上,他要真真实实、丝丝缕缕地感受生命之光逐渐暗淡、消逝的过程,记录下这份濒临死亡的感受,这是他作为一个医学研究者对人类的最后贡献。

病床上,巴甫洛夫时不时吃力地向身边的助手讲述自己身体的感受,让助手客观、真实地记录下生命逐渐走向消亡时的体验,这就是老人临终的心愿。

为了不受外界干扰,完成今生最后一项医学科研工作,巴甫洛夫拒绝了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将他们拒之门外。他的行为看似不近人情,其实却符合他的个性,蕴含着至深的科学情怀。

生命的意义,是山的巍峨,是水的宽度。请看他给生命留下的最后一段深情告白: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科学研究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科学研究中去,做一个科研路上的追梦人,为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切。

巴甫洛夫就是用这样的信念,这样美丽的夙愿,让生命之光闪烁在追求科学的最后旅程上,留给后人至深的感动与无上的财富。

苏联(1969):巴甫洛夫诞生120周年

02 科学巨人

多少回忆已然陈旧,多少瞬间依旧鲜活。

遥想巴甫洛夫当年,在物资极度匮乏的苏联战争期间,他的生活非常艰难,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决定自力更生,下地种白菜。于是,每逢清晨或黄昏,人们便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在离研究所不远的一块荒地上挖着、铲着。即使是阴雨天气,人们依然可以看见他的忙碌身影。

当时,列宁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后,便委托高尔基向他表示慰问,并请高尔基询问这位杰出的科学家是否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帮助,以解决生活的困难。

高尔基专程前来探望巴甫洛夫,向他转达列宁的问候,并试图了解他的困难和需求,明确表态政府会向他提供一些帮助。尽管当时巴甫洛夫的生活十分艰难,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也不齐全,但他坚决拒绝接受特权。

他说:“不要照顾我,我绝对不会接受个人特权的。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挨饿,却要给我特权,这怎么可以?何况,比我艰苦的人不知道还有多少啊。”

于是,他岔开话题,丝毫不提自己个人的事情,而只是谈了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他说:“高尔基同志,由于没有钱买实验用的狗,我的科研工作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非常担心。我个人不需要任何照顾,只希望政府能帮助解决实验用的狗,这样我就能把实验继续完成下去。”

那一刻,高尔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握着巴甫洛夫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光阴的诗卷里,总有一些瞬间令人怦然心动,终身难忘。

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美国的科学院了解到巴甫洛夫的处境后,纷纷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去他们那里工作,并且答应他的一切条件。对此,巴甫洛夫想都不想就回绝了,他说:“目前我们是困难了一些,但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对祖国充满了信心,我要为自己的国家工作。”

这就是巴甫洛夫,他热爱祖国,心无旁骛,全身心扑在科研工作上。

回顾人类文化科学史,巴甫洛夫无疑是响当当的风流人物,他是著名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创始人、俄国科学院院士,从事生理学研究60余年,在心脏生理、消化生理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理方面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前苏联乃至全人类的科学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04年,他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是俄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他有着崇高的科学精神,对科学充满了敬畏!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他就是迈开大步的科学巨人,用一颗无尘的心,在科研之路上守望生命如初的美丽。

由于他在生理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这一主题的重要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全人类都受益于他的贡献。他被誉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生理学家”,他无愧于这一荣誉,他的生命,也因此更加光华与丰盈!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1995):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甫洛夫

03 离经叛道

巴甫洛夫1849年9月26日出生于俄国中部梁赞小城。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当地农民,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乡村牧师,虔诚地传教布道。母亲也出生于牧师家庭,是一位温柔善良、勤俭持家、具有典型俄罗斯女性特点的家庭妇女。

作为长子,巴甫洛夫自小就十分懂事。他是个活泼、勤劳的孩子,总是主动帮助母亲做家务事,看护好小弟弟小妹妹,帮助父亲修整花园。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森林里去采野果,其他孩子都边采边吃,将采到的野果吃个精光,只有他却不舍得吃一个,而是将采到的野果全部装在篮子里,带回家和父母弟妹一起食用。

巴甫洛夫求知欲很强,并且富有上进心。父亲喜欢看书,这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每当父亲不在家的时候,他就经常爬上父亲放书的小阁楼,在父亲丰富的藏书里一本本翻看,用心品味书中的精彩,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大作家的作品就是在那时积累下来的阅读基础。他还订了一本《现代人》杂志,贪婪地阅读杂志里的新鲜内容。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有幸被教父带到修道院里小住了一段时间。他和教父睡在同一个房间里,每当半夜醒来的时候,便看见教父正在伏案疾书,当时他天真地以为教父是从来都不睡觉的。后来,他也养成了晚睡的习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学习和研究上。

教父的生活十分简朴,总是穿旧的衣服,吃最简单的食物,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喝一点蜂蜜水,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极其奢侈的生活了。教父的生活习惯同样对巴甫洛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他一生都保持简朴的生活习惯。

受家庭文化和教父潜移默化的影响,巴甫洛夫对神学产生了兴趣。11岁时,他进入梁赞教会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又进入梁赞教会中学就读。他是个才智出众的学生,喜欢读书,又善于表达,还能以辩证的态度评价所读的内容,在学生中间表现得出类拔萃。

当时教会中学毕业的学生大多会去做神职人员,因此必须虔信宗教。因此,学校花很多教时对学生讲授宗教史和圣经,但同时也开始注重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甚至哲学等知识的传授。

正是宗教以外的新课程,令渴望新知识的巴甫洛夫意识到了宗教与自然科学的矛盾。他开始大量阅读自然科学书籍,眼界一下子就被打开了。自然科学的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他。

在一次关于“灵魂”的公开辩论中,他竟然当着大主教的面对前面发言的同学进行反驳。

他说:“请问,什么是反射?”

对方愣愣的,手足无措,半天没有吭一声。

他自信地笑了笑,继续说:“你们看,这位同学的脸变得苍白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害怕!他怕在辩论中输给我,所以当他无法解释什么是反射时,就乱了方寸。由此可见,他脸色苍白的原因不在于灵魂,而在于外界的反射。”

此刻,大教主正满脸怒气地盯着他,而他却依然不慌不忙地说:“那么反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反射就是我们的大脑对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东西作出的反应。”

巴甫洛夫的这一番话简直离经叛道,他差点因此被学校开除。父亲得知此事后,也十分惊讶,直到此刻他才明白过来,本期望将来能成为一名牧师的儿子,竟然早已将兴趣转向自然科学了。

古巴(1993):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04 更改专业

1864年,巴甫洛夫从教会中学毕业,进入梁赞教会神学院。然而,此时的他已经不准备像父亲一样将来当一名牧师了。

与此同时,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俄国,开始有更多的进步科学学说在广为流传,而这正是巴甫洛夫最喜欢接受的知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俄国文学批评家皮萨列夫的文章,文中写道:“万能的自然科学在自己手中掌握着认识整个世界的钥匙。”这里强调的是自然科学,而不是教会中学里灌输的抽象哲学,两种思想的反差强烈地冲击着巴甫洛夫的头脑。

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巴甫洛夫写道:“在六十年代的文学,特别是皮萨列夫的影响之下,我的学习兴趣转向了自然科学这方面,我们之中很多人——其中也包括我——决定去大学里学习研究自然科学。”

年轻的巴甫洛夫好奇地吸纳着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他从《动植物世界的进步》一书中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认识到人类的起源与神没有丝毫联系。受当时著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影响,特别是读了他刊登在《医学通报》上的《大脑的反射》一文后,巴甫洛夫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就这样,他逐渐放弃了神学,热情拥抱时代所赋予的新思想。

1869年从梁赞教会神学院毕业后,巴甫洛夫彻底放弃了从事神学活动的念头,而将自己旺盛的注意力聚焦在了自然科学上。他下决心要进大学攻读自然科学,通过自然科学来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他不顾家人的反对,经过一番努力,于1870年考入圣彼得堡大学,就读于法律系。而就在这时,执教于圣彼得堡大学的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由此得知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通过极其严密的、稳定的从属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一名大学生,巴甫洛夫亲眼见证了这一伟大科学发现的诞生,进一步激发了他对自然科学的巨大热情。于是,他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向校长递交了一份更改专业申请书。

“尊敬的校长大人,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攻读自然科学,恳请您能准许本人由法律系转入物理数学系自然科学专业就读。”

校长对他作了了解,得知他“异常勤勉,成绩优异”,他知道这样的青年一旦作出决定,一定会全力以赴,大有作为,于是便批准了他的申请。

就这样,他顺利地从法律系转到了物理数学系。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有机会聆听了齐昂教授的生理学讲课。讲台上,齐昂教授身穿笔挺的西服,系着鲜红的领带,头发梳得整齐光亮,身上还洒了香水,时时散发出阵阵的香味来。这位知名教授的第一堂课就令他终身难忘,成为他在生理学和实验学方面的启蒙。

听着齐昂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课,看着讲台上那个无比潇洒的身影,他的一颗年轻的心再也按捺不住兴趣的向往与追求。

苏联(1991):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05 确定志向

实验课上,身穿漂亮礼服的齐昂教授拿起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娴熟地为学生们示教动物实验。他以轻巧的动作敏捷地切开了兔子的胸腔和腹腔,暴露出搏动的心脏、蠕动的胃肠等活生生的器官。眼前的一切,就像是教科书上的器官图片突然鲜活了一样,令学生们充满了好奇与一探究竟的激情。

在兔子打开的胸腔前,指着跳动的心脏,齐昂教授为大家讲起了心脏的生理功能。

“同学们看到了吧,这就是真正的活体心脏,它的跳动非常有节奏,在舒张与收缩之际,把赋予生命力的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进血管,形成各个动物体内的生命之河,然后运送到全身。伴着血管一起延伸的还有白色的神经纤维,它们汇集成神经干,通往最高指挥系统大脑。这样动物才能对外界的一切刺激有感觉。有了感觉后,大脑再通过神经下达指令,动物体就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学生们对齐昂教授佩服得五体投地,巴甫洛夫更是像着了魔似的彻底陶醉了。他听着齐昂教授的讲解,看着兔子胸腔内有节奏地跳动的心脏,出神地遐想:神奇的机体,神奇的心脏,神奇的血管,神奇的神经,神奇的肌肉……这里面有多少可以探究的奥妙啊?

动物实验课结束了,齐昂教授摘掉手上的手术手套,优雅地转身离去了。巴甫洛夫凝视着老师远去的身影,发现老师的漂亮礼服上竟然一点血迹也没有沾上。

他看得呆了,感觉这简直是在变魔术!要不是他亲眼所见,他是怎么也不能相信的,对老师的敬佩之情更是达到了极点。事后他说:“老师给我们所有听课的学生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那精于简单地阐明最复杂的生理学的各种问题和善于灵巧地进行实验的才能,太使我们惊奇了。这样的老师,令人终身难以忘记。”

那一刻,他为自己确定了终身的志向:把自己的一生投身于对身体机能的科学研究之中,做一个科研路上的追梦人。

刹那间,他像一个游子经过了迷茫的寻找后,突然看见自己梦萦已久的故乡一样,直令他激动不已。时光的坐标划过思想,给了他人生的方向。今生可以没有荣华富贵,可以没有飞黄腾达,只要能在科学路上跋涉徜徉,生命之光必然绚丽多彩!

人生的目标一经确定,他就要全力以赴了。

从此,他流连忘返在生理学实验室里。在齐昂教授的指导下,他反复地做着实验,有关心脏的、神经的、肌肉的、胃肠的,每一个实验都倾注了他的无限心血,只为解开一个又一个未解的谜。

宁静的夜晚,默默地听雨。窗外,是雨的淅沥;实验室里,是他的汗水在默默流淌。

几内亚比绍(2005):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作者简介

王平,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副会长。

编辑:张玉婷

审核:夏媛媛

yixuelishi

微信号|yixuelishi

医学的历史与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