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红军被追捕,老妇把他藏起来后,转身就对敌人说:他藏在我这儿!

 倦鸟依林 2023-04-06 发布于山西

1928年,开国大将王树声被敌人追捕,躲进大娘家避难,敌人高喊:“抓住王树声赏200大洋”,大娘高喊:“王树声在我家!”,事后,王树声跪倒在地对大娘说道:“以后您就是我的亲娘!”

1928年王树声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叛徒告密,所有的行踪敌人都知道的一清二楚,随即对王树声展开追捕,敌人为了拿到荣誉也是拼了。

王树声跑了很久都没能摆脱敌人的追捕,此时的他已经是筋疲力尽,就在绝望之时,王树声看到不远处有村庄,这给他带来了生还的希望。



他向着村庄迅速奔跑了过去,来到村子的中央,王树声看到一处人家大门是开着的,当时也管不了那么多转身就跑了进去,这时户主周家姆听到院内有声音,随即就来到了院内,看到王树声愣了一下。

此时门外传来了很多呐喊的声音,“王树声我知道你躲在这里,赶紧出来,谁能抓到王树声赏200大洋,”在那个时候能拥有两百大洋那是相当的吃香。

大娘知道面前的人肯定就是外面要抓捕的人,听着声音越来越近,大娘没有犹豫,直接将王树声拉进了屋内,并说道:“没事,我这里有地窖,你可以躲进去。”

王树声赶忙道谢,但又向大娘说道:“我不能长时间呆在你家,一旦被发现你们也会受到牵连的!”


看门外的人走过了自己门前,王树声见状就要出去,大娘一把将要出门的王树声抓了回来,“你现在出去很危险的,他们还没走远,而且找不到人还会折回来的!”

你先躲到地窖里,等他们彻底走了再说,随后大娘带着王树声就来到了地窖,地窖在厨房的角落,位置还是比较隐蔽的,一般情况看不出来,王树声一看还真是藏身的好地方,随即听了大娘的话躲到了地窖里。

而门外的敌人在村里已经转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王树声,随即又喊道:“刚才有个人进了村子,谁要是看见交出来赏200大洋”,大娘只观察敌人的情况,对于奖赏毫不关心。

敌人在村里喊了大半天,家家户户也都关上了门,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举报王树声的位置。

此时的敌人看着半天都没人应答,当即就急了,随便冲进一户人家抓了几个人,随即喊道:“王树声我知道你躲在这个村子里,你要是再不出来,我就要杀人了。”


此时的王树声在地窖里根本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大娘听到敌人要杀人顿时慌了,就在这时大娘个看到出屋门的儿子王政道,大娘顿时心生一计。

随即叫着儿子低声说道:“你一会儿假扮王树声,让敌人把你抓走,到时候他们看不上王树声,最多挨一顿打就出来了。”

儿子很害怕但还是点点头答应了母亲,随后大娘就跑到敌人要杀村民的地方,大声说道:“我知道你们要找的人在哪,200大洋是真的么?”

敌人见状说道:“当然有,只要你说出他的位置,让我们抓住他!”

大娘说道:“在我家,你们跟我来,”村里的人都有点惊慌,大娘为了200大洋出卖红军,所有人都投来了异样的眼光。

随后敌人跟着大娘来到了她家,大娘说道:“王树声就在屋里你们进去抓吧!”

敌人随即将王政道当做王树声抓了起来,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大娘低估了敌人的残忍,原本以为儿子只会挨顿毒打就放出来了,但敌人随即对王政道严刑拷打,逼问他手里的情报。


王政道咬着牙齿承受,还坚持说自己就是王树声,但不知道什么情报,经过几个小时的审讯,此时的敌人已经没了耐心,把王政道拉到村口,直接砍下了他的头颅。

大娘强忍泪水,几度要瘫倒在地,此时的村民才知道大娘的良苦用心,大娘为了村民,也为了不交出王树声,出此计策,用自己的儿子换来了两方的安全。

待敌人全部撤离后,大娘也让王树声从地窖里出来,王树声听了村民的讲述后,随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大娘说道:“感谢您和您儿子的救命之恩,以后您就是我的亲娘,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儿子,我给您养老送终!”


大娘一共四个儿子,除了刚牺牲的王政道,还有三个,面对惨死的儿子,大娘随即把剩下的三个儿子,也送走参加了红军,但可惜的是,随着战事不断,三个儿子也在战斗中牺牲了。

王树声经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以后成为了开国大将,但王树声没有忘记大娘的恩情,托人到处寻找周家姆的下落,在1951年麻城西张店村找了周家姆,王树声亲自去探望,随后即使公务繁忙,王树声也会托人去探望周家姆。

1956年,周家姆因病去世,王树声也遵守承诺,以儿子的身份为她养老送终。周家姆虽然没上过战场,但依旧为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舍小家,为大家,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王树声,1905年生,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副师长兼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1军3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等职。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他身遇危难,矢志不渝,一心向党,最后一路乞讨,历尽艰辛,辗转回到延安,先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学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晋冀豫军区(后为晋冀豫边游击司令部)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40年6月晋冀豫军区一分为二,分别组成太行、太岳军区,他改任太行军区专职副司令员兼人民武装力量动员部部长。他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他说:“职务大小,都是为人民服务,我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争名誉地位的权利。”在率领太行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参加反“扫荡”和百团大战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使地方武装同正规军的比例由1941年的77:100上升到1942年的200:100,从而为主力部队输送了大量兵员。1942年秋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1944年10月,任河南军区司令员,率部深入河南敌后,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立起了拥有300多万人口的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与新四军第5师一起在中原地区打通了华北与华中的联系。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鄂西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鄂豫军区司令员等职,为中原解放区的创建与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治委员等职,为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武器装备建设和军事科研事业作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