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德怀PK麦克阿瑟:朝战四次巅峰对决后,世界各国如何评价二人?

 sdhenry 2023-04-06 发布于广东

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抵御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彭德怀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与“联合国军”首任总司令、美利坚合众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进行了一场直接对话。
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在毛泽东主席正确指挥,以及彭德怀对于战争走向的准确把握下,中朝两国人民军队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麦克阿瑟还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撤职,不得已告老还乡。
抚今追昔,在这场生死角逐中,彭德怀与麦克阿瑟先后进行四次巅峰对决。

第一回合交锋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初期,1950年10月,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迎战,当时麦克阿瑟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中朝两国军队总兵力约30万左右,且装备和美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彭德怀手中没有海军和空军。
在第一回合交锋中,彭德怀以志愿军第42军主力,于东线战场的黄草岭地区阻击“联合国军”与南朝鲜军,钳制东线战场之敌,保障西线志愿军主力侧后方安全。
随后集中志愿军第38、39、40、42军125师于西线战场,制定了“先打南朝鲜军,再打美英联军”的原则。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在朝鲜温井地区全歼南朝鲜军一个加强营和一个炮兵中队。西线战场,志愿军第39军于云山地区歼灭美军王牌师骑兵第一师和南朝鲜军第一师2000余人。
志愿军第42军歼灭美军陆战第一师,南朝鲜第30师、首都师2700多人。至此,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以志愿军大获全胜告终。

首回合交锋,志愿军打得麦克阿瑟连连败退,共歼灭1.5万余名敌军,粉碎了麦克阿瑟“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
两位军事指挥官在第二回合交锋中,麦克阿瑟更是沦为“蠢猪司令官”。
1950年11月25日,志愿军主动打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志愿军第38军和第四42军在西线友军配合下,向德川、宁远地区的南朝鲜第七师、第八师发起总攻,歼灭南朝鲜两个师大部,彻底斩断“联合国军”东西线联系。
西线志愿军控制战场主动权,对美军第九军形成全面包围。到了11月29日,如梦初醒的麦克阿瑟才命令“联合国军”全线收缩。此时“联合国军”早已经被志愿军团团包围。
看到突围无望,麦克阿瑟又命令美英联军从龙源里地区突围,却又被志愿军阻拦。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西线志愿军对美军第22师进行歼灭性打击,重创美骑兵第1师、第25师,共歼敌2.3万余人。

东线战场上,彭德怀亲自指挥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地区给美军王牌陆战第一师、步兵第7师毁灭性打击,共歼敌近14,000余人。“联合国军”败退到三八线以南,志愿军解放朝鲜首都平壤,彻底扭转战局。
第三和第四回合中,麦克阿瑟不仅丢掉汉城,甚至告老还乡。
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麦克阿瑟试图挽回一点尊严,他集中“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共34万余人,在“三八线”以南连续部署三道防线。
彭德怀集中志愿军六个军,在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团协同下,集中优势兵力,仅用不到一天时间,就全部突破南朝鲜军防线,随后乘胜向美英联军防线发起进攻。
至1951年1月,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中朝两国军队将麦克阿瑟战线从“三八线”以南直接打退到“37度线”附近,共歼敌2万余人。

当时的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正准备向南追击时,彭德怀果断下令停止追击。
他认为麦克阿瑟虽然被打痛,但美军主力还有一战之力,后备力量很强,技术装备占据较大优势。志愿军反而将补给线拉得很长,且全军相当疲劳,减员很大,与其乘胜追击,倒不如立即停止前进,稳固胜果,防止敌人反扑。
麦克阿瑟接下来的一举一动,都不出彭德怀所料。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刚刚结束两个星期,麦克阿瑟就迫不及待集结“联合国军”5个军16个师加三个旅和一个空降团,及所有炮兵、坦克兵、航空兵、地面部队共25万余人,向志愿军发起全面反攻。
由于彭德怀及时命令部队停止攻击,采取“放弃汉城,机动防御”的战略,再一次掌握主动权。

至1951年4月,麦克阿瑟被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撤职,灰溜溜返回美国。
中朝两国军队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共歼敌8万余人,让这位二战名将、美利坚合众国五星上将的麦克阿瑟走下神坛。
回想“联合国军”在仁川成功登陆后,麦克阿瑟狂妄得不可一世。遇上名气不如他的彭德怀,锐气却慢慢变成了躁气。
对于中国,麦克阿瑟向来是瞧不起的,根本不屑一顾。但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让麦克阿瑟吃到人生中最大的一场亏。
在这场巅峰对决中,他国军事家对于麦克阿瑟和彭德怀都有着怎样的评价呢?
先来看看英国人对于彭德怀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术打法的评价

英国皇家大学战略学研究会曾这么评价道:一支以骡马为主的中共精锐军队,与机械化技术装备精良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彭德怀指挥特色举世无双,在世界战史上堪称一绝。
还有这样一种评价:彭德怀善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各个击破“联合国军”防线。通过正面与两翼迂回相结合,先阻断敌之退路,然后进行多路围歼。当两军相遇时,彭德怀会利用游击战配合阵地战,再加上夜战、阵地防御和机动防御相结合,从不墨守成规,根据不同的环境、对手改变战法。
可见,各国军事家与军事学院对彭德怀的评价是非常高。
打了败仗的麦克阿瑟又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呢?
巴顿将军的搭档布莱德雷将军是这么评价的:麦克阿瑟神话般的尊严,被赤色中国人损害了。可以肯定的是,麦克阿瑟现有能力与力量根本斗不过在朝鲜的中国指挥官彭德怀。
麦克阿瑟毕竟是西方人眼中有名的战将,批评之余也对其在朝鲜战场上的一些战术予以肯定。
比如世界军事家认为麦克阿瑟用兵有四大特点,包括以诈制胜,出奇制胜等等。
在朝鲜战场上,麦克阿瑟虽然有些冒进,起码没有让“联合国军”的主力元气大伤。

用大白话来说,麦克阿瑟善于逃跑,面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追击,极大程度保存了“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

然而这些西方军事家就没有想过,当时的“联合国军”装备怎样的武器?中国人民志愿军又是怎样的后勤保障?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典型的非对称作战,我们的队伍有着钢铁般的信念,这一点是取胜的关键,从这之后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麦克阿瑟也好,李奇微也罢,都是咱们的手下败将。事实证明光说大话没有用,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