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怜袭人姨娘梦

 liuhuirong 2023-04-06 发布于湖北

作者:刘汉尧

袭人是红院的“领班”“首席大 丫头”。不过 她除了丫头的身份外,还是宝玉的“母亲 ”及监护人,也是宝姨娘、妾情人。本文就袭的姨娘及如下确认。

一、“不怕没八人轿你坐”

《红楼梦》刚刚开始就告诉读者宝玉与袭人“初试云雨情”的故事,说明这件事很重要,是《红楼梦》诸多故事的 个引子。“初 试云雨情首先说明了宝玉已经成人,已经 性成熟”,这一点非常重要 至此以后宝与众儿的往中,就少 一些“两小无猜”,而慢慢地滋长了 些男私情。同时也就让贾政、王夫人等长辈增添了许多警觉和焦心。其次, “初试云雨情”对宝玉、 更为重要,宝玉 会 对袭人增加一份心和责任,“自此宝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是宝玉房里的一个 大丫头,既是奴才也是奴之间的地位有别,是,人与宝玉有了肌肤之亲后,必然 发袭人的姨娘梦,这应该也是性的自吧。所以从此以后“ 玉更为尽心”,袭人本来就是一位“心地纯良,克职位”的 头,可 所受的服务质量必将大幅度提升。袭更有一个与不同的“痴处” 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 母;如今 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优质服务加上忠心耿耿,宝宝和袭人的关系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提升关系对于袭来讲是人生大事,也是怡红院众 丫头共同的梦想。“初试云雨情”之后袭人虽然得到了宝玉的 身体然而是否得到了宝玉的心呢?曹公通过“情切切良宵花解语”,“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为我们揭开了面纱。

袭人巧用“ 身之论”, 借母兄为其赎身事,说 了一番自己必然离开的道理宝玉也说尽挽留的,袭人依理一一回绝,这时宝玉见无力挽回“泪痕满面”,袭人便放心地笑了,说我不走,但你必须依我三件事。宝玉也就释然了。然而宝玉第二天就忘了袭人的叮嘱。史湘云过来贾府作客,客居黛玉处,宝玉一清早就跑去要湘云姑娘为他梳头,袭人真的生气了,而且拿出小女人的柔情与宝玉怄气,以宝玉的再次表态两人才重归于好:

宝玉见她娇嗔满面,情不可禁,便向枕边拿起一根玉簪来,一跌两段,说道:“我再不听你说,就同这个一样。”

宝玉更是明确承诺,只要你在这里长久地呆着“不怕没八人轿你坐”。袭人至此也就不仅得到了宝玉的身体,而且也得到宝玉的心。其实公子哥儿的心难道就不会变化吗?难道宝玉、袭人的相处状况就不会变化吗?时间还长着呢!但是袭人至少得到了宝玉明确的承诺。

二、“我就把他交给你了”

袭人的姨娘梦能否变为现实,光有宝玉的表态是不行的,没有王夫人的同意依然是水中月镜中花。正如晴雯所说:“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虽有宝玉的承诺,袭人现在只是一个“鬼鬼祟祟”的通房丫头。如何得到王夫人的认可,“路漫漫其修远兮”,袭人还有很长一截路要走。

众多红学专家认为在宝玉挨打之后,袭人向王夫人进了“谗言”,她靠出卖黛玉、出卖晴雯,得到了王夫人的信任。有人说她“奸之近人情者”(涂赢《红楼梦论赞》);有人说她“谗蝇肆毒”(西园主人《红楼梦辨》);有人甚至称她是“贾府之秦桧也”(张其信《红楼梦偶评》。在很多人心目中,袭人就是“大观园的女特务”。王夫人信任袭人提拔她,众人骂袭人批评她,都是源于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与袭人的一次谈话。

其实,袭人在这次交谈中,核心谈了三点:

其一:认为贾政应该,甚至早就应该,今后还应该继续教训宝玉。袭人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教训两顿”是还要教训,“再不管”是指早就该教训了。

其二:宝玉不听我的劝,且有人诱惑他。袭人又道:“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

其三:把宝玉搬出大观园。袭人道:“我也没有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袭人的这番谈吐逻辑十分明晰,一是结论:宝玉该打;二是原因:不听我劝,且有人诱惑他;三是措施:搬出大观园。袭人的结论与曹公《红楼梦》的本旨相左,作者塑造的宝玉就是一个有点反传统的形象,袭人却站在了传统价值观的守护者一边,鼓励宝玉读“四书”“五经”,时文八股,走科考之路,钻营仕途经济。袭人分析的原因首先是显摆自己苦劝的行为,从而在王夫人面前抬高自己的作用。其次是把责任归咎给有人“肯亲近他”。“肯亲近他”的人到底是指谁呢?袭人也跟王夫人作了进一步的注释。袭人道: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不叫人悬心”。

袭人实质上明确指向了林姑娘。有一次宝玉向黛玉倾诉肺腑,误把袭人当成黛玉说了一番情话,袭人“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而且袭人判断宝黛之间“将来难免不才之事”,“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宝黛恋情在贾府应该是一件公开的秘密,他们经常哭哭啼啼闹别扭,有时甚至动静很大,人人皆知。凤姐还公开开黛玉的玩笑,要她嫁给宝玉给我们家做媳妇,宝钗也拿宝黛姻缘开玩笑,就连奴才兴儿也知道宝玉的姻缘是林妹妹定了的。因此袭人有意将宝黛之间的“危机”点明告诉王夫人。

由此可见,袭人与王夫人谈论的第二个核心内容,再次让袭人站到了曹公所崇扬的“自由恋爱”,这种反传统价值观的反面。实质上,袭人所提出 的处置方法,就更不符合曹公的本旨了——把宝玉搬出大观园,那还有《红楼梦》吗?曹公就是要让这群少男少女,在青春的王国里自由地享受青春的快乐。难怪从评点派到当代红学家,大都贬损袭人。

但是,袭人的观点却深深打动了王夫人,王夫人感动地又是落泪,又是连声叫袭人“我的儿”,而且感谢袭人“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把袭人简直捧上了天。王夫人决定从自己的月例工资中,“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并叮嘱凤姐,“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明确袭人享受姨娘待遇。王夫人还含泪对凤姐、薛姨妈说:

“你们那里知道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她长长远远的服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

之所以袭人的话能感动王夫人,是因为她们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她们都推崇仕途经济,都反对“人不人、鬼不鬼”的自由恋爱。更何况宝玉是袭人和王夫人的后半生,袭人有了为官作宰的宝玉,她便有了荣耀和富贵的一生;王夫人有了为官作宰的宝玉,她便有了稳定和尊荣的余生。她们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价值观,也就有了共鸣,难怪王夫人肯定袭人,“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的确如此,袭人所言不仅是事实,而且符合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从这个角度来看,袭人何罪之有?王夫人也是从这个角度认识袭人的,所以王夫人掏心掏肺地说:“我就把他交给你了”。

袭人不仅得了宝玉姨娘的地位,而且还得到了宝玉的监护权。王夫人把宝玉交给她,要求袭人“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好歹留心”就是留心留意,充当“耳报神”吗?“保全了他”就是不许漂亮女孩子与宝玉往来吗?后来抄检大观园,清洗怡红院,连宝玉都对袭人起了疑心,历来读者对此也就有了更多的想像。

三、“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

袭人成为宝玉的姨娘,几乎得到了相关人员的全面认可。王熙凤主张“开了脸,明放她在屋里”,是王夫人认为宝玉袭人都太年轻,“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而薛姨妈对王夫人拔擢袭人极力赞扬,并说:

“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她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

与宝玉具有情感纠葛的三位美少女: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得知袭人有了姨娘待遇之后,都跑过来给袭人道喜。袭人夜间告诉宝玉这一消息后,“宝玉喜不自禁”。多情多心的林妹妹,在此之前就开玩笑称袭人为“嫂子”。可见袭人能够成为宝玉姨娘,这些人都是认可的。

有一次袭人的母亲病了,要告假回家探母。王熙凤更是按照姨娘省亲的规格精心安排:两个媳妇陪伴,两个丫头服侍,四个成年人跟车,大车一辆,小车一辆。一个丫头出门何等气派,可见凤姐超规格安排的苦心。出门时凤姐再次对袭人的衣服、包袱、手炉 以及各种穿戴进行了审视调整。不知袭人这次回家探亲是否有衣锦还乡、春风得意之感呢。

袭人的姨娘地位,虽然有宝玉自身的认同,也得到了实权派王夫人的首肯,同时也得到了上层各种人物的赞赏,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最高统帅贾母没有表态。事实上,儿女们的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做主,即所谓“父母之命”。更何况是纳妾呢!所以贾母完全可以不操心。贾母也常说自己年纪大了,懒得操心了。迎春出嫁,贾母只说“知道了”三个字,任由其父贾赦主持。然而“衔玉而诞”的宝玉,贾母最为溺爱,对于他的成长,贾母付出最多,宝玉的事贾母岂能不关心呢!王夫人当然明白这一道理,当她清洗怡红院之后,就把逐撵晴雯、拔擢袭人两件事一并向贾母作了汇报。

晴雯、袭人都是贾母屋里的奴才,经贾母调教后转拨给宝玉使用。按照贾母的想法,袭人“是没嘴的葫芦”,但她忠心耿耿,“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着实为一“忠仆”。而晴雯“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按照“贤妻美妾”的标准,贾母为宝玉选定姨娘的第一人选显然是晴雯。然而王夫人的标准是“性情和顺举止沉重”,她也承认“袭人模样虽比晴雯略次一等”,但是王夫人依然放弃了“美妾”的标准选择了袭人。对于贾母来讲,晴雯、袭人都是她选定的预备队员,既然母亲作主,祖母还能说什么呢!贾母听了,笑道: “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原来这样”是指王夫人说的晴雯变了。“如此更好了”是指王夫人选定的替代品袭人做了姨娘。

贾母的表态尽管有些勉强,但终究还是认可了。至此,袭人的姨娘大梦尘埃落定,所有审批流程全部完成,只等“挂牌上市”了。

袭人是薄命司“又副册”明文记载的薄命女儿,难道她的姨娘梦真的能美梦成真吗?袭人的命运判词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可见袭人并没有成为公子宝玉的姨娘,而是嫁给了优伶蒋玉菡。根据“脂批”,袭人嫁蒋玉菡是宝玉未出家时,可能是宝玉、宝钗的亲自安排。想当日袭人与宝玉有多少柔情蜜意,然而最后终于被死活都不肯离弃的人放弃,岂不悲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