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设贵州大水网|开展百库大会战 建设贵州大水网

 新用户51885816 2023-04-06 发布于贵州

初冬贵州大地上,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工地一片繁忙。走进凤山水库,只见几十台大型机械设备正在作业,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大家都在撸起袖子加油干,施工现场采取人轮休机不停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作业,提高现场工作效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在2023年6月工程建设达到下闸蓄水验收条件。

文章图片1

夹岩枢纽工程蓄水 宋洪磊 摄

“我们将严格把好安全生产与质量关,努力统筹好质量与进度。”贵州省水投集团大管部、凤山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处副主任李正江说,他们将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凤山水库建设,确保工程按期交付,为建设贵州大水网、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水利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水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贵州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贵州开展百库大会战,建设贵州大水网,进一步提升水资源配置标准、保障能力,破解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的历史难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马不停蹄

11月初,贵州水利建设“一号工程”夹岩水利枢纽工程的金遵干渠石板溪隧洞衬砌全线完工,标志着此条隧洞历时14个月的紧张施工已全部完成,向夹岩工程全线通水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夹岩公司金遵建管部主任张乾介绍,为保障参建人员、施工材料及进进入板溪隧洞施工,夹岩公司积极协调当地政府,调配当地技术人员及供应材料,为运输车辆办理“绿色通行证”,就地解决了人员流动、材料供应等困难。

“目前,夹岩工程坝后电站首台机组已于10月初实现并网发电,工程开始由建设阶段向运营阶段转变。”贵州水投夹岩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谭其志介绍。

马不停蹄加油干,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于2021年12月28日下闸蓄水,目前蓄水量达8.46亿立方米;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于2021年2月27日下闸蓄水,已蓄至正常蓄水位,当前库容0.8995亿立方米,电站已于2022年6月15日实现发电,截至2022年9月底,累计总发电量为0.3482亿千瓦时;马岭水利枢纽工程于2019年10月下闸蓄水,已蓄至正常蓄水位,当前库容1.062亿立方米,电站2019年12月15日实现发电,截至2022年9月底,累计总发电量为3.7亿千瓦时;凤山水库工程大坝填筑至886m高程,泵站及输水隧洞建设同步推进;观音水库正在开展“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场内道路开挖2.2Km,目前正开展道路路面和导流洞开挖工作。

夹岩水库、马岭水库、黄家湾水库、凤山水库、观音水库等一批大型水库建成后,必将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一核四区”大水网擘画新蓝图

贵州是水资源相对丰沛的地区,水资源总量1062亿立方米,居全国前列,但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造成了山高坡陡,有水难留的现实困境,水资源利用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的问题依旧存在。

当前,我省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数量相对较少,全省仍有35个县(市、区)总量上不同程度缺水,另有31个县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性缺水,加上各个水源工程之间未实现互连互通、丰枯互补,防洪调蓄能力、应急供水保障能力不路,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尚未形成。

近年来,贵州加快解决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把水利放在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位置,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发展。

前不久,省政府批复了《贵州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明确以黔中经济区为核心,西北、西南、东南、东北为四翼,构建“一核四区”的贵州水网建设总体布局。其中“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黔中水网和黔西北等水资源短缺区域水网建设,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以“一核四区”大水网建设为统揽,贵州加快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和管网配套建设。通过开展水利“百库大会战”,建成夹岩、黄家湾、凤山等大型水库和一批中小型水库及输配水网,新开工花滩子、英武、石龙等一批大中小型水库,加快黔中、夹岩调水大通道建设和水库配套输配水网络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引提水工程。确保新开工100座以上大中小型水库,实现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不断推进农村供水管网和灌区建设,全面保障城镇、30户以上村寨、300亩以上连片耕地、高标准农田和产业园区等用水需求。

目前,贵州首个大型水利工程——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建设完成已向贵阳通水,贵州一号水利工程——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已下闸蓄水,马岭大型水库已备具供水条件,黄家湾大型水库已开始发电运行,凤山水库建设进展顺利,观音水库已开工建设,此外,一大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目前,贵州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已达到134.5亿立方米,“一核四区”贵州大水网格局已初具规模,供水保障和防洪减灾能力大幅提升,工程性缺水瓶颈初步破解。

紧抓政策红利增添新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水安全保障。

2022年新春伊始,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效解决长期困扰贵州发展的工程性缺水难题。

《意见》明确,推进凤山水库、观音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力争开工建设花滩子、石龙、英武、宣威、车坝河、玉龙、美女山等水源工程和贵阳乌江供水工程,加快推进德隆等中型水库建设,力争到2030年全省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到170亿立方米以上。

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了贵州重大的历史机遇,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期,贵州工程性缺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对水利的需求,贵州水利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短板,水利事业任重而道远。”省水利厅厅长周登涛说,按照中央的总体布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有力推进以“一核四区”大水网为主线的各项水利建设。

增添新动力,构建新格局。今年前三季度,贵州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62亿元,各地已有15个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完成蓄水验收26座,完成竣工验收24座,新增供水保障能力2.1亿立方米,全省供水保障能力达到134.5亿立方米。

省水利厅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对在建骨干水源工程实行清单式管理,持续开展督导检查,完善和发展水利工程竣工验收长效机制。

全省水利系统真抓实干,到今年底,力争开工建设花滩子等25个骨干水源工程,完成40座水库蓄水验收,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142亿立方米以上;全年完成全口径水利投资300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水支撑。

黔山大地,一汪汪碧水正为贵州“四新”“四化”注入源头活水,一处处在建工程正在火热有序抢时间、赶工期。(记者 杨静 二审 陈玲 三审 顾海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