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清胶囊——高血压、中风后遗症

 春软 2023-04-06 发布于福建


1

清清胶囊

药品

  • 药品
  • 基本概述

    清清胶囊是依据我国名老中医的多年临床验方,由北京方中方中西医药研究中心研发,由哈药集团黑龙江同泰药业生产,适用人群为用于高血压高血压并发症中风后遗症的产品。

    药品名称

    清清胶囊

    是否处方药

    主要适用症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执行标准

    Q/FZF 005-2007

    快速
    导航

    成分功效适用人群服用方法

    产品信息

    主要成份:栀子、葛根、决明子、槐花黄精牡蛎菊花蚕蛹粉等

    规格:0.3g/每粒

    包装:0.3g×80粒×3瓶

    服用方法:

    一日两次,空腹温水送服,早餐前半小时服用6粒,晚餐后两小时服用6粒

    (身体虚弱者可初期可4 /4服用,逐渐加量至6/6)

    服用禁忌:孕妇忌服,中风后遗症半年内者慎用

    执行标准:Q/FZF 005-2007

    储存方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生 产 商:哈药集团黑龙江同泰药业有限公司

    出 品 商:哈尔滨方中方科技有限公司

    成分功效

    主要成份:栀子、葛根、决明子、槐花黄精牡蛎菊花蚕蛹粉等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现代中医研究栀子:含栀子素、栀子苷、去羟栀子苷、栀子酮敢、绿原酸、藏红花苷、藏红花酸、β-谷甾醇等。

    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有降压作用,其作用部位在中枢,主要是加强了延髓副交感中枢紧张度所致。或有于心收缩力容积及心输出量下降起到将血压的作用。还可降低心肌收缩力,能防治动脉硬化

    ②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有利胆保肝的作用。

    藏红花苷、藏红花酸能使胆汁分泌量减少,促进胆汁排泄作用。对胃有抗胆碱性抑制作用,还能促进胰腺分泌。

    ③ 另外,还有抗炎抗菌,镇静抗惊厥及降温的作用。

    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

    凉血活血,清肝泻火。

    现代中医研究槐花:含芸香苷、水解生成槲皮素、葡萄糖,又含槐花米素及鞣质等。

    ①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芸香苷、槲皮素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及输出量,并减慢心率,槲皮素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② 对毛细血管的影响。

    芸香苷及其苷原槲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能使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弹性。

    ③ 降低血脂。

    槲皮素能降低肝、主动脉及血中胆固醇量,并增加胆固醇-蛋白复合物的稳定性,对动脉硬化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入肺、肝经。

    平肝明目,疏风清热,解毒。

    现代中医研究菊花:含菊苷、黄酮类、挥发油、胆碱、香豆精类化合物及生物碱等。

    ①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状态。并能降低血压,抑制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

    ② 提高胆固醇的代谢,抑制甘油三酯的升高,预防高血脂疾病。

    ③ 抗衰老,能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脂质的含量,延缓衰老。

    ④ 解热,抗菌,抗病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滋阴润肺,补脾益气。

    现代中医研究黄精:含多种甾体皂苷、糖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

    ① 延缓衰老,抗疲劳,抗氧化,改善记忆力。

    ②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可使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降低,能减少主动脉壁内膜的斑块,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③ 降血糖,黄精甲醇提取物对一般血糖升高有降低作用,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所引起的血糖升高。

    ④ 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对肾上腺皮质亢进引起的脂肪、糖代谢紊乱有一定改善作用。

    ⑤ 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疱疹病毒、真菌

    适用人群

    1、高血压高危人群或初患高血压的人群,没服用西药,血压处于临界值或血压偏高,没有其他危险因素者;

    2、血压控制平稳,长期靠口服降压西药的高血压者;

    3、长期服用降压西药,血压不稳定或仍偏高的高血压患者;

    4、中风后遗症

    服用方法

    高血压一般症状

    由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头胀、颈项板紧、耳鸣、眼花、健忘、失眠、烦闷、全身乏力、四肢麻木、心悸、胸闷、出汗等不适。及高血压并发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脑血栓或脑出血)、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中风后遗症者出现全身乏力、一侧肢体活动不利或发凉、肢体麻木、言语不利等不适。

    调理周期

    调理周期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身体情况及病情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40天):面容面色好转,全身乏力、下肢沉重无力、失眠、健忘、头晕、头痛、眼胀等逐渐改善。

    第二阶段(40天~90天):全身乏力、头痛、头晕、眼胀,失眠、健忘、烦躁焦虑、心悸心慌、胸闷等明显好转,血压控制逐渐平稳,预防心、脑、肾、眼等并发症的出现及发展。

    第三阶段(4个月~6个月):

    1、对于绝大部分高血压高危人群或初患高血压的人群(血压值较高),血压值逐渐开始恢复正常;

    2、对于长期靠口服降压西药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降低西药的用量,并避免口服西药的失效,同时预防并控制并发症。

    3、精神状态良好,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肾、眼部的不适逐渐改善,血压开始逐渐下降,减肥降脂。中风后遗症者出现的肢体活动不利等逐渐好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视个人情况,可根据医生建议减少西药的用量。

    第四阶段(9个月~12个月):机体免疫力提高,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明显好转,血压逐渐平稳下降,可降至正常范围,理化指标如血脂、血粘度蛋白尿趋于正常,西药量可逐渐根据医生建议减至最小量,中药服用量可逐渐减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