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逃离大城市的年轻人:攒100万回村盖别墅,没房贷没压力

 新用户6516h3hB 2023-04-06 发布于山东

艺述史官方原创

提前攒够钱,回村盖别墅

01 

关于延迟退休的政策发出后,“回农村盖别墅养老”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其中,在大城市里打工回农村自建房屋的年轻人占据了大多数。

“提前攒够钱,回村盖别墅”,成了他们的新兴潮流。

豆瓣上,有一个名叫“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组织”的小组,里面有8万名成员,正如简介上说的那样:

“8090年代独享阖家宠爱的子女们,该到了供养父母的时候了”。

对于大部分子女而言,如何实现个人价值依然是生活的重心,对于赡养老人一事,总觉得还很遥远。

但对于家人突发疾病的年轻人来说,“养老”这一问题已经率先挑战了他们的生活。

几乎在接到家里来电的一夜之间,就要做出艰难的选择——留在城市,还是立刻返村。

但近几年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

大部分人立刻选择了返村,就算家里的老人还能自理,有些年轻人也回村盖了个“大别墅”。

自建房不需要背负房贷、也不用交物业费,消费低、住房面积还大,关键是能陪陪年迈的父母。

这些年轻人不是单纯的追求闲云野鹤和诗情画意的,更何况,现在的农村自建房已经今非昔比了。

但在这背后,年轻人要用近一年的时间拿下“建筑施工审批手续-盖毛坯房-硬装-软装”的流程,还要处理很多麻烦的杂事。

一位36岁的父亲说:“当我看见孩子和父母都在身边时,感觉一切都值了”。

城市的生活的确难以割舍,但在农村有个家,就等于多了份归属感。

但在城市打拼的尽头,就是为了攒够100万回农村盖别墅的吗?这种现象真的是个好事吗?

那些逃离城市返村盖房的人,如今又怎么样了呢?

02 

在北京的8年,张欣曾反复考虑过一个问题:如果父母老了该怎么办,要不要离开北京回老家去?

张欣的家庭有些特殊,父亲失明十几年了,一直是母亲在照顾他,张欣在北京上班、买房、安家的这些年里,也想过肯定会在某个时刻回乡照顾他们。

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快,又那么剧烈。

去年中秋节,她回家过年,才知道妈妈的身体里长了个肿瘤,母亲是个很节约的人,一直没去医院看病,现在一只手已经抬不起来了。

为了更好的照顾她,张欣辞去了北京的工作,把房子租了出去,带着丈夫一起回到了天津的老家。

一个下雨的夜晚,张欣扶着妈妈准备去一家肿瘤医院接受治疗,却发现她已经站不起来了,后来专家得出结论,母亲得了脑梗,已经导致了重度瘫痪。

在重度瘫痪下治疗脑梗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很多医院都不愿接收,因为这样的病人随时可能“抛锚”。

那段时间张欣没了工作,租房赚来的钱填补着高额的贷款,无助、痛苦、悔恨瞬间涌上了心头。

后来她四处托人,给妈妈找了个脑科医院,跟着护士学会了翻身、喂药,但母亲仍然没有好转。

周围的人都在劝她做好心理准备,毕竟人到了这种程度,希望已经很渺茫了。

在北京的这8年,她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失明的父亲还需要照顾,于是张欣索性卖掉了北京的房子,脱离了“房奴”的身份。

在看到很多关于“农村自建房”的文章后,张欣也想把老屋修缮成大别墅,让父母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在对比发现修缮和重建的价格几乎一致后,她在县城给父母租了个小房子,然后开始“大刀阔斧”的建设老宅。

大概过了一年半的时间,他们就拥有了两层楼、270平米的房子。为了能让老人晒到充足的阳光,还建造了一个露天阳台以及100平的院子。

父亲虽然看不见,但每天都会高兴的在房子里转上一大圈,母亲也能在宽敞的空间下养病了。

张欣说:“农村没有北京挣得多,可在村里不仅住的舒服,还不用为房贷发愁”。

最近流行的“田园生活”不知不觉间成了她的生活写照,4个卧室完全够住,每天照顾母亲的同时还能养养花、种种菜,那种新翻得泥土的味道,她在北京从未闻到过。

去年年底母亲走了,张欣没留下任何遗憾,她决定继续在农村生活,不求能挣多少,只求把剩余的时间留给这个温暖的家庭。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为90199万,占63.89%,农村人口50979万,占36.11%。

农村人口依然处在减少的状态下,从最初的7亿人缩减到了5亿人。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来自农村的人都选择了去大城市买房定居,但也有很多人像张欣一样选择了返乡。

高先生和妻子小范在2010年生下孩子后,就去南方工厂打工了,每个月夫妻俩加起来有一万多的工资,工厂管吃管住,除了必要的花销外,两人非常节省。

孩子由农村的爷爷奶奶照看,除了过年回家,两人很少回去,毕竟南北距离远,路上花销大。

但长时间和孩子分开,见面难免有些生疏,他们离开村子时,孩子才一岁多,如今快13岁的儿子,已经读到初中一年级了。

儿子很懂事,他学习刻苦表现优异,他知道父母是为了这个家才跟他聚少离多的。

去南方打工的这11年里,高先生两口子也深得领导的赏识,还为他们专门安排了独立宿舍。

但这些年来工资一直没怎么长,付出再多的心血和精力都是如此,所以高先生有了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攒够100万,回村自建一套别墅。

2020年疫情肆虐,攒够钱的夫妻俩等待着地区解封,大概到了6月份,疫情总算消停了,两人纷纷递交了辞职信,回到了北方老家。

有了钱说干就干,他们用一年的时间盖好了房子,这一刻,夫妻两人总算安心了,这些年来,他们欠儿子的陪伴实在太多了。

到了年底,一家人搬进了新房,幸福充斥着房间的各个角落,小范喜欢种花,高先生买来了很多适合北方耕种的花种。

从此妻子种植、丈夫耕地,他们的生活让人羡慕不已。

儿子的学习成绩又进了一步,高先生拿到成绩单后非常满足:

“一家人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陪伴,如果这11年里我跟妻子分开,说不定也会出问题,漂泊在外久了孩子也会受影响”。

如今,他们盖房子花了不到50万,剩下的钱两人承包了百亩土地,但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后,高先生的确不在行,好在请到的工人比较靠谱,一年下来也能挣个十几万。

当然了,在农村建房子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他们要用近一年的时间拿下“建筑施工审批手续-盖毛坯房-硬装-软装”的流程,还要处理很多麻烦的事情。

这些都已经超出了我们想象中的“自建房”的概念。03 

在农村自建别墅对年轻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缓解住房的焦虑,也能脱离大城市的压力,况且在农村还能打造自己喜欢的房子。

但是因为对房子的审美与父母不同,还要想办法说服他们,毕竟老一辈人的传统认知是很难打破的。

再加上农村施工队一般没有合同,缺少约束就很容易产生一些麻烦。

张欣就遇到了临时加价的电工,还是亲戚介绍给她的,刚开始报价是45元/平,不包材料,结果主体浇楼板时对方称路程太远,不方便来预埋路线。

后来又说工程太复杂了,两次连续涨价,最终定在了60元/平。

因为是亲戚介绍来的,她也不好说什么,结果完工之后整层楼的强弱电都走到了地面,有几根电线也损坏了,原因就出在预埋路线上。

而高先生在修建房屋时,也遇见了很多麻烦。

他家的路因为东面邻居挖下水道,需要重修,但是对门的邻居不让修,生怕他家的地面比自家的高,这样下雨容易淹到房根。

高先生说:“我们根本没有超过他家的地基,作为老邻居这点事咱还是得自觉,但说实话只有东高西低水才能顺利流出去”。

无奈之下,高先生严格按照对门的要求修完了:“没办法,他们一家三口轮流监督,站在人家的角度上也可以理解”。

不过自建房屋最难的还是“CAD设计图”,光是这一步就打破了很多人“自建别墅”的美梦。

“CAD”就是用来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申报的材料,告诉他们自建房大概的层高和面积,也是提供给施工队的参考图。

为了设计图纸,有人直接购买现成的边学边施工,也有人花大价钱找了朋友帮忙,没少下功夫。

等图纸下来后,还要抽出休息时间亲力亲为的盯着房屋建设,跟一群工人们“斗智斗勇”。

36岁的高先生盖完房子后连续三天不想下床,累的腰酸背痛,但看着儿子满院子里踢足球、老人在客厅里跟着电视跳广场舞时,又觉得一切都值了。

农村的环境很舒适,早上可以骑着电动车赶集,也没有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站在独立的阳台上,拉开窗帘就能看见一座座山峦。

不过无论是张欣还是高先生,还是其他搬到村里生活的年轻人,都表示自己还会回到城里。

不仅是因为农村没有年轻人的娱乐项目、拿快递点外卖也不方便,还在于城市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更占优优势。

毕竟他们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目前还是要以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为主。

在农村建房子是为了更好的照顾父母,村里有他们熟悉的街坊邻居,一般老人都不想搬去城里。

但回城市买房子,也是为孩子上学做准备。

然而,由于近几十年经济发展迅速,房地产行业也在飞速发展,即使部分地区的房价已经有所下降,但很多城市仍然处于高房价状态。

相比起来,农村的房价显得格外低,甚至处于“无市状态”。

这主要是因为大量年轻人离开了农村,去了“北上广”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持续短缺也导致了农村“空心房”、“空心村”和农民养老难的问题。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农村发展和养老问题了。

虽然截止到目前为止,农村和城市仍然有着较大差距,但我国正在逐步缩小。

所以等过去人生中“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在考虑“田园生活”也不迟。

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正在好转,乡村振兴也进行的顺风顺水,城市的生活的确难以割舍,但在农村有个家,就等于多了份归属感。

那么对于在农村“自建房”一事,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