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走进苏州园林之留园(杨向东摄影)

 唯我英才 2023-04-06 发布于河北

  留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坐落在苏州阊门外,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建筑空间、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


  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万历21年(公元1593年),曾是明代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后由刘姓人购买居住,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


  到了清末,盛宣怀父子得到留园后,把姓刘的刘改成了留下来的“留”,叫留园,在他的经营下,留园声名愈振,成为吴中著名园林,清代学者俞樾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园林分为东、中、西三区,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东区以建筑取胜,中区和东区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


  留园里面的窗台和亭阁也值得细细品味,只要角度变换,里面呈现的景致就会出现近景和远景的切换,十分耐人寻味,也更让人佩服园林设计者的巧思。





  走入留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龟背竹、一块块太湖石或种植或点缀在花盆里,形成一组组小景,或幽僻小巧的天井,或安静闲适的书斋,或舒朗淡雅的古木交柯。





  这里原为充满农家情趣的田园美景,现辟为盆景园,以及富有人文气息的假山石景。



  顺着一个不是完全封闭的屋子往里走,便是一条长廊。长廊尽头的墙壁镶嵌着形状各异的漏窗,有方的,有圆的,还有菱形的,透过漏窗,远处的景致似远不远,似断不断。


  走过长廊,豁然开朗,一座座假山奇石玲珑峻秀。长廊的外面则又是另一种风景,正中间是一个圆形的小湖,湖水清澈透明,在太阳的印衬下显得波光粼粼,如同一面镜子,映着天,映着日,也映着奇山怪石,山水相依,别有一番景致。




  再往里走,便进入了古人休闲品茶之地,古色古香。花纹独特的屏风,简约唯美的八角窗,还有各式各样的瓷杯木具,令人眼花缭乱。





  清风池馆是留园的热门拍照区域,上面集齐了江南风格的亭台楼榭,假山池沼等景致,是专门为看景准备的。


  清风池管临池可以观赏池水荷花,近距离可游览濠濮亭、小蓬莱等,还可以远眺山林可亭、闻木樨香轩和明瑟楼,是游人最多人气最旺盛的一个景区。





  园区内最大的厅堂--五峰仙馆。五峰仙馆是园主用来举行宴饮的场所,取名于李白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的诗句。



  林泉耆硕之馆: 林泉者,指山林泉石,游憩之地;耆,指高年;硕,有名望的人。这里是指老人和名流的游憩之所。


  馆为盛氏时所建。馆内有两匾,南“奇石寿太古”,北“林泉耆硕之馆”。“冠云峰赞序”屏门对着冠云峰。


  这是园区的镇园之宝—冠云峰,它不是单一的石块,而是由多块太湖石堆砌而成的一座高耸假山,集齐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


  冠云峰通体纤细清透,四面各不相同,无论从那个角度去观赏,都有一种别致鲜明的美感,十分耐看。






  小巧典雅的留园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并留下诗作,赞颂庭园的美景佳境。


  苏州的七里山塘古镇,西起虎丘东至阊门。三塘河与山塘街长约七里,因此得名七里山塘。


  山塘街有着姑苏第一名街之称。走在铺满青石砖及木制结构,挂满大红灯笼的长廊上,望着长长弯沿曲直的河流,两边是绿树花草点缀,你会真的感受到她的美丽和古朴典雅,感受到它独特迷人的梦里水乡风光。


  山塘河和山塘街并行,石板桥,石板路,河上有游船,街道上店铺林立,有老字号,也有时尚小店、美食摊店,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两边的店铺有许多有名的苏州小吃,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来这里大饱口福。也有吴韵茶庄、紫檀木雕、石雕、玉雕、唐装、刺绣、旗袍等苏州特色老字号商店,还能听苏州评弹、昆曲,还建有白居易白公祠纪念馆、商会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山塘街古戏台位于通贵桥西侧,是一座“易地移建”仿唐式古戏台,最早是作为祭神用的社戏场所,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来渐渐变成欢庆节日,举办庙会、丰富民众业余生活的一个娱乐场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有西湖, 苏州有山塘”。山塘街是古城苏州吴文化的展示窗口和苏式生活的体验地,是苏州城市发展的独特资源和文化旅游的特色名片。被誉为“老 苏州 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天堂里的街市”。

杨向东: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艺术摄影学会理事,呼市赛罕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子王旗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子王旗音乐家协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