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推拿复式手法黄蜂入洞及黄蜂出洞探源

 昵称32461016 2023-04-07 发布于山东




编辑推荐语


复式操作手法是小儿推拿特有的手法之一。黄蜂入洞与黄蜂出洞二者仅一字之差,然操作方法、部位截然不同,在临床应用中易被混淆。对古今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强调临床切忌盲目选穴,耽误病情
图片
【摘要】复式操作手法是小儿推拿特有的手法之一。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解剖定位不精确及理论与临床发展需要等原因,历代医家总结创造的复式操作手法,术式繁多,同名异法、异法同名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黄蜂入洞与黄蜂出洞最具有代表性,二者仅一字之差,然操作方法、部位截然不同,在临床应用中易被混淆。文章通过梳理总结古今文献,对黄蜂入洞与黄蜂出洞进行详细、全面介绍,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黄蜂入洞与黄蜂出洞两种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手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两者仅为一字之差,从字面上看,好像操作及作用相反的一组对穴,实则二者相差甚远,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极易混淆。笔者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发现,不同医家对其论述不一,记载零散而不全面。为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选穴,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古今文献对黄蜂入洞、黄蜂出洞相关内容的记载,从临床操作方法、功效主治等方面入手,对二者进行详细、全面的论述。

图片

图片

1 黄蜂入洞

1.1 古今文献记载

明清时期是儿科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各大医家著书立作,百家争鸣,同时也促进了小儿推拿体系的日渐完善。随着小儿推拿学科的构建,后世医家在其基础上不断补充与发展,使得小儿推拿被传承至今。但古今文献中“同名异法”现象较为普遍,即手法名称相同,但其操作方法、部位和步骤却不尽相同。有研究表明,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地域、经济条件限制、人体解剖学发展落后等有关。通过查阅30余本古今著作发现,古今文献中共有10种操作手法冠以“黄蜂入洞”之名,谓之“一名十法”,于是根据黄蜂入洞不同的操作方法进行分类,有方法相同或类似者以年代较早者的原文为主。现将其汇总论述如下。
《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收录于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一书中。《小儿按摩经》中描述黄蜂入洞为:“屈儿小指,揉儿劳宫,去风寒也”。本法在揉劳宫的基础上屈患儿小指,小指属肾,或有滋阴之义;劳宫今有内外之分,此处并未详细记载区分,但书中曾提到“揉劳宫”可动心火,作发汗之用,又提到“掐外劳宫,和脏腑之热气,遍身潮热,肚起青筋揉之效”。书中配伍此手法治疗的疾病皆为脾胃系疾病,因此笔者结合现代临床经验认为,此手法中的揉劳宫应是“于外劳宫处进行揉法”,且《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中也提到此处应为外劳宫,从而起到温阳散寒之效。《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是明代龚云林的小儿推拿著作,为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单行本。书中记载黄蜂入洞为:“大热。一掐'心经’,二掐'劳宫’。先开'三关’;后做此法。将左、右二大指先'分阴阳’;二大指并向前,众小指随后,一撮、一上,发汗可用。”操作时医者先进行“开三关”,再分别掐心经和劳宫,然后再用两拇指分手阴阳,最后两拇指交替向上按压,直至肘横纹。本法可用于治疗恶寒无汗之外感风寒证,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此处描述本法穴位数量与手法种类的运用较之前丰富,可以看出当时对于穴位与手法的联合运用愈加成熟,但此处记载的黄蜂入洞与《小儿按摩经》中的黄蜂出洞描述类似,推测可能为“误抄”。

图片

明代湖北名医李盛春在《医学研悦》一书中提到:“医用两大指屈于病耳,名板耳掩耳门,此法开关清热而能通气。(又云)从总心经上起,遂步而行,跳至曲池窝,一掐若蜂之入洞也。能化寒取热两手并行”。本法操作部位在患儿耳朵与前臂,既能通窍清热,又能散寒温阳,功效与上法有相似之处,但操作方法截然不同。
清代熊应雄著有《小儿推拿广意》,此书图文并茂,重点介绍了小儿推拿穴位和手法,书中提到:“黄蜂入洞法:以儿左手掌向上,医用二手中名小三指托住,将二大指在三关六腑之中,左食指靠腑,右食指靠关,中指傍揉。自总经起,循环转动至曲池边,横空三指,自下而复上,三四转为妙”。本法操作部位主要在前臂,操作时医者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托住患儿腕部并使患儿掌面朝上,左手示指置于六腑处,右手示指置于三关处,两拇指置于左、右示指之后,然后从总筋起,两中指做揉法,直至曲池处,自下往上三四次即可。本法首次提出要在患儿左上肢进行操作,而且此处的操作需要医者全程双手同时进行,体现了医者手法操作熟练度的提高。
《幼科铁镜》为清代夏禹铸所写,是一本有代表性的中医儿科著作,其中写道:“男在左手三关推上三十回,六腑五、六下,以应之;又将我两手握儿左右掌向上,于总筋穴分推六、七下;又在左手掌上运八卦,从艮宫推往坎宫二三十回,曲儿左手小指重揉外劳宫,名曰黄蜂入洞”。本法的操作部位与《小儿推拿广意》中有相似之处,但操作手法和顺序有所不同;其中此书中的“曲儿左手小指重揉外劳宫”基本与《小儿按摩经》中的操作方法相同。
清代汪启贤的《动功按摩秘诀》中记载:“以一手掐劳宫,一手掐心经摇之,有名'黄蜂入洞’”。此法与《小儿按摩经》记载的方法类似,均在劳宫穴操作,但此处又增加了心经操作和摇法,笔者认为此举应是为了加强发汗效果。
清代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中记载:“洞在小儿两鼻孔,我食将二指头,一对黄蜂也。其法屈我大指,伸我食将二指,入小儿两鼻孔揉之,如黄蜂入洞之状”。本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操作方法,操作部位在患儿鼻孔中。此外,在现代文献中,此穴的定位虽无变化,但操作揉法时存在差异。比如《李德修小儿推拿秘笈》中提到:“中食二指抵入患儿二鼻孔,左右旋转”,《中国小儿推拿学》中作上下揉法;其他文献中未对揉法作特殊说明。

图片

清代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是一本集小儿推拿疗法之大成的专著,屡次翻印出版。书中提到:“按风门。风门即耳门,在耳前起肉当耳缺陷中。将两大指背跪按两耳门,所谓黄蜂入洞法也。此温法,亦汗法也,最能通气。”本法操作与《医学研悦》中所记载的操作方法部分相似,功效相同,此处没有患儿前臂的操作,但指出了风门的具体位置。
《万育仙书》此处参考的为清代曹无极订正的版本,其中提到:“黄蜂穴,在中指根两边,将大指掐而揉之”。本法于患儿中指根处施予掐揉法,其操作部位、手法与上述方法截然不同。
《小儿推拿学概要》为现代出版的小儿推拿学著作,作者为名医张汉臣,张汉臣流派是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流派之一。他在书中写道:“黄蜂入洞穴位于鼻翼两侧,操作时医者以食、中两指分开,在鼻翼两侧微上鼻骨边缘处,上下揉之,反复操作”。本法操作部位在鼻翼两侧,并且鼻腔梨状孔的骨骼边缘处分布有三叉神经上颌支,其分支即翼腭神经的分布区域包括鼻腔黏膜,于此处运用手法进行直接刺激,可对鼻塞流涕等症状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不难看出,此手法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了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这也是与上述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

1.2 “一名十法”现象探源

古文献中对“黄蜂入洞”的记载共有10种非完全相同描述,称为“一名十法”。笔者针对此现象分别从地域差异、中医辨证论治、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2.1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中医学治疗原则三因制宜中的一因,即强调医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身处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构成丰富多彩,环境差异性大。《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提出,东方临近海滨,易形成皮肤色黑、肌理疏松的体质;西方气候恶劣,水土刚强,故其民多体肥质强;而南方气候炎热,当地之人皮肤腠理多致密且带红色。故而可知,由于生活环境的气候、水土及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各个地区人的体质各有特点,从而对同一疾病的反应也应不同,因此古代不同地区的医家选择包括黄蜂入洞在内的手法组成推拿处方治疗相应疾病时,其具体操作方法有所不同,这应该是中医学中因地制宜的具体表现。

图片

1.2.2 辨证思维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这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及个体化特点的过程,中医大夫在临床的诊疗工作中,重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对疾病的影响,讲究“天人相应”,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明确疾病所处的病理阶段,判断其所属的中医证候,给出恰当的治疗方案。但疾病从始至终,无论是走向痊愈还是加重,都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另外,根据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论,同一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病机和证候表现,不同疾病在变化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和证候表现,因此医者会根据患者病情的动态发展变化适时地调整治疗方案,所以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各代医家根据地域特点、病情变化和对疾病认识水平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1.2.3 时代限制  

由于古代印刷术不够发达,受当时条件限制,小儿推拿知识的保留和记录还是主要依靠人工手抄来获得的,难免会出现“误抄”。黄蜂入洞和黄蜂出洞只有一字之差,如果抄书的人不懂医理和小儿推拿,很容易抄错,即使是小儿推拿大夫在繁琐的抄书工作中,单纯抄错也是可能的。比如《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中的黄蜂入洞实为《小儿按摩经》中的黄蜂出洞。由此可见,“误抄”可能也是导致同名异法、同法异名的一个重要因素。

1.2.4 随证而治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对人体解剖的深入了解,此穴的位置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手掌、前臂到耳朵再到鼻翼两侧、鼻孔,所治疗的疾病也由脾胃疾病转变为肺系疾病,同时也是由远治法到近治法的转变。此外,肺为娇脏,易被外邪侵袭,而鼻又为肺之窍,窍不通则肺不宣,亦易受邪气侵扰导致疾病的发生。故笔者认为黄蜂入洞的操作部位由手操作到耳,再操作到鼻,这是历代医家对肺系疾病治疗的认识更加深入与成熟的一种表现,也是小儿推拿辨证论治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的一种体现。

图片

故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黄蜂入洞”存在“一名十法”的现象是中医学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成果,也体现了中医文化多元性和传承的特点。因此“一名十法”可能是不同医家结合地域特点、个人治疗经验、疾病认知水平等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小儿复式推拿手法,以用于治疗泄泻、腹痛、风寒外感、鼻塞等疾病,但均将其命名为“黄蜂入洞”。

1.3 操作方法解析

1.3.1 现代临床具体操作方法  

现代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是《幼科推拿秘书》中所记录的操作方法,具体如下: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或由家长抱坐怀中,医者一手扶住患儿的头部,另一手的示、中二指轻轻伸入患儿的鼻孔作揉法,一般操作50100次。操作要均匀、持续,用力要柔和、缓慢。此法简单易操作,疗效显著,故能被应用至今。

1.3.2 穴性及主治  

本法性温,可发汗解表、宣肺通窍,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无汗及急慢性鼻炎、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临床中,鼻塞流涕者较为常用,通过疏通局部经络、行气活血来宣通鼻窍。中医认为,肺为华盖,其居高位,开窍于鼻,通过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肺为娇脏,其体清虚,性喜温润,不耐寒热,不容异物;肺又外合皮毛腠理,故外感六淫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首先犯肺,从而出现感冒、咳嗽等病证。黄蜂入洞的操作部位为鼻孔处,结合针灸经络理论,鼻部属督脉,督脉为人体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之阳经,称之为“阳脉之海”,能够调节阳经气血,振奋阳气,扶助正气,祛邪外出;同时揉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功效。因此,黄蜂入洞这一手法可发汗解表、宣肺通窍,擅长治疗风寒感冒、咳嗽、鼻塞等肺系疾病,临床应用广泛。是著名小儿推拿流派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的“十三大手法”之一。

图片

图片

2 黄蜂出洞

2.1 古今文献记载

古今文献中对于黄蜂出洞的记载较少,但操作方法与功效基本一致,具体文献记载如下。《小儿按摩经》载:“黄蜂出洞:大热。做法:先掐心经,次掐劳宫,先开三关,后以左右二大指从阴阳处起,一撮一上,至关中离坎上掐穴。发汗用之”。《小儿百病推拿法》为近代医家陈景岐所作,关于黄蜂出洞这一复式手法,书中记载道:“先掐总筋,掐内劳宫,分阴阳,次以左右两大指,从阴阳穴正中处起,一撮一上,至内关,又在坎离穴上掐。此法大热,发汗用之”。
以上两种操作方法基本一致,其中,《小儿百病推拿法》中所记载的操作方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二者操作顺序有所不同,即《小儿按摩经》中需要先掐心经以发汗解表,并在前臂的操作之前进行开三关的操作来温阳散寒;而《小儿百病推拿法》中的操作方法需要先掐总筋以通调周身气机,并在前臂的操作之前分阴阳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这也是目前较常用的。

2.2 “一名两法”现象探源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以上二者差异,一方面可能是两位医家对心经、三关、总筋及大横纹这些穴位的见解和个人临床应用经验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对黄蜂出洞所治疗疾病的侧重点不同,但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2.3 操作方法解析

2.3.1 现代临床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步:医者用一手拿患儿四指,使其掌面向上,用另一手拇指指甲先掐内劳宫、总筋;第二步:再用两拇指分手阴阳,然后再用两拇指在总筋处一撮一上捏至内关穴处;第三步:最后用拇指指甲掐坎宫、离宫穴。在操作时,需要注意掐内劳宫、总筋等穴时次数不要太多,可以掐后加揉,防止损伤患儿娇嫩的皮肤。

2.3.2 穴性及主治  

本法性温,亦有发汗解表之功效,主治小儿外感、腠理不宣、发热无汗等病证。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此法是沿心包经逆向操作,故具有祛风定惊、养心安神的作用。黄蜂出洞主要操作部位在手掌和腕横纹至内关穴的腕横纹中线,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线上。手厥阴心包经从胸中出发,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并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故本手法可调理三焦病变。内劳宫属火,可清心经热,掐而揉之可发汗,与掐总筋配合使用,可通调气机;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衡,则百病丛生,故分手阴阳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增强正气;然后两拇指从总筋一撮一捏至内关具有解表的功效;最后用拇指掐内八卦上的坎宫穴与离宫穴作为收势。

图片

图片

3 结论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黄蜂入洞与黄蜂出洞二者之间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为名称与穴性相近,功效类似,性温且均有发汗解表的功效,但黄蜂入洞的功效较为全面广泛,除此之外还有宣肺通窍之功效。不同点是二者的操作部位与操作方法不同,黄蜂入洞的操作部位在人体督脉上的鼻孔处,运用揉法实施操作;黄蜂出洞的操作部位在手掌和前臂,运用掐法、抹法、捏法及揉法实施操作,与黄蜂入洞相比,手法操作部位与手法类型更加多样,但功效却未增加,或许正因为如此,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大家都更多选用黄蜂入洞进行治疗,但二者解表能力到底谁能更胜一筹,目前为止还有待讨论。
小儿推拿将中医治疗疾病的“理、法、方、药”演变成“理、法、方、推”。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均处于生机蓬勃的发育过程中,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腑轻灵、易趋康复的特点;另外,小儿对推拿手法反应灵敏,随拨随应,故我们面对患儿时,在快速准确地进行辨证、确立治法后,选穴要做到有效且痛苦少,严谨而精确。所以在临床应用中熟知推拿手法的功效、主治与适应证极其重要,切忌盲目选穴,耽误病情。此外,虽然黄蜂入洞与黄蜂出洞临床疗效值得肯定,但是目前尚且缺乏证实二者客观性及科学性的实验性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有不少仪器能够将治疗疾病的穴位特异性转化为客观数据,比如已投入使用的中医经络检测仪,通过测量经络穴位的电阻值来判断人体的内在生理情况,可以以此来作为临床中医辨证参考。因此,希望各位同道们能够开拓科研思路,各抒己见,进行更全面的总结与探讨,以期提高临床疗效,为儿童健康保健护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