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之路》马栓:也许这世间,从来没有真正的时来运转

 梧叶追剧 2023-04-07 发布于陕西
与你相遇几分钟  不多不少刚刚好

相思梧叶,80后,老文青,纯爷们,少女心。内心单纯的教书匠,行为纯粹的写字人。影视情感,成长感悟,随手涂鸦,聊以自娱。

我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人生之路》的编剧竟然会把马栓写下线。

在我的直觉里,就算没有黄亚萍的出现,高加林跟刘巧珍分手也是早晚的事情。

除非,他永远不离开高家村——

从小到大,高家村这个地方都没在高加林的人生规划之内,巧珍也是。他之所以会接受刘巧珍的感情,是因为刘巧珍在他无助的时候,出现在了他的世界里,与其说他喜欢刘巧珍,还不如说此时的他需要刘巧珍。

如果他像马栓一样向命运低头了,安心在高家村做一个农民,可能他会和刘巧珍过一辈子,可是他不是,无论是当初做民办教师,还是后来当通讯员,我们都能看出来,他并不属于这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此时跟刘巧珍分手,远比将来和刘巧珍结婚了再离婚要好得多。无论我们有多讨厌高加林的始乱终弃,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两个没有共同语言的人生活在一起,才是对彼此最大的折磨。

幸好在刘巧珍最绝望的时候,还有马栓一直在等着她,就像高加林最绝望的时候,刘巧珍一直在等着他一样。

其实,相比《人生之路》,原著《人生》里的马栓跟刘巧珍更般配——原著里的马栓,跟巧珍一样不识字,虽然做生意很有头脑,但是他跟巧珍是一样的人,他们在一起,才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在《人生之路》里,我看到的不是马栓和巧珍的门当户对,而是马栓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三次高考预考失败,彻底断送了马栓的求学路。

高考预考的时候,高加林以全县第一的成绩遥遥领先,黄亚萍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就连高双星也通过预考,唯有马栓预考落榜,情绪崩溃痛哭。

那时候,高考还有年龄限制,马栓已经复读了整整三年,却连预考都没有通过,他不仅没办法面对一直支持自己的父母,更没办法面对自己的内心。

虽然剧中没有直接交代,但是从马栓平时的表现看,他的家境应该比高加林好不到哪里去——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在本该成家立业的年龄,却一直花着父母的钱,可是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他觉得老天就是和自己开了一个天大玩笑,上了六年高中依然没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他整天在县城里游荡,如果不是高加林他们帮忙,他可能连住处都没有。

好在马栓比较理性,消沉一段时间之后,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开始重新找属于自己的路,很快他就继承了家里烧陶罐的手艺。

在当时的农村,有一门手艺就像是给人生装了加速器,再加上马栓上过高中,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琢磨研究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同样被命运玩弄,同样不甘心做一个农民,但是马栓跟高加林不同,他继承了父母的顽强,就算在这片贫瘠的山村,他也能用力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其实,这才是我们大部分草根本来的样子。

亲耳听到巧珍说出自己的心上人,让马栓遭遇爱情的绝望。

我们总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其实这句话并非绝对准确。

就像这个故事里,巧珍喜欢高加林是因为高加林有知识,高加林喜欢黄亚萍是因为他觉得黄亚萍是自己的灵魂伴侣。

同理,马栓之所以喜欢巧珍,是因为在他最绝望的时候,是巧珍帮了他。

那时候,马栓刚刚预考失利,在高加林的介绍下,马栓才得以在巧珍二姨夫的店里打杂,不至于流落街头。

后来,刘巧珍耐心劝导马栓,鼓励他走出自己的路,无论合适与否都要尝试,马栓受到启发,终于淘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栓喜欢上了巧珍。只是很可惜,在整个故事的爱情食物链里,他始终是最底层。

为了靠近自己的心上人,马栓费尽心机,又是找巧珍二姨夫帮忙介绍,又是给刘立本送礼,换做其他的女子,可能这件事就真的成了,毕竟马栓老实厚道又会赚钱,可是巧珍不是一般女子,她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虽然嘴上说着祝福,但是内心深处的痛苦,却是一点都骗不了人,那段时间,满栓整日茶不思饭不想,失魂落魄。

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缘分使然,高加林为了黄亚萍抛弃了巧珍,在刘立本的建议下,马栓郑重其事向刘巧珍求婚。

经历此前的感情震荡,刘巧珍选择接受现实审判,答应马栓的求婚,老老实实按自己的条件生活。

遭遇车祸意外离世,马栓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遗憾。

虽然巧珍放不下高加林,但是她真心实意想要跟马栓过日子,两人顺利地走进了婚姻。嫁给马栓之后,巧珍一心一意为两人的小家着想,日子虽然平淡,却也透着温馨。

最为重要的是,在马栓的照料下,巧珍走出了阴霾,后来他们有了孩子,更是让她感到无比幸福,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如果故事就这样走下去,也许就是我们最想要的结局。

可惜好景不长,还没等他们好好享受幸福,女儿马莹莹,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这种心脏手术必须前往上海大医院,而且手术费用昂贵,需得多次治疗才有可能治愈。

不远万里,马栓和巧珍来到了上海,在高加林和其他好心人的帮助下,孩子顺利挂了号,住了院,也做了第一次手术。

因为第二次手术费用非常高,就算马栓砸锅卖铁都凑不出这些钱。所以马栓准备去工地当苦力多赚些钱,刘巧珍也想要分担马栓的压力,决定向付老夫人请辞去夜市摆摊。

可是,就在马栓生日那天,马栓出了车祸,留下巧珍无穷无尽的痛苦。

想,马栓失去意识的前一刻,最放不下的肯定是巧珍和孩子,可是那又怎样——“阎王让你三更死,谁又敢留你到五更!”

最后,马爽被送回到了老家的山顶处,巧珍承诺一定会抚养女儿长大,好好读书成为有学问的人。

可是这些,马栓再也看不到了。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总挑苦命人。老话总这么说。

有人说,编剧之所以要让马栓下线,至少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没有马栓做考上,巧珍就必须独自去面对所有的一切,而这,更让巧珍真正地成长起来,不再当初那个满口都是猪下崽狗生娃的村里姑娘。

其次,只有没有了马栓这个“障碍”,高加林和刘巧珍两人之间才有破镜重圆的可能(不过对于这种说法,我并不太赞同,我总觉得这世间没有真正的破镜重圆,我希望看到长大之后的他们相互扶持,却不想看到他们再续前缘)。

在我看来,之所以这样安排,很可能是为了揭开当年的真相,毕竟只有巧珍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巧玲才会机会出现在上海,也只有这样,当年高加林被顶替的事情才会被公开。

仔细想来,这所有的一切,都只因为在这个故事里,马栓并不是主角,没有光环加持的缘故,命运给予他的,除了厄运还是厄运。

其实,这就是我们真实的人生,逆境的时候,我们总以为熬一熬就过去了,可是事实却告诉我们,就算我们熬过了当下,后面也还有新的逆境在等着我们。

只是有的人比较顽强,无论遭遇多少困境,他们都会一直熬下去,而有的人,刚刚走到半路,就被困境打倒了。

就像高加林,从高考比顶替,到民办教师被拿下,再到失去通讯员工作……这一连串磨难,跟马栓又有什么两样呢?

毕竟,对有的人来说,断了理想之路,比要了他们的命还要痛苦。

图片系电视剧《人生之路》截图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