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诗歌●诗情画意】2023年第7期(总第八十四期)

 安徽晓渡 2023-04-07 发布于安徽

摄影:程虹

【本期入选诗人】

刘佩学、廖仲强、张春、菲馨春、朱志运、

汪波、窦秋昌、李光伟、张忠庆、鲁庆、

江风、廖兴坤、但俊、

日子

◎刘佩学

夕阳抑或朝晖

辉映坡上坡下沟谷村庄

逶迤半山腰

山峦起伏环绕时光

一阶一阶梯田弥漫浓郁稻黄

春种秋收打起了陀螺

日复一日

旅者说成了旖旎风光安营扎寨

湖边静物晨钟暮鼓

人在画中画随人行美仑美奂

扛起犁耙肩担沉甸甸收成

早已经约定俗成笑靥如花搁在心坎上

容颜风霜

平常每一天铭刻记忆

深深眷恋莫名其妙痛楚

不忍直视甚至眺望

一笔一笔勾勒故乡每时每刻

一泓秋水

辛苦劳作习以为常

若炊烟散尽乌云聚集阳光灿烂

风雨掠过山脊

如醉如痴

每一处梦境

所有方向变幻莫测

无需张望

作者简介:刘佩学,黑龙江望奎人,现居哈尔滨,作品散见于《北方文学》《北方作家》《岁月》《小小说选刊》《地火》《小说月刊》《当代小说》《天池小小说》《检察日报》《幽默与笑话》《讽刺与幽默》《文学故事报》等报刊杂志。

大地的眸子

◎廖仲强

需要仰视

沿四面高坡

向中心地带倾斜

金色阳光流淌

混和春天的鸟鸣

风从山口吹来

把油菜花的芳香

轻轻摇晃

岁月是一道漩涡

我们纷纷被卷入其中

悬浮、上升

抑或下沉

融汇太多的感情色彩

镌刻下年轮弧线

像前额的皱纹

映入大地的眸子里

闪烁着金色的记忆

作者简介:廖仲强,安徽望江人,医务工作者。

看湖

◎张春

天空上拍下的这幅画面

早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

你看它时,已过中午

山外一直是想抵达的远方

大片梯形的田野

为家人和邻居提供足够的粮食

你却一眼看到了画面里的湖

面积很小,像一只眼睛

也像这片土地的心脏

这样联想时,一幅画有了生机

并能感受那种蓬勃

有这样的水土

去山外,好象没那么重要

何况,很多人说过

午后更应该喜欢,朴素的生活

作者简介:张春,居青岛,喜欢码字煮酒,自娱自乐。诗观:写诗,修炼心灵。

山乡即景

◎菲馨春

雄鸡的歌声清清亮亮

唤来黎明的霞光

撩开舞台的大幕

登台的没有主次之分

村庄醒来,所有的窗户都打开

炊烟袅娜,爬上蓝天

春的信息自山外传来

乡人都是大手笔

一圈圈梯田,金黄的油菜花

一幅暖色调的油画

映入山塘的眼睛

等候暖风频频吹来

再起微澜,一张密纹的唱片

山野的旋律漫过山巅

汇入远方的大海

作者简介:菲馨春,安徽人。诗文散见《未名诗人》《安徽日报》《南国诗报》《太白诗刊》《长江诗歌》等纸刊。诗观:功夫在诗外。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梯田

◎朱志运

春风沿着它们拾级而上

翻过山岭

春雨躺在它们的怀里

做一个希望的梦

沉睡了一冬的田野

在春天的铃声里苏醒

踩着春雨的鼓点

荡漾着媚的春光

农人一生也没有走出梯田的缠绕

眼里的山青水秀

舒展重重叠叠的皱纹

那一声声呼喊在山坳里久久回响

这里没有市井的吵杂

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心清耳静

滋润单纯的日子

这些形状不一的薄子

种上禾苗

谱写同一首世代相传的歌谣

一遍遍复制着同样的版图

作者简介:朱志运,湖南衡阳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衡阳作协会员。有诗歌发表于《中诗领地》《一线诗刊》《今日诗界》《安徽诗歌》《长江诗歌》《中国网络诗歌》《湖南诗人》《辽宁青年》《中国诗歌报》《青春诗歌》《衡阳日报》《衡阳晚报》等刊物。

一眼山泉的心思

◎汪波

听,晨曦攀爬的声音

祖父悄悄把季节藏在故乡的画里

层层叠叠数着日子,石阶起伏

摇晃油菜花开的记忆

盘古与天比肩,夸父同海随形

祖父荷锄刈除生活无绪

在泛溢花开花落花弥漫的时代

巧借天眼的回归

容下或甜或涩的滋味

青草,在祖母的手心里成长

轻轻旋转四季的迷离

拾级而上时光的足迹

只有油菜花黄的诗意,盎然秋季

三月无视迎风泪流

将江湖汹涌的风雨,别在心里

牵引大山深处中的磐石,吟诵

有心把这一眼山泉镶嵌在腹中

惊落旷世绝恋的诗句

晨曦的微光中,黑夜仓皇逃离

祖母小心拾掇春阳的语句

书写,山巅之上烟火气

一眼天地,一眼清浅

花用香味双足,丈量时光界隙

山里与山外,已搁浅思绪

作者简介:汪波,江西万年人,中学教师,万年县作家协会会员,万年县诗词协会会员。曾在《三角洲》《渤海风》《文学百花苑》《鄂州文学》《樊湖》《安徽诗歌》《兰苑文学》《上饶文学》《万年文艺》等平台发表诗歌近百首。

一泓碧水

◎窦秋昌

微波粼粼,清澈明亮

被一层层金色的梯田

托举着

被一片片巍峨的青山

怀抱着

栖居大山,比邻人间

这方圣水,有没有鱼儿遨游

不重要

是不是火山出口、曾经燃烧

不必探究

最美就是坚守清净,与风儿为伴

一泓碧水,是星星月亮和太阳的

梳妆台,映照着太阳的风尘

映照着星星的倦怠及月亮的悲欢

映照着不远处,世态炎凉的人间

一泓碧水和白云蓝天

互为明镜,互相映照

映照着春华秋实的诗情画意与

天高气爽的清新温暖

作者简介:窦秋昌,山东聊城市茌平区人,省市区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作家报》《辽河》《黄河文学》《鸭绿江》《参花》《奔流》《青年文学家》《三角洲》《四川人文》《速读》等四十余家文学刊物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歌及其它文学作品千余篇(首)。

山坳之上的辽阔

◎李光伟

你以为一颗心能放牧那片田野

正如你以为的

向着高处

接纳金色把山坳填满

一梯叠着一梯

山里人家没有贪婪的法则

唤不应雨神

硬生生地用汗水蹚过汗水

几只鹰飞离

叼着村子里几缕稀薄的炊烟

留下空旷的回声

你能读到那叫声的回响

是土地里长出来的

一声比一声悠扬、高亢

青山围困

困住卷起裤筒的泥腿

而头顶上的辽阔

会结出许多璀璨的星星

作者简介:李光伟,浙江诸暨人,有诗散见《中国汉诗》《散文诗世界》《文学港》《齐鲁文学》《浙江作家》《浙江诗人》等刊物。

山乡

◎张忠庆

和煦的春风

拂绿远方起伏的山岗

清脆的鸟鸣

唤醒了沉睡的古朴村庄

灿烂的朝阳

顾盼着山乡美好的景象

一泓碧水荡漾

闪耀着宝石般璀璨的光

层层的梯田里

金色的油菜花含笑绽放

飞舞的蜜蜂

在芬芳的花丛间低吟浅唱

这片多情的土地

生机盎然充满丰收的希望

作者简介:张忠庆,山东省青州市人。作品发表于《安徽诗歌》《山东诗歌》《齐鲁文学》《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等刊物。

遗落的调色盘

◎鲁庆

是莫奈,还是梵高

把调色盘遗落在这山坳

让这三月的山村

也五彩缤纷的这么高调

山的那边,祥云正在缭绕

翻腾着,云蒸霞蔚

单调的天空不再单调

灿烂的夕阳,又青春年少

山的这边,一塘浅水

把吉祥暴露在虚无缥缈

就连洒满遍野的一地金黄

也在田头私藏着骄傲

而那远山,身着墨绿军装

像个士兵,昂首挺胸

把黄金碧玉守卫,却不知

守的是一时,还是四季

作者简介:鲁庆,60年代生于桐城,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管理。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教授级高工,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安徽日报》《散文诗》等报刊,并入选多种选本。

油菜花

◎江风

你自天堂来,垂挂人间

灿灿像太阳

苍苍黄如月亮

风吹帘摆,辉煌飘悠成

一脉至高无上的绝美

柔软的黄

铸造一首完整的诗

诗蕴现实版的海市蜃楼

装满如痴如醉

风含情

柔柔韵律弹奏天籁之音

水含笑

朵朵清澜翻卷莺歌燕语

一幅金幕铺向天涯

上连云,下接田

香漫长空

一闪一跃的黄海

涌动着独一无二的风景画

作者简介:江风,原名安志国,黑龙江省五常市人,五常市作协会员,酷爱文学创作,曾在纸刊及网络平台上发表过小说、散文和诗歌。

赶春

◎廖兴坤

当布谷鸟的鸣啼拉开春天的序幕

熹微澄澈的阳光

透过云层,洒向广袤大地

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竞相绽放,身姿绰约

满载着荣光与期许

三月的风开始梳妆,大地泛起金黄波浪

油菜花用炽烈的热情和奔放的色彩

将山野涂染得浓淡相宜、浩瀚壮阔

已然成为清朗芬芳的金色世界

踩着春天平仄的韵脚,漫步田畴阡陌

去感受花的芬芳,叶的轻柔

在静美的时光里,种植一枚思念

叩问黄昏,在浓妆淡抹的水彩画卷里

是谁掐醒了我的乡愁

作作者简介:廖兴坤,男,布依族,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诗歌三百余首,并有诗作入选第三届艾青诗歌节《我爱这土地优秀作品选》及《2021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2021中国诗歌年选》等十余个选本。

村梦

◎但俊

春光

以温柔的格调

盘点山村的美好

翠绿的山峦

挡不住无限风光

却拥抱

满目富饶

五颜六色的别墅

盛典

乡亲

幸福的层高

田野

醇香

五湖四海

欣赏的欢笑

拓宽之路

亮丽着

筑梦远方的新潮

山村

总在迎接

振兴的热闹

作者简介:但俊,安徽省霍山县人,有作品发表于《安徽诗歌》《安徽文学》《作家文荟》《大别山诗刊》《皖西日报》《安徽邮电报》《江苏邮电报》等刊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