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需要导师吗?年轻的时候或许需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经验的丰富,除了必须用的挣钱的书之外,其余的则完全要凭自己的趣味自觉阅读。千万不要受到市场的各种甚嚣尘上的宣传左右,哪怕他们宣传的的确是一本好书,也要等一段时间,等冷静下来,岁月的沉淀会检验它究竟好在哪里。不随大流的跟风读书,不读说教命令的书,不读令自己痛苦难受的书,不读心灵鸡汤麻痹自己的书,不如读自己违背良心变坏的书。阅读随遇而安,遇到那本感兴趣的书就翻几页,翻着翻着没有兴趣了就放下不要读了,或许有一天有兴趣了可以接着再读。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更不要当成一种苦难的磨练和自我的提升,短短几十年,生活已经很苦,阅读本来就是一种摆脱生活苦的体验,为何又让自己更苦? ![]() 昨天重读李零先生这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还是很有感触的:“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打倒的只是店,不是孔子”。这句话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来了欧洲的宗教改革,改的不是对上帝的信仰,而是改了天主教对上帝信仰的垄断。孔子不是圣人,更不是遮羞布,孔子就是孔子,《论语》也就是《论语》,你说孔子是圣人,那是你的感情问题,感情压倒一切。对不起,我是学历史的。我和你不同,孔子只是历史研究的对象。 |
|
来自: tcfzhf的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