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450

 毕天增 2023-04-07 发布于黑龙江

1450-1

节庵自梁格庄赋一绝,写扇见寄,把笔戏酬

归摩檐底燕巢新,忆汝边头种树人1)。饭颗诗心题一扇,留垂苗裔泣孤臣2)

【笺注】

陈三立接到了节庵(即梁鼎芬,详见0152《送梁节庵还焦山》笺注)从光绪皇帝的崇陵梁格庄寄来的一把诗扇(集中未见此诗),因写此诗戏酬。时,梁鼎芬正在北京光绪皇帝的陵墓所在的梁格庄为崇陵种树。

诗表达了对梁节庵的忆念,称其诗如杜甫可留垂子孙。末句称其“泣孤臣”,写如此酸辛之情,题目却称“戏酬”,使人觉得陈三立似有认为梁节庵“种树”行为不值之意。

1)“归摩”二句:归来手抚着新燕筑巢的屋檐底下,回忆起你这崇陵旁边种树的人。

边头”,旁边。明陈献章《泉石为顺德张氏题》诗:“江山几处堪还我,泉石边头合有人。”此指崇陵的旁边,地在今河北易县西永宁山。

种树人”,指梁鼎芬,事受清室命在崇陵种松树。参见1276《腊日送节庵往崇陵种树超社诸公同赋》一诗。

2)“饭颗”二句:有如饭颗山下杜甫的诗心,题在扇子上,孤立的远臣的哭泣,留垂给了子孙后代。

饭颗”,相传是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山。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白(李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此借指杜甫。“饭颗诗心”,指杜甫作诗的忠君为国的宗旨。

苗裔”,子孙后代。《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王逸注:“苗,胤也;裔,末也。”朱熹集注:“苗裔,远孙也。”

孤臣”,孤立无助远臣。《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朱熹集注:“孤臣,远臣;孽子,庶子。皆不得于君而常有疢疾者也。”陈三立自注:“君押记为孤臣二字。”押记,指印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