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伟田:脾胃病5方】

 石门易卜 2023-04-07 发布于山东

治疗脾胃疾病五方

原创 王伟田 闲话文医史书 2023-02-08 09:51 发表于北京

脾胃疾病,痞满、反酸、烧心、胃胀、胃痛、便溏、纳差、口苦,口臭,此九者,为常见之症。

王庆国、贾春华《日本汉医名方选》。当归4g,桂枝4g,生姜4g,大枣4g,芍药5~6g,甘草2g,黄芪2~4g,胶饴20g。汤剂内服,先煎诸药汤成去滓,兑入胶饴温服。本方是在小建中汤基础上加减而成。

半夏泻心汤(寒热错杂,胃热脾寒,寒热平调,辛开苦降,治痞之方)。

陈砂四君子汤(健脾行气,最基础之方)。

平胃散(化湿行气,除胀为主)。

柴胡舒肝散(疏木则土不受克,亦为治本之法)。

归芪建中汤治胃病之总方)。

反酸(疏肝,酸者,肝也)柴胡、香附。亦可加入治标之品,如海螵蛸、牡蛎、瓦楞子。


烧心(消炎,炎者,火也)黄芩、黄连。


胃胀(理气)苔腻(湿蕴)平胃散可加砂仁、豆蔻、木香。


便溏、中焦畏寒,食凉加重(温中补虚)理中汤,甚者可加附子,为附子理中汤。


口臭者,清胃热,合用清胃散,可加藿香、佩兰。


广谱止痛用白芍、炙甘草。


实寒致痛者,合良附丸、香苏散,可加元胡。


肝气犯胃所致之胃痛者,合柴胡疏肝散。


肝火犯胃所致之胃痛者、口苦、吐酸者,合左金丸。


瘀血所致之胃痛者,合丹参饮、失笑散。


虚寒所致之胃痛者,合小建中汤。

因寒致呕者,加小半夏汤。


因热致呕者,加芦根、竹茹。


口苦者,乃兼有少阳,合小柴胡汤。


纳差者,开胃进食,木香、焦三仙。


胃阴不足者,合益胃汤。


肝与脾胃者,木与土也,既可疏肝,亦可调中,所谓疏肝和胃,可用佛手、香橼、香附。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勿拘于此菌,治整体,阴阳调和,此菌自灭。正气足,邪气灭,黄芪亦为可用之品,有人言,归芪建中汤为治胃病之总方,当可借鉴。


亦可加入治标之品,蒲公英、败酱草。


亦勿忘活血,可加丹参、川芎。


川芎一味,乃血中气药,既可调畅气机,柴胡疏肝散用之。亦可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活血方剂皆用之。肝与脾胃,木与土,血中气药则于疏肝有利。活血化瘀则于活化脾胃之瘀滞有利。一药兼顾,故选用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